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重任
第一百零五章 重任 (第1/2页)在离开大兴殿时,天色更黯淡了,雨势丝毫不见减弱,不时还有电闪及雷鸣出现,给人风雨欲来之感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难掩的压抑。
只是对这些,刘谌全然都没在意。
外表失神下,他的内心却翻涌如潮,思绪万千。
他的脑海里,反复浮现出天子之言。
大虞在今后将形成新格局,刘谌对此感受尤深,一旦真迁富户入陵邑,这就好似悬起一柄利剑,随时随刻都有可能落下来,令地方的世家豪族、缙绅富户等感到不安与惶恐。
毕竟这无疑是在夺他们的根基。
这远比太祖在世时,针对世家豪族、缙绅富户采取的要猛烈多了。
刘谌深知这些世代根植在地方的群体,绝对是不会坐以待毙的,一个是在天子脚下,一个是天高皇帝远,只能说各有各的好处与坏处,在大虞国祚传承这数十载下,该有的流动早已形成,基调早已定了,现在要人为的打破这一切,叫大虞治下出现从未有过的势头,这对触碰到利益的群体而言,他们如何会善罢甘休呢?
要么暗中勾结,试图阻挠朝局;要么便如困兽般反扑,掀起暗流涌动……
刘谌根本就无需多想,就能猜到在这些群体中,绝大多数到底会干什么,毕竟他也曾是这其中的一员啊。
在太祖朝,因为尚武安长公主,使得其成了皇亲国戚,所有的一切都跟他没有关系了。
而如今,因为天子,他得以被重用,手中掌握权势,而到了现在,是他该表明态度的时候了。
一道惊雷炸响。
雨幕中,刘谌脚步微顿,抬头望向远处的天际,眼中却闪过一丝决然。
他深知自己身处旋涡中心,从那一夜在宗正寺就已经没得选了,眼下的他是天子心腹,是皇亲国戚,曾经却是世家一员,到了该表态的时候,如果没有表态的话,那他就只能随波逐流,最终被一波接一波浪潮吞噬。
风雨虽急却不及人心之变。
他必须坚定不移的站在天子这边,成为天子统治天下,谋改社稷的一柄利剑,不然的话就他曾经做的事情,一旦失去了天子的信赖与倚重,势必会遭到无数人的算计与暗害的!
想到这里,刘谌脚步一转,遂朝皇城内的一处衙署走去。
事,是要办的。
但必须要谨慎进行,最好能将影响降到最低。
直到此刻,刘谌才真正明白,天子为何将此事交给他来办,这不是想叫他从快去做,而是要他在权衡利弊中稳步推进,既不让地方豪族有喘息之机,又避免激起过大的反弹,牵连朝局不稳。
亦是明白了这点,刘谌的内心跟先前不一样了。
说起来,今上够好的了。
今上是乾纲独断不假,但对于信赖的人臣,该有的包容、支持全都有,甚至有时做错了些事,也没有太过苛责。
至于嗜杀,强势这些,刘谌连想都不想,有些群体不靠杀来解决,那麻烦只会更多,至于强势,难道优柔寡断,遇事不决就好吗?
今上要真是这种性格,那他反倒是不敢放手去做了。
万一到今后某个时期,因为一些事把时局给搅起来,一旦有所谓的舆情出现,今上出现犹豫不决时,那他必死无疑!!
“殿下,武安驸马来了。”
廉政总署,正堂内。
郭煌低首走进堂内,对伏案忙碌的楚徽作揖行礼。
自传讯抓捕开始以来,楚徽在廉政总署的时间长了,很多事情需要他去甄别,继而做出一应决断,这跟先前的状态,完全是判若两人的。
楚徽的追求,是做个闲散王爷。
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可眼下的大虞,有着太多的事需要解决,楚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家皇兄劳心费神,而他却无动于衷。
他做不到这点。
郭煌的话,让楚徽抬起头来,眼中带有些许意外,这个时候刘谌主动来找,肯定是不寻常啊。
“殿下,有件事,臣需要您鼎立支持!”
不等楚徽说话,刘谌就走进堂内。
看着一脸严肃的刘谌,衣摆处被雨水浸湿,楚徽眉头紧皱起来,看来这事儿是不小啊。
可到底是怎样的事,居然会叫刘谌如此?
跟刘谌相处这般久,其脾性怎样,楚徽如何会不知。
“去给姑父端热茶,拿身……”
“殿下不必如此。”
楚徽的话还没讲完,就被刘谌出言打断,可刘谌越是如此,楚徽心中就越是嘀咕,在楚徽的眼神示意下,郭煌低首退了下去。
待堂内只剩二人时,楚徽这才开口,“姑父,到底是什么事,竟叫您如此?”
“殿下先看看这个。”
刘谌走上前,在楚徽的注视下,小心翼翼的从怀中将那封条陈取出,见刘谌如此,楚徽疑惑更盛。
楚徽接过条陈的那刹,仅是看到封皮所书,眉头就不由自主地蹙紧,随即看向了刘谌。
你个老狐狸,坑本王是吧!!
通过字迹,楚徽就知这是自家皇兄所书。
但是这封皮所书,就叫楚徽猜到大致内容了。
“姑父,您别坑侄儿啊。”
想到这,楚徽开口道。
“殿下,臣要有这心思,会从御前退下,就直奔您这吗?”刘谌皱眉道:“真要是想坑您,臣有的是法子不叫您知道。”
楚徽:“……”
刘谌这样讲,他是相信的。
在刘谌注视下,楚徽这才打开条陈,只是扫了几眼,楚徽表情就有变化了,心中更是掀起惊涛骇浪。
这事儿太大了!!
大到会影响国运。
这一点都不夸张。
推行得成,中枢对地方掌控增强,可若推行失败,则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动荡。
“这是皇兄的意思?”
不知过了多久,楚徽才合上这封条陈,看向刘谌询问道。
“陛下叫臣亲赴东域,择机将此事施行起来。”
刘谌没有犹豫,如实对楚徽说道。
“去东域?”
楚徽略显惊诧。
“是。”
刘谌点点头。
对楚徽这一反应,刘谌一点不奇怪,因为在此之前,他二人是商定好的,在中枢把一些事做好,这样能给去东域的廉政、榷关两总署的人争取机会,甚至南北两军所派精锐解决哗变期间,一旦出现内帑拨付不及时下,两总署是能将查抄的移交的,以解决可能出现的燃眉之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