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 第一百七十一章 魏王要去青华观,好,去请晋王(第一更)

第一百七十一章 魏王要去青华观,好,去请晋王(第一更)

第一百七十一章 魏王要去青华观,好,去请晋王(第一更) (第2/2页)

“喏!”众臣齐齐拱手。
  
  “对了,还没有恭喜张卿,令弟考中进士,家族传承不绝,为官有道,恭喜了。”李承乾看向太子舍人张大象,笑着点点头。
  
  张大安他是见过的,那是个性格敦厚的年轻人,可惜张家已经有张大象在东宫了。
  
  “多谢殿下!”张大象起身,躬身道:“臣弟此番不过是侥幸而已。”
  
  “不算侥幸的。”马周接口摇摇头,说道:“此次科举,若非崔玄籍出身河北,这一次的科举首名未必轮的着他。”
  
  李承乾诧异的看向马周,问道:“爱卿,此次科举还有什么不为外人所道的内情吗?”
  
  殿中群臣同样诧异的看向马周。
  
  马周点点头,说道:“诸位难道没有发现吗,崔玄籍本身出身河北,袁异弘虽然是汝南袁氏子弟,但实际上却是出生在河北道沧州,至于张大安,张舍人,若马某记得没错的话,你们是家在魏州吧?”
  
  “是!”张大象认真点头,他们一家虽然是出身敦煌张氏,但因为祖辈履职,早就定居魏州。
  
  “所以其实根本上讲,这一次吏部科举试的前三名,全都是河北人,只不过崔玄籍出身清河崔氏更加直接一些,所以他才能够直接被选为状元,不然的话,为状元的,就是其他人了。”马周直接点破了这里面的要害。
  
  “马卿是说,父皇在为稳定河北做准备。”李承乾顿时明白了过来。
  
  皇帝在积极的准备东征高句丽,出兵的时间,也就在这几年。
  
  在此之前,他自然要好好的安抚一下河北人。
  
  如今的河北,虽然说朝中并不是太重视,但是因为河北的人口还没有到后世那么多的时候,所以矛盾并没有那么激烈。
  
  安抚一下河北人,到时候,征调河北的民夫运送军粮,就要方便许多了。
  
  “对!”马周点点头,然后转身看向群臣,说道:“所以诸位若是出身河北,家中又有河北的亲眷,这两年为朝廷效劳,是最佳的时机,陛下在这两年,授官绝对不会吝啬。”
  
  “是!”众人相互之间点点头。
  
  “好了,此事众卿记住就行,我们说正事吧。”李承乾看向张玄素,然后开口道:“三月十五太乙青华观开观之后,三月十六,孤就要断腿重接,很多事情都需要提前安排妥当。”
  
  “喏!”殿中群臣同时肃穆起来。
  
  李承乾面色认真的说道:“三件事情,第一是《南史》、《北史》的编修,三月十六日之前,必须开篇,我们准备的够久了,张公写个序,然后便开始编修,踏出第一步,其他的慢慢弥补便是。”
  
  “喏!”张玄素立刻拱手领命。
  
  “第二件事,是《考工志》的事情,今年的重心在改进弓弩之上,此事马卿负责。”李承乾看向了马周。
  
  “喏!”马周立刻拱手。
  
  “进度慢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东宫所存的弓弩数量,绝对不能超过宫中的规制。”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看着马周说道:“马卿和太子率更令每日一查,东宫内外,詹事府,三寺,还有左右春坊,甚至是马厩,都要清查。”
  
  “喏!”马周和独孤大宝同时拱手。
  
  “第三件事,是和司农寺联手做的改良种植之法一事,之前是家令在负责,马卿审查一遍,若是无误,自己接手安排。”李承乾直接将这件事情也交给马周。
  
  马周没有怎么犹豫,直接拱手:“喏!”
  
  “家令会全力配合,另外,张公随时监察。”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至于监国之事,诸卿去年都经历过一次了,一切照旧便可!”
  
  “喏!”群臣齐齐拱手。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这个时候,在殿外响起。
  
  通事舍人高真行站在殿门口,神色凝重的对着李承乾拱手:“殿下!”
  
  李承乾平静的抬头:“何事?”
  
  “回殿下,中书省刚刚转来陛下已批奏的奏请,魏王将于三月十五,一起去太乙青华观。”高真行拱手,面色凝重的将手里的奏本递给李安俨。
  
  李安俨接过,然后放在李承乾面前的桌案上。
  
  李承乾看了一眼,《魏王请参太乙青华观奏》,他的眼底闪过一丝不屑的冷笑。
  
  “殿下!”马周坐在一侧,看向李承乾,问道:“殿下打算如何应对?”
  
  “青雀是孤的弟弟,那日是母后的生辰之日,他去为母后祈求冥福,孤高兴还来不及。”李承乾抬头看向群臣,郑重的说道:“无论他做什么。”
  
  “喏!”群臣齐齐拱手。
  
  魏王安静了几个月,现在突然出面,必然是不怀好意的,但这时候,李承乾作为太子是不能阻拦的。
  
  阻拦了,就等于是置孝道于不顾,无论魏王究竟做什么都不能阻拦。
  
  这是前提。
  
  李承乾抬头,神色温和下来:“青雀那日,无论做什么,都是要祈求母后安乐,不会做其他的,所以……安俨!”
  
  “臣在!”李安俨立刻拱手。
  
  “去和太子妃说一声,给准备几身干净适宜的素衣,给稚奴和兕子送过去一套,那日稚奴应该也一起去的。”稍微停顿,李承乾看向殿外的天空,轻声说道:“那一日,孤,青雀,稚奴,我们三兄弟都在,三兄弟都好,母后若是看见了,心中必然欢喜。”
  
  “是!”殿中群臣齐齐躬身,神色肃然。
  
  魏王始终想着夺储那些事,而太子则总是顾念着兄弟之谊。
  
  高下立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