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汉室宗亲:苟富贵,勿相忘
第四百六十一章 汉室宗亲:苟富贵,勿相忘 (第2/2页)一座县的食邑,能抵别处两座县。
这让天下多少宗亲羡慕不已,更想天子能大肆分封宗室,结果一等就是数年。
引颈而望的众人再忍受不了,纷纷主动书信给刘虞与刘晔,刘虞承受不住刘氏宗亲每月从各地发来数百封书信与他攀谈交情。
直接向天子请命,甘愿千里迢迢去雍州为刺史,哪怕此时朝堂已然将州部改迁移到酒泉郡的福禄县,赴任需要一路爬山涉水,千辛万苦才能抵达。
那时年约六十有六高龄,须发皆白的刘虞在益州频繁的表奏给刘备,就算死在半道上,他也称心如意。
刘备犹豫许久,架不住刘虞再三请求,想着雍州确实需要有人坐镇,打通丝绸之路,而刘伯安也懂得处理好西域来汉的使团与商队的事宜,便同意了他的恳求。
而刘晔却不同于刘虞喜爱颜面,他直接驳回诸多书信,甚至将许多人辱骂一通。
还拿出曾子的原话:“无益而受厚禄,为窃也。”
把所有人请求堵了回去,同时亦收获了一大堆的骂名,但刘晔没有丝毫在乎,对他而言能追随天子再造汉室,建功立业,已经满足此生的追求。
刘氏宗亲的诟骂,完全影响不了他。
大丈夫处世,当磊磊落落,建不朽之功于天下,何惧于他人口舌。
“来了……”刘晔敏锐地望到远处有百余骑驰马赶来,想必是天子即将到达。
他立即侧身转头,对各曹掾长吏与豪族宗长百余人,高声呼喊道:“诸位,天子中军即来此处,快整理衣冠,抖落尘土,与我一同上前叩拜迎接天子。”
“叩拜时不可仰面观望而失礼,官吏在前,各族宗长在后,守卒与百姓更在其后,郡县役夫组织好黔首百姓,若遇见神色慌张,衣袍身藏不明器具者,无论身份与否,立即拿下审问!”
“诺!”
“我等遵太守之命!”
官吏与豪族不敢不给刘晔面子,俱异口同声的答道。
而役夫与守卒们更是昂首挺胸,大声应喊。
刘晔说完后,目光快速扫视众人,不觉点了点头。
然后他自己也恭敬地整理起衣冠,神情凝重把脑子里昨夜处理过的政务,以及上谷各县的户籍、耕地、赋税、水利、乡里收成多少等事,快速在脑海过一遍。
免得天子问起来,说话会支支吾吾,连郡县乡里都回答不清,治民胸无良策,为官无话向天子建言,就表明他不胜其任。
如今朝堂三公撤除,权柄最高者为尚书令与中书令,其次则是九卿与六部尚书,其中尚书令和中书令,还有太傅享万石。
九卿为中二千石,六部尚书为二千石,御史台不设令,只设左、右仆射,亦为中二千石。
刘晔已成为二千石,此生最大追求,便是成为“万石”之官,真正对应当年佐世之才的褒誉。
想到日后成为万石,刘晔连呼吸都变得有些亢奋起来。
“万石啊……我必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