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复山河 > 第四百四十一章、反击开始

第四百四十一章、反击开始

第四百四十一章、反击开始 (第2/2页)

在这方面上,大家都有丰富的经验。
  
  一些官员自己就捏造过冤假错案,自然也怕被别人对着自己来一波。
  
  “陛下,刺客埋伏的临街商户主人,包括礼部张侍郎、兵部催主事、大理寺副……”
  
  景国良吐出了一连串的名字,牵扯到了朝中多个派系。
  
  如果硬要说规律,那就是他们要么自身就是晋商,要么和晋商有密切关系。
  
  栽赃陷害的嫌疑,基本上可以排除。
  
  把一群刺客送入京师,还完成一场刺杀,需要动用的资源不是一星半点儿。
  
  中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计划失败。
  
  随便推出一个替罪羊顶着,根本就不现实。
  
  唯有借助朝中官员的虎皮,才能避过厂卫的耳目。
  
  调查结果来看,刺客们都是混入晋商商队中分散入城的,每次入城最多不超过三人。
  
  从审讯口供来看,掩护他们入城的晋商,以及背后的官员,都是稀里糊涂上船的。
  
  只当是掩护北虏探子,进京侦查情报。
  
  类似的事情,他们是司空见惯。
  
  被查出来也没关系,大家都是有后台的,一句北虏狡诈,事情就去了。
  
  如果是知道是刺杀当朝阁老,他们可不会傻乎乎的配合。
  
  “混账!”
  
  “北虏实在是欺人太甚,居然敢收买奸细,刺杀朕之肱骨。
  
  徐忠恩拟旨,召集三品以上大员议事,朕要出兵覆灭鞑靼王庭!”
  
  嘴上骂的厉害,心里永宁帝却是舒了一口气。
  
  幕后黑手是北虏就好,最怕文官集团干蠢事,那就真没救了。
  
  至于涉案的官员、商人,既然牵扯进来,那就合该他们倒霉。
  
  不说株连九族,满门抄斩肯定是少不了的。
  
  里面是否有冤枉的,永宁帝一点也不关心。
  
  涉案人员中,品级最高的才从二品侍郎。
  
  对比上一次党争中的阁臣和六部尚书团灭,两者的影响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哪怕是冤枉的,能用这些人的脑袋平息风波,永宁帝也乐见其成。
  
  “陛下,息怒!”
  
  “兵法有云: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
  
  “北虏虽然该死,但现在不是出兵的时候。”
  
  李原开口劝说道。
  
  出兵是不可能出兵的。
  
  好不容易局势才稳定下来,现在出兵北伐鞑靼,那就是自讨苦吃。
  
  战争因他们而起,万一前线吃了败仗,他们两个就要背锅。
  
  最少长城一线的驻军形成战斗力前,大虞不适合主动挑起战火。
  
  “委屈两位爱卿了!
  
  不过敢勾结北虏的这些逆贼,朕必定会严惩。
  
  徐忠恩拟旨,让五城兵马司给我往下深挖,所有勾结北虏的人,一个也不允许放过。”
  
  永宁帝当即选择了借坡下驴。
  
  景李二人不想打,他就更不想打了。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每一次大战过后,勋贵系的势力就会壮大一波。
  
  倘若让他们一举平定了北虏,巨大的政治声望加持过来,他这个皇帝的存在感就更低了。
  
  “陛下,这些人都指向了一群晋商。
  
  据臣所知,朝廷对北虏的物资封锁失败,罪魁祸首就是晋商。
  
  如果不是他们一直到都在向北虏走私战略物资,北虏就算不被困死饿死,发展也不可能如此顺利。
  
  以往朝廷多次稽查走私,均以失败告终,最主要原因就是晋商在朝中的后台出手阻拦。
  
  晋商喜欢资助举子,每年接受他们资助的读书人不计其数。
  
  遇到事情,这些人就会跳出来,为他们摇旗呐喊。
  
  如果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就成了他们的保护伞。
  
  这个群体的数量非常庞大,一旦深入调查,牵一发而动全身。”
  
  景国良的话音落地,永宁帝一下子变得迟疑起来。
  
  对这些国贼,他比谁都想清除掉,可是他怕勋贵系趁机搞扩大化。
  
  商人资助有潜力的读书人,在大虞朝是普遍现象,谁也不知道晋商资助过多少人。
  
  以国贼的罪名一路杀下去,文官集团怕是连脊梁,都要被斩断。
  
  “这些该死的奸商,通通都不能放过。
  
  不过牵扯到的官员和士子,就要慎重处理了。
  
  许多人都大虞的栋梁,不能一概而论。
  
  杀伐过重,恐有伤天和!”
  
  永宁帝委婉的画出了条线。
  
  作为一名标准的儒家皇帝,他对商人没有任何好感。
  
  尤其是背叛大虞的商人,他恨不得全部拉出去诛九族。
  
  士农工商,排名垫底的商人,没有任何政治地位。
  
  死的再多,也不会有人替他们辩护。
  
  涉及到读书人就不行了。
  
  一路杀下去,勋贵们这帮武夫不要名声,他这个皇帝要啊!
  
  “陛下放心,涉及到的朝中官员,肯定要经过三司审判才能定罪。
  
  至于士林中的读书人,他们尚未参与卖国,自然是以教育为主。
  
  责令各地教谕训斥一番,让他们远离奸商即可。”
  
  景国良笑着回应道。
  
  就算没有这次刺杀案,他们也要找机会对晋商下手。
  
  要平定北虏,不先干掉内部的逆贼,可没法放心北伐。
  
  何况这帮晋商不光叛国,一个个还富的流油。
  
  干掉了他们,朝廷的财政危机,迎刃而解。
  
  顺便还能把税改制度,推广到山西省,进一步增加财政收入。
  
  迟迟没有动手,那是顾忌政治影响。
  
  毕竟,晋商喜欢在朝中撒钱,收过他们好处的官员多不胜数。
  
  盲目出手,势必引发剧烈反弹。
  
  有了刺杀案,让事情变得名正言顺。
  
  光现在查到的证据,就足以让朝中各大派系闭嘴。
  
  谁敢跳出来反对,必定是晋商同党,直接拿下处理掉,都不带冤枉的。
  
  “嗯!”
  
  “就按首辅的意思办吧!”
  
  永宁帝故作平静的说道。
  
  理智告诉他,眼前看似是在和他商量,实际上却是在通知结果。
  
  无论他是否答应,勋贵系都会采取行动。
  
  顺水推舟答应下来,还能保全皇帝的颜面。
  
  最起码景国良做出了让步,没有一刀切把牵连者,全部都给除掉。
  
  就连对涉事官员的追责,也是按官场程序进行。
  
  三司衙门是文官的地盘,交给他们自己来审判,能够有效控制打击范围。
  
  “陛下,兹事体大,还需要厂卫配合。”
  
  李原跟着开口说道。
  
  牵扯到的人太多,不拉上皇帝,吃相就太难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