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脉连山,又见故人
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脉连山,又见故人 (第2/2页)武青伯抱拳行礼。
来人正是赤尸吴牢。
“不必担忧,在布下井口禁制的时候,我已经想到了火脉连通地脉时产生的冲击,虽然这冲击比我想象的还要强烈些,不过我方才也顺手加强了禁制。”
吴牢笑着解释道,他显然很高兴,看着横亘在虚空中的锁链,笑意盎然,拍了拍青伯的肩膀,说道,
“而你的动作比我想象的还要快些。”
青伯则答,
“神君说要快些的。”
吴牢闻言仰天大笑,然后说,
“此法果真能成,如此一来,往后护岛大阵的阵基就不必再使用离火旗来将地脉灵气转化为火煞之气了,离渊下面有更好、更多的火煞,见龙,你当居首功!”
青伯正色回道,
“这都是神君的谋划,用的也是神君的法宝,我不过是出些苦力活,不敢居功。”
吴牢摇头,说,
“什么话,你是既有苦劳又有功劳。这火海下面待着可不舒服,而且火脉不比山脉,要难寻的多,也要难驯的多。另外,地脉盘根错节,彼此勾连,你现在定住了三条结点,对继续找寻其他结点是极为有利的,大大节省了时间。”
吴牢想了想,递过来两个物件,一个铅瓶,一个玉盒,说道,
“有功不能不赏,这两个你收了。瓶子里是一份「流黄烟熔煞」,不多,就二两。这处离渊火穴可惜了,我们来晚了一步,真煞老死,错过了。我给你的这份,是从阴王那拿来的,来历和「九阳火云链」一样,都是出自他当年受困的火穴。而且,阴王脱困时,那处火穴被他吸干了灵气,已经枯萎了,所以那处火穴也不会再产此煞了。
“你把此煞炼化了,往后再入火海时,想必就要轻松许多了。
“玉盒里是一株千年份「暮霞火灵芝」,只生长在仅有晚霞照耀的地方,吃了能补益和精纯你的法力,精粹尸丹。这火灵芝已经化生成了木精,是一只火猴子,你打开盖子的时候小心些,莫让它遁地逃了。”
武青伯闻言自然是要假意推脱一下,便道,
“神君厚赏,见龙自觉功微,不敢受。”
赤尸既然把东西都拿出来了,自然就没想过收回,听着武青伯的话,他笑了笑,把两件东西塞到了青伯怀里。
此时,随着赤尸降临火穴,那些在火穴四处探寻以及凿井的钦差院弟子都看了过来。赤尸的目光在这些人脸上扫过,然后高声道,
“钦差院有功必录,懋功厚赏,众儿郎们尽管放手施为,全力以赴,共建火府尸国!”
“是!”
众人回应着,武青伯也躬身回应着,等再抬起头时,已经不见赤尸踪迹了。
————
“他倒是挺大方。”
紫阙中,程心瞻元神跟青伯说着话。
“都这个时候,人心离散之时,又是大业暗兴之际,他要是还不大方点,谁愿意跟他。”
青伯笑着回说。
程心瞻点了点头,又问,
“接下来还要开凿八口井,你还有八根「九阳火云链」吗?”
青伯点点头,
“是,「九阳火云链」一共九根,用来锁谷辰时就是九根锁链困住谷辰,另外九端连到火脉上,抽取火脉之力镇炼妖尸。
“这九根锁链成套,一起使用时威力倍增。只要法力足够,单根锁链最长可以延展至五百丈,也可以将九根锁链首尾相连,合成一根锁链,最长可达四千五百丈,从地上能直入云端,锁阳烧云,因而得名。
“只不过这九条锁链都是被赤尸炼化的,他只教了我御法和口诀,他只要想控制,锁链随时能飞走。”
程心瞻听着感慨,
“只这一项法宝,便能想象出峨眉炼法的玄妙以及谷辰当年的凶威。”
武青伯点头附和,人力有尽,天地无穷。他暗忖,自己要是被这锁链抽取火脉之力镇炼,莫说是九把锁链、整座火穴,就是取十之一二,估计也是难以存活。而谷辰居然能在受困数百年后挣脱锁链脱逃,还反过来炼化此链为法宝,并吸干了整座火穴的灵气,不知那究竟是何等广大神通。
“那你估计等开凿完九井,找到九处火脉结点,连通火穴与火龙岛,需要多久呢?”
程心瞻又问。
青伯想了想,然后答,
“凿井不难,找火脉难,而且今天连通的只是小井,还有两口大井,那需要找六脉结点,应该不容易。我估计,短则四五个月,长则八九个月。”
程心瞻点点头,说,
“你大概控制一下时间,起码给我留出六个月来。”
“是。”
青伯应下,这不是什么难事,并道,
“方才赤尸所赠的火煞与灵芝,不知恩主可需要?”
“灵芝你自己用,真煞我要一点,分我五铢就够了。我会派一个小虫遁地来取,顺路把一份「地火天星煞」带给你,我再教你怎么将其炼到法伞中,这火海下面可是一处炼器的好地方。”
————
两个月后。
火龙岛逐步解禁,除却发丘堂依旧不得上岸外,离火海的扩海夺岛之事再度回到正轨。
在这段时间里,三尸海域几乎都处于龟缩之态,海疆也在被金汤海、大肚海、黑渊海、飞岭海以及钱塘海蚕食,光是把这些失地夺回来,恐怕都要花费不少时日。
这一天,程心瞻领着手下从鱼龙桥作战回来,刚到扈从堂,就被唐余生叫了去。
他来到将军府,往议事大厅走去。
他感觉到有些奇怪,因为一般而言,除非是集会的大事,亦或是大护法、大长老过来,唐余生才会在大厅见客。平常私下里召见部下,他都是喊人去书房的,怎么这次让自己来大厅?
难道还有别人在?
心中带着揣测,程心瞻来到大厅阶下,眼睛往里厅里扫了一眼。但就是在门口这么一瞥,便让他瞳孔骤缩,只不过他面上毫无表情,并马上低下头来,抱拳行礼,口道,
“参见将军!”
但与此同时,他心中却是极为意外。因为方才一瞥,足以让他看清大厅里面的情况。
大厅正位两把椅子上都坐着人,一个是主家唐余生,而另一个,是个竹竿也似的年轻人,身上罩一件灰袍,脸上没有三两肉,两腮凹陷,皮包骨头。
赫然是有过数面之缘的瘦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