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九十四章 令太子监国,处置政事(第二更)

第九十四章 令太子监国,处置政事(第二更)

第九十四章 令太子监国,处置政事(第二更) (第2/2页)

皇帝无比满意的点头,但随即,皇帝就忍不住皱眉道:“如今薛延陀和吐蕃蠢蠢欲动,此时祭祀泰山,是否不妥?”
  
  “薛延陀小患矣,多做准备,或许能成为陛下祭祀泰山的功勋,至于吐蕃……”长孙无忌站出拱手,然后摇摇头说道:“吐蕃人,臣以为他们最多做些小手段而已,不会惊扰太重。”
  
  李世民微微摇头,然后看向房玄龄,问道:“房卿,你如何看?”
  
  房玄龄站出拱手,然后说道:“陛下,依臣看,北地大军戒备,薛延陀未必敢有所动作,大不了,到了年底的时候,再将薛延陀真珠可汗召入长安便是,让其随陛下一起祭祀泰山,则北地无忧。”
  
  “便如此吧。”皇帝赞同的点点头。
  
  李承乾站在一侧,嘴角微不可查的抽搐了一下。
  
  所有人都小看了薛延陀,真珠可汗性情果决,知道一旦让突厥人重新在草原站稳脚跟,那么薛延陀南扩就会被彻底阻止,最后自身的力量日益消耗在和突厥人的冲突当中。
  
  所以,真珠可汗今年就会直接发兵二十万,击破了黄河以北的突厥人,然后冲入黄河以南,威胁长安。
  
  当然,薛延陀没法和突厥人相比,同时,又一个猛人这个时候彻底的冒出头。
  
  这个人就是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勣。
  
  薛延陀人会被李勣击败,甚至真珠可汗的一个儿子都被刘兰所捕。
  
  李承乾的目光深沉下来,忍不住轻轻的看向吐谷浑的方向。
  
  ……
  
  皇帝坐在御榻上,认真的看向群臣说道:“封禅大事也,诸项礼仪,诸般贡品,还有随同重臣,沿途各州县都要齐备。
  
  关键是要天下和定,百姓安乐。
  
  传旨,令天下诸州县刺史县令,从即日起,务必仔细今年农耕之事,以求今岁丰收,天下盛世,朕才好祭祀泰山,上告昊天,万民丰盛。”
  
  “臣等领旨。”群臣齐齐俯首,神色郑重。
  
  天下丰收,皇帝祭祀。
  
  若是今年哪里出了天下不丰之事,耽误了皇帝封禅大计,那么恐怕不用皇帝出手,朝中的百官就会直接将他弹劾到死。
  
  “太子。”李世民侧身看向李承乾。
  
  “父皇!”李承乾立刻拱手。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明年封禅,朕今年要到河东盯着,长安这里,留你监国,妥善处置政事,尤其是吐谷浑和吐蕃之事。
  
  另外,突厥和薛延陀的事情,你也要多盯着点,免得被人家打到长安而不自知。”
  
  “儿臣领旨。”李承乾立刻郑重拱手。
  
  “魏卿!”李世民的目光看向群臣当中,魏征立刻拱手站出:“陛下。”
  
  “太子监国,你留守长安辅政,同时也好好的教导教导他天下之事。”李世民别有意味的说了一句。
  
  “臣领旨。”魏征立刻肃重拱手。
  
  “陈国公,范阳郡公,岑卿,崔卿……”皇帝一一点名。
  
  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尚书左丞卢承庆,中书侍郎岑文本,户部侍郎崔仁师,礼部侍郎温无隐,兵部侍郎崔敦礼等等三省六部都留下了正职和副职一人留守长安。
  
  其他人,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刘洎等人,全部跟随皇帝东巡。
  
  皇帝东巡并不是固定之事,但时常有,到了后世李治之事,等到洛阳紫微宫完全重建之后,基本就是一年一去,成固定之事了。
  
  那个时候的洛阳,已经是彻底的陪都。
  
  当然,现在的洛阳一样是东都。
  
  东都洛阳,北都太原,南都成都,西都凤翔,帝京长安。
  
  皇帝会不定期的巡视各方。
  
  多以洛阳为主。
  
  而且一去,朝中五品以上官员,大多数都会跟随。
  
  到了李治时期,是因为天下人口暴涨,加上关中可供收税的土地极速减少,渭水洛河水运不畅,所以皇帝才会在每年夏天定期东巡洛阳,以为就食。
  
  如今大唐虽然还远不至于如此,但是到了夏末秋初,陈粮已尽,新粮未收之时,长安粮价飞涨也是常事。
  
  所以皇帝才会经常率领那些消耗最多的朝中大臣,还有王室贵族,一起东巡,从而减少长安压力。
  
  洛阳如今还算不上陈旧,依旧能用,等到十六年后,才会被彻底的重修。
  
  ……
  
  夜色深沉,宫城森严。
  
  李承乾有些疲惫的返回东宫。
  
  “殿下!”李安俨赶紧端上一杯浓重的茶汤,然后站在一旁,压抑的眼神底下,是控制不住的兴奋。
  
  李承乾看了李安俨一眼,摇摇头,说道:“安俨,你不会觉得,父皇让孤监国,就是真的那么信任孤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