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李神通意气慷慨
第五十一章 李神通意气慷慨 (第2/2页)他神色转为郑重,看着二人,目光在王行本脸上停留片刻,语气沉缓而坦诚,说道:“王将军,俺与将军初见,此前并不相识。俺知将军或有顾虑。敬兄非外人,有些话,世绩便也就直言了。世绩资历浅薄,骤登高位,全赖圣上不弃。此战,世绩实战战兢兢,不敢有失。
“将军或忧世绩年轻气盛,急於立功而行险;或虑世绩倚仗天亲,遇挫则诿过他人。今日在此,世绩可向将军立言:此攻离石,用兵但求一个‘稳’字。陛下所托乃牵制之任,我等稳步进取,拿下离石南境、使唐贼不得外援,便是大功,绝不贪功冒进,致将士於险地。
“至於责任,俺既为主将,倘有不利,岂有让部下担责之理?是故,此番进兵,功,是三军将士的;过,由俺徐世绩一力承担。此战若稍有差池,世绩非但愧对陛下,更无颜面对二位与麾下将士。因世绩必如临深渊,竭以全力。此世绩之心声也!亦望二公与世绩同心。”
这番话,说到了王行本的心坎里。
他之前最大的顾虑,便是怕这位年轻气盛的“国戚”主将好大喜功,或者出了问题让自己这等降将来背锅。这会儿见徐世绩如此坦诚,将所有潜在的担忧都摆上台面并做出承诺,他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急便起身,恭肃说道:“大将军推心置腹,坦诚相待,行本岂敢心反存疑?请大将军放心,行本必竭尽驽钝,效犬马之劳,助大将军成此功业!”
徐世绩下到堂中,扶起他,说道:“将军请起。”又看向陈敬儿。
陈敬儿也起身,说道:“大将军胸怀广阔,敬儿与王将军必同心戮力,助大将军克竟全功!”
徐世绩露出欣慰之色,举起茶碗,说道:“好!得二位相助,此战我心安矣。军中不便饮酒,便以茶代酒,敬二位!愿我等同心,共成功劳,以报陛下!”
三人举碗相碰,茶汤轻漾。
徐世绩一饮而尽,陈敬儿与王行本亦随之饮罢。
再彼此看时,三人感觉皆有不同,相对一笑。
烛火早已点燃。陈敬儿吩咐堂外侍吏取来饭食,三人同食。一边吃食,一边话头转开,说到了现下离石唐军的主将,以及一干主要将校。王行本、陈敬儿尽己所知,一一细说。
……
堂外夜色已深,出郡而北,越过夜幕笼罩下的郡北界外群山,二三百里外,离石县中。
离石郡府的堂上,相似的烛光映照下,亦正有几人在议论徐世绩等。
正是窦轨、李神通、长孙无忌。
窦轨抚摸着案上的地图,眉头紧锁,沉声说道:“徐世绩此引兵至龙泉,如殿下所料,必是李善道欲以攻离石而胁我军后路。徐世绩这一到,离石汉军合兵至少万余了。陈敬儿部是汉军精锐,徐世绩部虽为瓦岗旧部,然跟着李密南征北战,亦锐士也。我军须慎重以待。”
长孙无忌坐在下首,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接话说道:“窦公所言甚是,慎重总是没错的。不过,依仆之见,徐世绩若犯,我军也无需过虑。”
“原因有二。”他语气中带着分析后的从容,竖起一根手指,“其一,观其将。王行本确能打仗,当年其从尧君素守蒲坂,我军数攻不下,然其长在守御,攻坚非其所长。陈敬儿亦守成之将,破险攻坚,未见其有何能。”他停顿一下,“至若徐世绩,他此前在李密帐下,名位虽高,未曾闻有独当一面、力挽狂澜之功,其能居高位,只因其瓦岗旧率的身份,李密用之以安人心耳。其姊又得李善道宠爱,是以降了李善道后,又得重用,料其用兵,当无出奇之处。”
接着,他竖起第二根手指,“其二,仗地利。离石南有黄芦岭、高唐镇两险扼守要冲。我军在此驻有精锐,粮草充足,工事完备。汉军远来,欲破此二关,无异以卵击石。只要我军稳守关隘,莫说徐世绩等,纵然刘黑闼、屈突通至,也只能徒呼奈何,无功而返。”
“辅机‘我军无需过虑’此言,深合俺意!”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正是淮安王李神通。他年过四十,身材魁梧,眉宇间带着年少任侠时留下的豪迈与桀骜。他站起身来,走到窦公案前,指着地图,说道,“只是单只‘无需多虑’,却不足也!”
窦轨、长孙无忌看向他,窦轨问道:“公何意也?”
“仅仅击退汉贼,算什么功劳?东边柴绍能阵斩王须达,尽歼其军,扬我大唐军威!我等在此,难道就只能守着关隘,眼睁睁看着徐世绩诸辈来去自如?”李神通乜视两人,慨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