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做局(3)
第七十六章 做局(3) (第2/2页)楚凌笑笑,看了眼李忠,“锦衣卫是国之利刃,如果连这点事儿都无法解决,那今后遇到更复杂的局势,锦衣卫又该怎样?”
“全靠朕来提点吗?”
“真要是这样的话,那这锦衣卫,还不如由朕亲自提领算了,既然有人想变风,那就坐等风来吧。”
讲到这里,楚凌撩袍起身。
锦衣卫,楚凌是寄予厚望的。
对臧浩这批中高层,楚凌是信赖的,是倚重的。
甚至不会有人知晓,楚凌为锦衣卫留了一批爵位,从侯到男四等爵皆有,甚至其中表现突出的,世袭也不是不可以。
但前提是要达到楚凌的满意。
毕竟改革越到后期越复杂,到那一时期,可能初期、中期参与改革的,反倒成了阻挠的主力,历朝历代的改革都是这样,只是展现的程度不一样罢了。
作为大虞天子,楚凌要考虑全面,洞察未来,如果连这点都办不到,那他就注定无法超越虞太祖。
‘这又是新的风波啊。’
紧随在天子身后的李忠,此刻内心是无法平静的。
因为事情比他想的还要复杂。
大虞内外形势比之先前,是有很大的改变,可今下却朝另一种境遇在倾斜,而这一切为了什么,李忠是知晓的。
改革!!
尽管是到现在,没有人挑明这个,可大虞的确是在变的,而在这个变的过程中,有人希望变,有人不希望变,这就有了矛盾与分歧。
如何解决,那就事儿上见了。
在这种大势裹挟下,就注定有些人要冲在前面。
毫无疑问,锦衣卫就是其中之一。
……
与此同时,锦衣卫。
“指挥使,您说这徐老贼,到底是想干什么?”庞虎叉腰来回走动,眉头紧锁道:“这都跑到陛下跟前请罪了,可这哪里是请罪啊,这分明是在说自己是冤枉的,对一些事根本就不知情。”
“娘的,这老家伙真真是……”
讲到激动处,庞虎拍起手来。
“说事就说事,别讲这些。”
臧浩表情平静,打断了庞虎,“不管怎样,徐黜是皇后娘娘的祖父,有些话,即便是在私下也要少说,最好不说!!”
“是。”
庞虎停下脚步,低头应道。
他说错话了。
有些话心里清楚,但不能讲出来。
眼下不是在上林苑了,不是什么都能讲的。
尤其是今下的锦衣卫不一样了。
这要是传出去,叫人知晓了,那还了得?
不管徐黜怎样,可人是跟天家沾亲的,在大虞,只要牵扯到天家,那就必须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
特别是像他们更该如此。
因为他们有今日,那全是天子赐予的。
“指挥使,您说这会不会是徐黜顺势做的局啊?”一直沉默的严政,此刻抬头,看向臧浩道。
“看出来了?”
臧浩眉头微挑,看向严政道:“别的暂不说,就说放跑的那人,这前后,有几次暗杀,这都是奔着除掉隐患来的。”
“只是被阻的这几批人,分明就不像是庆国公派去的,反倒像是别的群体,可能是一拨,也可能是两拨。”
“徐黜是否与之有联系,徐恢是否与之有联系,再或者说,庆国公府的门生故吏,是否与之有牵扯,这都是说不好的事情。”
“真要是这样,那就不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严政眉头皱的更紧,摸摸下巴,讲出心中所想,“这件事,毕竟是牵扯到很多,徐黜不把此事挑到御前,怎样查都行,但是现在,就要有所考虑才行。”
“依着我对徐黜的了解,要不了多久,这虞都内外肯定会起一些新的舆情,但到底是怎样的,这还猜不准。”
听到严政这样讲,不止臧浩陷入深思,就连庞虎也陷入沉思。
事儿跟先前不一样了。
做事的方式,就不能像先前那样了。
“对那个人,要增派人手,一定确保万无一失。”
臧浩伸手对严政道:“那个人不能抓,这就是个鱼饵,看能钓出多少鱼,还有,接下来要还有去暗杀的,不惜一切代价抓活的,这是一个撬点,说不定能给我们意外收获。”
“是!”
严政当即抱拳道:“属下这就安排,绝不出现差池。”
“去吧。”
臧浩摆摆手道。
严政点点头,遂转身朝堂外走去。
“指挥使,那属下做些什么?”
庞虎见状,看向臧浩道。
“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臧浩眉头微皱道。
从御苑回来,这期间臧浩就一直在想,徐黜为何要这样做,为何选在这个时局下,徐黜这样做到底有什么目的,又能得到什么……
不管这事儿多复杂,可只要牵扯到了人,那有些东西是想通的。
徐黜此举,有太多让臧浩觉得奇怪蹊跷的。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见自家指挥使不言,庞虎站在原地不动,现在的情况,需要自家指挥使来分析好,来预判好,不然的话是会出现偏差的。
对臧浩这个指挥使,锦衣卫上下没有不敬服的,这个位置,除了臧浩能坐好外,换任何一人来都不好使。
“你跟我走一趟。”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可突的,臧浩伸手道:“是时候拜见睿王殿下了。”
“嗯?”
听到这话,庞虎生出疑惑。
“悄悄的去见?”
尽管有疑,但庞虎还是服从。
“不然呢。”
臧浩没好气道:“现在的态势,明显是不寻常的,把飞鱼服换下来,太扎眼了,带上几名弟兄。”
“是。”
庞虎立时抱拳道:“属下这就去安排。”
此前,臧浩是没想过去见睿王的,毕竟这局势是复杂的,可现在不见不行了,臧浩有种直觉,徐黜今日之举,是会对后续朝局有影响的。
只是这个影响有多大,臧浩尚未预判到。
可不管怎样,有些事是要解决的,毕竟如今这股风潮,是因为榷关总署引起的,又经睿王推动加速的,他们之间要是不把一些事商榷清楚,这难保会出现纰漏,可如今最不能有的就是纰漏,一次纰漏两次纰漏,那事儿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