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复山河 > 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子继位

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子继位

第四百五十七章、太子继位 (第1/2页)

汉水侯府。
  
  自从收到从北方传来的噩耗,侯府就挂起了白帆。
  
  短短数月时间,两位长辈和一众同僚旧部纷纷离世,饶是李牧见过了生离死别,也忍不住伤感。
  
  “夫人,身体要紧啊!
  
  岳父大人,在天有灵,也不想看到你这么伤心。”
  
  看着怀胎八月,依旧坚持守灵的景雅晴,李牧急忙上前劝说道。
  
  尽管这是第三胎,生育风险大幅度降低,他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夫君放心,妾身会注意的。
  
  只是想起京中局势,我的心就静不下来。”
  
  景雅晴语气低沉的说道。
  
  按照惯例,父母去世子女应当回京守孝。
  
  可他们的身份特殊,作为外封公侯,没有皇帝圣旨不得私自回京。
  
  皇权再怎么衰落,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况且,现在的京师,就是一个烂摊子。
  
  倘若想当权臣的话,以李牧的身份带兵回京,很容易夺取大权。
  
  不过,这是一条不归路。
  
  经过一连串折腾的大虞朝,统治根基遭到了重创,换谁上去都只能勉力维系。
  
  随着勋贵系的损失惨重,朝廷现在已经无力弹压地方势力。
  
  作为赋税重地的南方各省,接下来少不了各种花样抗税。
  
  原本熄火的反虞势力,也会趁机兴风作浪。
  
  在这种背景下,朝廷越是折腾,就死的越快。
  
  能够看明白这一点的人不少,只是大家多深陷局中,不愿意往坏处想。
  
  依旧忠于大虞的臣公们,对朝廷依旧抱有幻想。
  
  把永宁帝赶下皇位,就是大家为了挽救大虞,采取的措施之一。
  
  效果肯定是有的,只是时间上已经晚了。
  
  若是早几年这么干,局势绝对不会恶化到现在这一步。
  
  “京中那边,我会派人关注的。
  
  岳父和叔父虽然去了,但我们手中的力量依旧不弱,
  
  甭管京中局势如何变化,也没人敢向景李两家伸手。”
  
  李牧语气坚定的说道。
  
  选择按兵不动,不是他怕了,而是跳出棋局之后,没必要再介入京中局势。
  
  真要是有人惹上来,他的刀也是能杀人的。
  
  本来他给外界的形象,就是一名武夫,自然要用武夫的手段解决问题。
  
  人身安全没有问题,权力洗牌出局,却成了必然。
  
  大虞以孝治天下,连李牧都向朝廷上了折子丁忧守孝,其他人更不能例外。
  
  未出五服的晚辈,全部都要丁忧守孝。
  
  守孝期间是不能在朝任职的。
  
  让出官职容易,想要重新拿回来难。
  
  等到孝期结束,朝中早就完成了权力洗牌。
  
  曾经主宰朝政的景李两家,不说沦为路人甲,反正权柄大减是必然的。
  
  相对来说,李家情况还好点儿。
  
  在北疆战场上战死的子弟不多,人活着就有希望。
  
  景家面临的最严峻局势,不是被赶出权力中心,而是族人损失太过惨重。
  
  军中的根基没了,景家最大的依仗,反而是祖辈留下的人脉关系。
  
  “夫君,京中局势突变,恐怕我们也会受到影响。
  
  昔日勋贵系四大总督,现在就剩下你这根独苗,怕是有人会忍不住出手。
  
  丁忧奏折递交上去,搞不好他们就会顺水推舟,趁机免去你两广总督的职位。”
  
  景雅晴忧心忡忡的说道。
  
  安南都护是世袭职位,没有罢免的可能。甭管守孝多久,都不会有人染指。
  
  在朝中很多官员眼中,安南就是穷乡僻壤,不会引来太多的窥视。
  
  两广总督不一样,这是非常设岗位,因为平叛需要才设立的。
  
  现在战争早就结束,取消这个岗位,也是合情合理。
  
  虽然不怎么参合政治,她却知道两广对安南都护府的意义。
  
  每年一千万两白银的协饷,支撑了安南都护府的高速发展。
  
  没有了这笔财税,光靠都护府自身造血,对外战争必须全部停下来。
  
  免征的各种赋税,也必须全部给加上去,才能维系收支平衡。
  
  “放心好了,此事为夫早有安排。
  
  纵使朝廷取消两广总督,两广地区依旧在我们的掌控中。
  
  北方的烂摊子,还没有收拾完。一时半会儿,京中那帮家伙还顾不上我们。”
  
  嘴上说的轻松,内心深处李牧也暗自发愁。
  
  名不正,则言不顺。
  
  没有两广总督的位置,强行掌控两广地区,肯定少不了波折。
  
  若是事情闹大了,还要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
  
  不过有些事情,挨骂也得干。
  
  南洋战场才刚刚开打,正是需要两广财政支持的时候。
  
  大虞的局势越来越糟糕,眼瞅着天下大乱在即,李牧也要提前做准备。
  
  以往只是想在南方避祸,可随着安南都护府的发展壮大,他想独善其身已经没有可能。
  
  一旦改朝换代,没有哪个新王朝能容忍,前朝余孽手握重兵割据一方。
  
  意识到这一点后,留给李牧的选择,唯有不断加强手中的实力。
  
  南洋和中南半岛都是宝地,虽然了炎热了一点,但架不住物产丰富。
  
  掌握了两地,正好和大虞形成了战略互补。
  
  大虞人口过剩,两地正好缺少人口。
  
  大虞粮食危机,两地都是未开发出来的大粮仓。
  
  ……
  
  京师。
  
  永宁十年春,五岁的皇太子,懵懂无知的从永宁帝手中接过皇位,成为了大虞朝年龄最小的皇帝。
  
  完成了禅让仪式,永宁帝整个人都苍老了二十岁,额头上长满了白发。
  
  空有满腔的怒火,却又无处发泄。
  
  浑浑噩噩的回到深宫,开启了幽居生涯。
  
  身边的旧人,接二连三的发生意外。
  
  忠于永宁帝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被清扫一空。
  
  空缺的阁臣,再次被补齐。
  
  没有任何意外,在政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威远侯和镇东侯,成为了新的内阁成员。
  
  朝堂再次进入,三文两武的时代。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勋贵系没能拿到首辅和次辅的位置,而是按照惯例补位。
  
  原本内阁排名第三的姜书翰,顺势补位成了内阁首辅。
  
  因为这次政变获得了群臣的支持,没有大规模流血,朝中的职位变化并不大。
  
  有功之臣获得的奖赏,多是一些虚职。
  
  提着脑袋干活,收益和付出严重不成正比,让许多人都对这种结果感到不满。
  
  朝局看似是平稳过渡,却也为后续的政治纷争,埋下了隐患。
  
  在群臣的辅佐下,五岁的新君,开始了皇帝生涯。
  
  “黔国公送来象牙十副、上等好茶三十斤、铜五万斤……祝贺陛下登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