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做局:花名局(6k求订~)
第356章 做局:花名局(6k求订~) (第1/2页)在2016年末这个时间段,关于“人工智能”的概念早就有了,其中最广为人知的相关科幻作品,大概就是《终结者》系列电影,以及《黑客帝国》系列电影了。
当然,《疑犯追踪》这部吕尧个人非常喜欢的美剧中,其核心设定的“人工智能”也给人们描述了一种更加接地气,也更加具有扩展应用市场的“人工智能”使用场景。
但受困于当时算法和算力的不足,“人工智能”这一研究虽然各国都有机构,公司在推进,但进展并不明显。
所以,就算吕尧把AI这个“概念”加入到冯暨他们即将开发的游戏中,也可能并不会引起太多的注意。
在2016年这个时间节点上,比较时兴时髦的科技新锐概念,反而是VR。
早在2012年的时候,谷歌就发布的一款“拓展现实“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
加上影视科幻作品的渲染,这种具备“现实拓展”的科技产品一经问世,就成为硅谷投资圈的新贵。
在之后的差不多十年里,“现实拓展”,“虚拟现实”一直都是硅谷投资圈的热门话题。
但拥有未来视角的吕尧知道,这玩意儿的实现难度是很大的。
而其中最大最难的部分,就是材料学方面的桎梏。
不管是现实拓展所需要依赖的“科技眼镜”,又或是给“科技眼镜”供能的电源,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突破材料的限制,更无法做到小型化,轻便化,甚至是如同隐形眼镜那样的“半嵌入式佩戴”。
这种产品虽然在实验室里有样机,但它本身并不能推广普及,因此也就没有了商用价值。
哪怕是后来苹果不惜代价,耗费重金,多方妥协,通过时尚洗脑,在2024年搞出来的VR眼undefined也没能获得用户的青睐,成为苹果产品线中的“鸡肋”。
所以。
在材料学没有大突破的情况下,VR就只能是硅谷创业圈用来忽悠投资人的“概念”,后来兴起的“元宇宙”概念,就是一次资本的回血操作,这次回血后,硅谷投资圈就开始把资金往“人工智能”方面砸了。
而“人工智能”确实给出了一定的落地可能性,起码很多九流画师和程序员要因为人工智能模型的出现失业了,而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更是能让工业生产发生质变。
只不过当前时代的大部分人,都缺乏对未来的前瞻性。
如果“人工智能”这个概念不够吸引敌人的话,吕尧还会通过他擅长的营销,把“芯片”这个概念,通过“预告”的方式跟光岸网络游戏捆绑到一起。
游戏虽然危害也不小,但不可否认的是,游戏它确实是跟高新科技产业强相关的行业。
用“游戏”作为载体,是可以关联上很多“高新科技”概念的。
如果这都不能把暗处的敌人给钓出来,那吕尧就能通过不断的,病毒式的营销,把“光岸网络”和“高新科技”强关联起来,在潜移默化,悄无声息中,把“芯片”产品打上吕尧的“概念烙印”。
正如很多大厂把自己的产品跟“格调”,或者某种最朴素的感情绑定一样。
只不过吕尧做的更复杂一些。
吕尧一边给冯暨和杨琦他们介绍自己这边最新的研究进展,一边跟他们群策群力,把这些最新的东西想办法融入他们即将打造的游戏中。
行为数据积累,AI互动,多分支剧情设计……一个又一个能够大幅度提升游戏可玩性的设计,让冯暨脑洞大开,感觉自己灵魂都因此沸腾,飘升起来。
冯暨本人在讲故事方面,以及引经据典二次创作方面是很有发言权的。
但在设计玩法上,他就远不如吕尧这种有着未来视角,而且口味比较刁钻繁杂玩家了。
甚至于,吕尧还希望冯暨他们在游戏内设置一些休闲娱乐的地方,可以让玩家坐下,跟在线的联机玩家们坐下来,来一场“自走棋”。
反正吕尧的光岸网络游戏公司本身也在做自走棋。
而以西游为题材的游戏,本身就能组建出非常多的阵营和羁绊。
听完吕尧的想法后,冯暨对吕尧的很多想法都是比较认同的,就是这个内嵌“自走棋”的玩法……
冯暨有些不太确定:“我知道去年的《巫师3》里就有内嵌的玩法,但我们这么搞,是不是会太破坏游戏整体的故事性?”
杨琦跟着补充:“还有艺术性。”
吕尧笑道:“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你们回去可以仔细斟酌。”
“只不过,我觉得一款单机玩家只是通关后再打几周目,挑战自己,其实还挺无聊的。如果咱们的单机游戏很成功的话,那么这么大一波流量要怎么接住后续?”
“有这么一种内嵌的小游戏,也能让玩家多打开游戏逛逛看看嘛,这是非常有利于培养玩家对游戏的羁绊的。”
说真的。
冯暨有些被说服了。
但此刻他的大脑仍旧如一锅粥般沸腾着,所以他深吸一口气:“吕总您容我想想,今年我收获太多了,得好好消化一下才行。”
吕尧笑道:“好啊,对了,你们今天不是跟那什么来着?夏什么?”
冯暨提醒道:“夏思渊。”
吕尧拍腿:“对!我稍微调查了一下他们,他们的创办的游戏公司「飓风地带」好像不仅是做外包的,他们同时还在开发VR游戏?”
冯暨不太确定的问道:“吕总是觉得跟他们合作不太合适?”
吕尧笑道:“那倒没有,VR是当下的热门开发方向,可以拿来做些文章。但你们要开发的单机,就不要往这个方面去靠了。”
冯暨点点头:“好,我明白。”
在新游戏的开发上,冯暨杨琦跟吕尧聊了多久,就吃了多久,只不过三人聊的多吃得少,所以最后满桌菜还剩下不少。
吕尧给自己点上一根饭后烟,烟雾缭绕中吕尧的神情渐渐变得朦胧起来。
他说道:“你们跟那边确定好要怎么合作,后面我会帮你们做营销,做宣传。”
沉默许久的杨琦忽然说道:“吕总你是要帮着「飓风地带」那边一起宣传?”
笼罩在烟雾里的吕尧轻笑道:“不可以吗?”
“现在国内游戏行业蒸蒸日上,但大部分的公司都把精力放在圈钱上,我个人觉得这样是不太好的,所以多帮衬下别的公司也不错。再不济,也能起到一个千金市骨的效果嘛。”
杨琦听完点点头。
吕尧说的确实有道理。
因为国内游戏行业的快速发展,蒸蒸日上,游戏圈里确实混进了很多良莠不齐的开发商。
这些开发商在制造低端圈钱游戏割韭菜的同时,也占据了相当多的游戏圈可用资源,以至于他们现在要着手新项目的开发都面临着人手不足的窘境。
尤其是3A这种堪称游戏界系统性工程的大项目,编导,原画,建模,渲染,动作捕捉,声效,音乐,配音,系统设计等等等等……这都是需要人手。
在吕尧留学的未来中,游戏科学正式员工100多人,外包团队500多,还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才搞出一个“虎头蛇尾”的《黑神话》。
如果冯暨和杨琦要按照吕尧说的内容把游戏搞出来,那团队规模起码要翻一倍,投资的投入也要翻几倍。
如此大的人手短缺压力下,千金市骨确实是一个不错办法。
起码可以帮游戏科学迅速在游戏圈打响名声,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
冯暨和杨琦眼神交流一下后,就说道:“我会尽快重新整理一份企划方案出来给您过目的。”
吕尧把快抽完的烟蒂捻灭,点头道:“好啊,那先这样。”
跟冯暨和杨琦聊完后,吕尧就起身把冯暨和杨琦他们送出自己办公室,然后他抬起手腕瞄了眼,发现不知不觉间,时间就已经快十一点了。
吕尧让保洁进房间把东西都是收拾了,自己也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回去。
……
翌日,仍旧住在上南酒店的夏思渊正在房间里学习编程,忽然,江闵就兴高采烈的冲进夏思渊的房间,人未至声先到:“哈哈哈哈老夏,好事啊!游戏科学要跟咱们深度合作啊。要是这次表现的的好,说不定能被光岸网络游戏收编。”
“往后咱们就不用做外包赚辛苦钱了,保不齐将来咱们也能开发咱们自己的游戏了。”
夏思渊的三白眼抬眼看向兴高采烈的江闵,本就让人看着不舒服的三白眼这会儿就更让人不舒服了:“瞎激动什么啊,说到底不还是给人打工呢嘛。”
“说说具体怎么个合作方式?”
江闵是纯粹的技术支持,游戏的策划和游戏编程这些都是夏思渊在搞,也因为夏思渊家底不错,所以在他们工作室,夏思渊的话语权还蛮大的。
另外一个话语权比较大的核心成员,则是没有跟过来的财务——郭欣欣。
郭欣欣的人脉和家底就更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