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传旨:调狄仁杰回京,任监察御史(今日一更)
第七百零三章 传旨:调狄仁杰回京,任监察御史(今日一更) (第1/2页)除夕之夜,红灯高挂。
朱雀大街上到处都是来往的人群。
父母领着儿女,穿着新衣,在街上尽情的欢闹。
马车之内,骆宾王目光扫过车帘之外,警惕地看着任何一个可能会靠近的人。
“你太谨慎了。”赞悉若看了骆宾王一夜,知道他虽然胆子大到在除夕夜进长安城,但依旧每时每刻都关注着车外。
“毕竟我们在谈的是谋反的事情,小心些不过分。”骆宾王收回目光,看向赞悉若道:“不管是武氏,还是徐氏,在吐蕃都有生意,但如果不出意外,明年来往吐蕃的商旅就会少上许多,后年……走的就都是有心人了。”
“嗯!”赞悉若点点头,从丹增扎西代表赞普来求娶大唐永康公主开始,大唐和吐蕃之间的关系,就注定了要开始走下坡路。
“所以,即刻传信逻些,拉拢,收买,威胁,乃至于彻底将武氏和徐氏商队的一些伙计,转为细作。”骆宾王抬头,认真看向赞悉若道:“利用他们和皇室的关系,走私铁器。”
“走私铁器?”赞悉若一愣,说道:“若仅仅是伙计的话,怕是走私不了多少吧?”
“第一回,十把刀;第二回,二十把刀;第三回,四十把刀。”骆宾王面色冰冷的开口,说道:“看他们的运气,谁先被抓到,算谁倒霉,然后你让另一方,将他们之前走私过多少次,还有走私过多少数量的兵刃铁器,翻十倍,举告到官府。”
“十倍。”赞悉若眉头一跳,随即低声说道:“仅仅是如此,恐怕两家人瞬间就会成为生死仇敌。”
“我们要的不就是如此吗?”骆宾王冷笑的看着赞悉若。
赞悉若轻轻点头,然后问道:“那接下来该如何,如何才能从他们两家人的身上牵连到后宫,牵连到更多的人?”
“后宫你别想。”骆宾王直接摇头,说道:“大唐百骑司不是放在那里吃干饭的,但凡你的手,有一点介入宫廷的迹象,很快,你就会被百骑司发现,被皇帝发现,最后一切筹谋,彻底化为泡影。”
“那该如何?”赞悉若紧紧的盯着骆宾王。
“这不简单。”骆宾王有些无趣的摇摇头,说道:“武家背后是杨家,而许家背后,和张家萧家关系都不错,找个伙计走关系的时候送笔钱过去就是了。”
“这的确能牵连到杨家和张家萧家,但这还不够。”赞悉若直接摇头,说道:“我们要的,是尽可能牵连到整个关中门阀,牵连到整个江南士族。”
骆宾王深深的看向赞悉若,冷不丁的问道:“你还记得晋王李治吗?”
赞悉若顿时感到背后一阵脊背发凉,他难以置信的看着骆宾王:“这就是你的杀手锏?”
“皇帝那个人,可怕如太宗皇帝,贤明如太宗皇帝,冷血无情如太宗皇帝,若仅仅眼下的手段,他会果断的杀掉武媚娘,杀掉徐慧,将武家和徐家所有在官场上的人全部都免职,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暂停风波。”
骆宾王身体靠后,面色冷漠的说道:“所以,你想要将事情无限扩大,那么就必须要将李治牵扯进来。”
“李欣不行吗,他是李泰的儿子,而且他就在长安。”赞悉若有些为难的摇头道:“李治在黔州,那里可不好动啊!”
“正是因为李欣就在长安,就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所以才不好动。”骆宾王摇摇头,说道:“李欣就是皇帝放在长安,就来吸引别人的一颗棋子,只有李治,远在黔州的李治,太宗皇帝的儿子,才能彻底的搅乱朝局。”
“还是那句话,李治在黔州,不好动啊!”赞悉若面色凝重。
“没有什么不好动的。”骆宾王平静的开口,说道:“我知道,你们和五诏关系紧密,派三百精锐,带着我的人,从五诏到黔州,然后从黔州再杀回五诏,至于之后,你们可以将他带到逻些,让他见见文成公主。”
骆宾王的手下都是唐人,在一些地方行动,他们要比吐蕃人要方便得多。
而吐蕃人的人数,又弥补了骆宾王人手不足的劣势。
三百吐蕃光军,走五诏到黔州。
快速杀入,快速撤走。
谁都阻止不了。
“这真是一招不错的棋啊!”赞悉若有些感慨,随即他抬头问道:“但这些和之前的那件事情有什么关系?”
“很简单,在李治的住处,放一封快烧毁的信就足够了,信的落款是武媚娘。”骆宾王淡淡的回道。
看着骆宾王这样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赞悉若就知道骆宾王早就将所有的事情从头到尾算计了一遍。
“李治谋逆的时候,里面有些细节就是武媚娘参与的。”骆宾王稍微解释,说道:“当年那个时候,徐慧已被打入冷宫,她和李治之间没有任何往来,所以只能够牵扯武媚娘。”
骆宾王当年就在李治身边,很多事情也都是他参与的。
如今他的很多判断,都是根据当年的事情,以他顶级的聪明才智判断出来的。
说多智近妖有些过分,但他是骆宾王啊!
……
“李治从黔州逃走,武媚娘走私铁器到吐蕃,你是想设局,让人以为武媚娘在勾连李治谋反,所以她才会走私吐蕃。”赞悉若沉吟着看向骆宾王,说道:“这样,皇帝就会怀疑,这里面牵涉的会不会更多,尤其弘农杨氏,乃至于整个关中门阀?”
“是这样。”骆宾王平静的点点头。
赞悉若看着骆宾王,皱眉道:“你的计划虽然周密,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是给人一种哪里不足的地方,还是说你有所保留?”
骆宾王神色平淡下来,然后才开口道:“我能得到什么?”
赞悉若一愣,下意识的问道:“你说什么?”
“我能够得到什么?”骆宾王重复了一遍,然后说道:“我帮吐蕃将大唐从高原赶出去,之后呢,我能得到什么?”
赞悉若直直的看着骆宾王,他没有想到,骆宾王竟然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我们大家都是大唐的敌人,联手起来削弱大唐,这样不是大家都能够从里面获得好处吗?
看着神色依旧淡漠的骆宾王,赞悉若平静了下来。
他知道,骆宾王想要的更多。
吐蕃得到了整个东西吐谷浑,而骆宾王呢,不过是大唐追查他的力量削弱了而已。
实际上如果不是吐蕃将他找出来,骆宾王现在还藏的很好。
当然,借助了大唐在高原大败,骆宾王能够得到许多,但是,那些东西相比于整个东西吐谷浑又算的了什么!
赞悉若思索了半天,最后还是摇头道:“你想要什么,你可以直接说,若是我能答应,我都可以给你。”
“你给不了的。”骆宾王看着赞悉若,抬头道:“我要李治。”
“李治?”赞悉若眉头微皱,说道:“你不是说要让李治去逻些吗?”
“是啊,之后,我要你们将李治送到安西。”骆宾王眼神微眯,看向赞悉若道:“有些事要看长远,不能只看眼前。”
“你说。”赞悉若深呼吸。
“西突厥叛乱,党项叛乱,若是你们还能够联手三国遗族,同时加上长安内乱,的确足够将大唐的力量从高原上赶下来,但是……”骆宾王坐正起来,说道:“但是之后呢,大唐一定会反扑,一定会竭尽一切力量的反扑。”
赞悉若眼神肃然起来。
“皇帝是什么人,他是那种百折不挠,永远也不会放弃的人。”骆宾王轻叹一声,说道:“一旦西昌州出事,他会在第一时间平息掉朝中的所有纷争,哪怕将所有人都杀光也在所不惜。”
赞悉若轻轻点头,皇帝的确是那样的人。
“再来,松州的党项人不难处置,西域的突厥人在反唐之后,他们第一时间做的,绝对不会是越过茫茫沙漠杀向敦煌,而是会自己内乱一阵,选一个大可汗,然后休养生息。”骆宾王轻轻冷笑,说道:“他们巴不得吐蕃替他们引走大唐的怒火。”
赞悉若的呼吸已经重了起来。
“还有,西昌州只是高原,而没有在高原深处,那里的高原瘴没有高原深处那么严重,大唐如果反扑,不需要担心太多高原瘴的问题,所以,之后的一战,将会十分的血腥和惨烈。”骆宾王神色严肃起来,问道:“你确定吐蕃要独自承受吗?”
“那你呢,你要李治做什么?”赞悉若直接问道。
“立国。”骆宾王咬牙,说道:“我要在西州和庭州立国,以李治为皇帝,继承太宗皇帝的皇位,和李承乾争夺大唐正统,只要能够如此,那么大唐必然要放一半的精力在西域,而我则可以以沙漠为屏障,抵挡大唐。”
“你,挡得住吗?”赞悉若眼神凝重起来。
骆宾王轻轻笑了,说道:“西突厥若是不怕大唐灭了我之后,直接攻西突厥,那么他们最好借我点兵,还有你们。”
“不错,你若是能在西域站稳脚跟,我们的确能够在吐谷浑减轻不少压力。”赞悉若抬头,说道:“好的,可以,我可以答应将李治给你。”
骆宾王笑了,笑容中带着一丝轻蔑的说道:“不,你的答应不算数,我要达玛仁增的许诺,我要赞普的许诺。”
“所以,你藏的最后一手是什么?”赞悉若开口,问道:“你总得给我一句话什么?”
“李治,武媚娘,加上弘农杨氏,湖州徐氏,还有江南世家,的确能让大唐乱一阵,但仅仅是乱一阵。”骆宾王抬头,说道:“但这很难撼动皇帝的根基,我手上的,是能够重创他根基的东西。”
“好,我去说服赞普。”赞悉若用力的点头。
“在下静候佳音。”骆宾王躬身,说道:“其他诸事,可以开始推进了。”
“好。”赞悉若点头。
马车之外,已经是敦义坊了。
骆宾王对着赞悉若点点头,一个闪身,人已经消失在了马车之中。
赞悉若轻叹一声,目光抬起,看向吐蕃方向。
骆宾王的要求,恐怕吐蕃不会那么容易答应,毕竟他们这些人也不是那么说的算的。
但是最后,也一定会通过的。
除非他们不想击败大唐。
“噼里啪啦”一连串的爆竹声在车外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