第五百章 这老赵...有点特么正的发邪了!【求订!求月票!】
第五百章 这老赵...有点特么正的发邪了!【求订!求月票!】 (第1/2页)“交给我!”
这一刻,胡一鸣表现出了远超寻常的积极性,冲着关继武吼了一嗓子,顺便敬了个礼,便火急火燎的冲了出去。
不激动不行啊!
赵卫红这次立下的功劳,可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能沾光。
像是参与过蹲点的,但是运气不好,没能赶上这次交火的战士,至少也能获得一个“安慰奖”,也就是嘉奖。
在部队,想获得表彰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不光要有能力,还要有平台。
在347团的时候,赵卫红忙前忙后,动不动就是一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又抓军容风纪,又抓军事训练,军政工作一肩挑,获得的表彰依旧是屈指可数。
再看看来到446团之后,赵卫红已经拿下多少已经确定的表彰了?
并且动静一次比一次大,事迹一次比一次夸张!
胡一鸣甚至怀疑,要不是“特等功”已经取消了,那赵卫红很有可能凭借着这一年的表现,成为当世罕有的“特等功臣!”
这种“平台”不同,所导致的发展不同,在赵卫红这种有能力的人身上,表现的格外明显。
与其说赵卫红在347团的时候,没能力拿更多的表彰,倒不如说是“没机会”拿更多的表彰。
要不是赶上了因为改制,而组织的集团jun内部演习,外加几年一度的jun区大比武。
赵卫红想要提干,没准还得指望年终总结的平时三等功,提干的时间更是会晚上不少。
再看看149师,jun区考核对抗演习联合行动
除了jun区考核,剩下的两项任务对于149师的官兵们来说,那就是习以为常的保留节目,年年都有!
而联合行动,更是如今这个年代中,极少数能够获取实战经历的机会。
这就是“平台”的重要性!
只有平台的规格足够高,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让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不至于明珠蒙尘。
要不然当年已经将赵卫红视作“可造之材”的魏副首长,以及把赵卫红当成“心尖尖”的周克虎,为啥都会同意让赵卫红来到巴蜀jun区?
不就是看中149师这个平台,可以让赵卫红更快的成长嘛!
而在149师提供的众多“机会”之中,像是联合行动这种实战经历,无疑是最为宝贵的。
而部队,对于在实战任务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与集体,也表现的格外慷慨。
平时在基层连队,能被人抢破头的嘉奖,只要发生了交火,那必须人手一个!
而部队的领导者自然也少不了功劳,只要不失职,并且顺利完成上级交代下来的作战任务,该有的表彰肯定会有。
没错。
指的便是胡一鸣!
尽管他最开始,并不觉得赵卫红的行动能有什么收获,但该给予的支持可是一点没少。
要人给人,要装备给装备,不然蹲点小队那人手一份的便携式无线电,只凭赵卫红一个人可弄不来!
就凭这一点,别看胡一鸣并没有参与交火,行动过程中也没有全程在场,但他依旧是有功劳的。
胡一鸣算是体会到前段时间演习时,陈征和李三强等人的感受了。
这不纯纯的躺赢么!
美滋滋的想着即将到手的嘉奖,甚至是三等功。
胡一鸣的脚步愈发轻快,很快便来到了赵卫红目前下榻的宿舍。
由于要执行蹲点任务的缘故,赵卫红这段时间的作息,极不稳定,经常要等到早饭过后才能上床睡觉。
为了不耽误到一班的正常安排,同时也是为了自己能够更好的休息。
赵卫红便从一班目前的宿舍中搬了出来,住进了原本给武警大队司务长准备的单人间。
众所周知。
司务长,那就是基层单位之中的“大管家”,一天到晚的惦记着全单位的柴米油盐,日常更是少不了和财物打交道。
而司务长办公室,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基层连队中防备最为严密的地方之一。
在普通宿舍还用着动不动就掉漆的木门时,司务长办公室已经装上了实心的钢制防盗门,大门的钥匙通常只有司务长和指导员两人掌握,没事的时候把门一关,隔音效果甭提多好了!
轻轻的敲了两下门,胡一鸣试探性的摸向了门把手。
门没锁。
才刚刚把门打开了一道缝隙,赵卫红那熟睡的鼾声便顺着夜晚的凉风,飘进了胡一鸣的耳朵里。
赵卫红难得毫无形象的躺在床上,四仰八叉,窗外的月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照的他的脸庞格外深邃。
见此情景,兴高采烈的胡一鸣突然停下了动作,犹豫着要不要叫醒赵卫红。
看着赵卫红这副疲累至极的模样,胡一鸣终于从那种“羡慕嫉妒恨”的别扭心境中清醒过来,意识到了赵卫红,乃至于整个红二连即将获得的这份表彰,究竟有多么的来之不易。
就在十几分钟前。
他们当中有不少人,都在有意无意的感慨着“老赵的运气是真好。”
可赵卫红之所以能顶着无数人的反对,扛着压力率队蹲点,最终成功伏击了一伙D贩,真的只是运气好那么简单吗?
敢想敢做的果断.缜密从容的头脑.再加上连续几天风餐露宿,在荒无人烟雨林中忍着蚊虫叮咬,酷暑难耐的顽强,才最终成就了这份令关继武为之惊叹的壮举!
然而议论纷纷的人们,似乎从没有想过。
赵卫红今年.也不过是一个二十四岁的大男孩。
只是他表现出来的能力与成熟,常常会让人忽视他的年纪,往他的肩膀上增添许多原本不属于他的担子。
无论是这次的率队设伏,还是演习时的深入敌后。
都是如此。
而年纪轻轻的赵卫红,已经扛着这些繁重到几乎能让人疯狂的担子,在军旅之路上,独自前行了很久很久。
没人知道赵卫红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绝大多数的人,看到的都是赵卫红站在领奖台上的风光,挥斥方遒时的潇洒,指点江山,陈清利害时的锋芒。
却极少有人注意到赵卫红身先士卒的担当,敢为人先的魄力,以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自己始终都没有放松过的严格要求。
这些经历,汇聚到一起,才厚积薄发的造就了如今倍受艳羡,尽享风光的赵卫红。
也正是拥有着这些品格的赵卫红获得了这些殊誉,才会让人觉得理所应当,只能借着“运气”这种虚无缥缈的因素,来回避自己在面对赵卫红时所产生的惭愧。
哪有什么所谓的运气?
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有能力,并且愿意付出实际行动的人!
胡一鸣静静的站在赵卫红床前,嘴角渐渐勾勒出了一抹自嘲似的弧度。
他没想到,熟睡状态下的赵卫红,居然还能“润物细无声”的给他上了一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