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缓称王的实行
第七百三十三章 缓称王的实行 (第1/2页)贾平安这个人,给他的感觉就是性格上太跳脱了一些,做事总不按规矩出牌,这样的人,栽跟斗不过就是早晚的事情罢了。
只是碍于女儿就认准了贾平安,他这才口头上答应,实则就等着贾平安身体不好,一死百了。
想不到,所谓的人家身体不好,竟然就是装的。
真难以想象,他是怎么做到从懂事开始就表现出身体不好的。难道那个时候他就有了这种野心吗?
想不通。
索性也不用去想,女儿已经嫁给了贾平安,还成为正妃,那就是皇后呀。
那自己做为利益即得者,还去想这些做什么。
一家团聚,尤其是得知自己还可以为官,可以被重用之后,林四海父子都很高兴。一旁的许德勇用着艳羡的目光看着这一切,内心感叹着,自己怎么就没有这样的一个好女儿呢。
一直到吉中直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许尚书,我们应该入城了。”
“哦,好,入城,入城。”许德勇连声答应,收回了有些不舍的目光,进入丰化城。
一下子来了两位使者,吉中直出于感情因素,还是先见了许德勇,看看这一次是不是有什么新的改变。
果然。
不仅有改变,改变还很大。
像是什么承认秦国的合法地位,答应了。
双方通商也答应了。
就连奉秦地为兄,宣国为弟的事情也一并答应。并表示因为现在的宣地面积太小,产出有限,所以纳贡之物不会太多都给说了出来。
贾平安差那点东西吗?
他要的是一个态度。
许德勇态度如此之低了,就连吉中直都不好意思再说出兵的事情,双方就愉快的签订了国书,暂时止兵停战。
等再见到宋轶文的时候,对方再提联盟,并邀请秦国兵出中原,参与大战时,吉中直委婉的表示了拒绝。
“为什么?难道秦王就甘于只在北地三州,坐井观天不成吗?”宋轶文脸上带着不解。
他虽然没有见过贾平安,却是调查和了解过。
这就是一个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而已。
年轻人,不正是血气方刚,敢打敢冲之时嘛。
自己可是说了,只要秦军愿意兵出涞水关,大夏就会提供一定的军粮和军饷,这么好的条件按说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呀。
“呵呵,宋尚书,其实世人都不了解我们王上。我们王上虽然年轻,但做事并非是冲动之人,相反他并不喜欢打打杀杀,他是爱好和平之人。”
“呵呵。”
宋轶文坐在那里,像是看耍猴一般看向吉中直。
秦军爱好和平?
如果真是这样,为何还分别与大夏军、齐军和大统军与宣军交手呢?
有这样的爱好和平吗?
谈判人员,有一个基本的要求,脸皮要厚。
明明看到宋轶文一脸的鄙视,吉中直面色依然如常,“宋尚书,请喝茶。”
“吉尚书,只要秦军愿意出兵,我们愿意再加一成的粮草和一百万现银,如何?”
对大夏而言,雄居最富有之地,又是这么多年的上国,其富有,便是几个下国合在一起,也无法比之。
拿出一些粮草与银两而已,就可以分担自己在战场上的压力,那绝对是大赚特赚的事情了。
吉中直沉默了。
似乎是被大夏给出的好处所打动。
宋轶文当下打蛇随棍上的说道:“吉尚书,现在的形势想必你也知晓,大统联合越、齐、大凉与我大夏为敌,形势看似于我们是不妙的。但我们大夏会真的怕了吗?谁胜谁败尤为可知吧。“
“好,我们就算是做最坏的打算。大夏真被灭了,大统那时就会更加的强大,真到那时,那你们秦国还能好到哪里去不成?那个时候,怕是就要轮到你们孤军奋战了。”
“宋尚书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还能怎么办呢。这样,我马上把事情汇报给我家王上知晓,尽快会给你答复的。”吉中直一副听进去了的深思之状。
“好,那就等吉尚书的好消息了。”宋轶文很自信的笑了起来。他坚信,有这么好的机会与条件,那位秦王一定会紧紧抓住。至少换成自己,绝对会做这样的选择。
贾平安真的会如他所愿吗?
答案当然是不会。
缓称王九字可是他率先提出来的。
事实上,他也一直在这样去做。
就像是他现在都没有称帝,大家称他为王上也不是皇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如宋轶文所说,大夏底蕴之强,大统就算是联合了其它几国,也未必就可以打败他们。既然是这样,他为何现在就出兵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