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敬传统!
第七百九十五章 敬传统! (第1/2页)苏木也兴奋地补充:“我们还可以拍一系列短视频,从缂丝的选丝、经线、织作,到苏绣的针法、配色,再到成品设计的过程,把整个产业链的故事讲出来,让观众不仅喜欢产品,更能理解背后的匠心。”
沈师傅拉着两人走到作坊的展示柜前,打开柜门,里面摆放着他祖辈传下来的缂丝珍品。
有清代的缂丝扇面,上面绣着“岁寒三友”,松针、竹叶、梅枝的纹理细如毫发;有民国的缂丝围巾,用“晕色缂”技法织出渐变的晚霞色,至今依旧鲜亮。
还有一块缂丝荷包,上面织着“双喜临门”的图案,是当年他祖母的陪嫁。
“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沈师傅的眼神里满是珍视,“我守着这工坊四十多年,就是不想让这些手艺断在我手里。现在有你们愿意帮忙,我相信缂丝一定能火起来。”
徐佳莹拿起那块缂丝荷包,轻轻摩挲着上面的图案,忽然觉得肩上多了一份责任。
她转头对沈师傅说:“沈师傅,我们回去后就开始做设计方案,先从简单的围巾和小钱包入手,用缂丝织出简约的纹样,再用苏绣绣上小朵的兰花或雏菊,既保留传统工艺的精髓,又符合现代审美。等样品做出来,我们再一起商量改进,您看行吗?”
沈师傅连连点头:“好,好,我随时等着你们的消息,要是需要面料或者工艺指导,随时来工坊找我。”
离开缂丝坊时,沈师傅特意送了两人一小块缂丝边角料,上面织着淡雅的兰草纹。
徐佳莹把边角料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像是捧着一件稀世珍宝。
坐在车里,她看着窗外掠过的江南小巷,忽然对苏木说:“以前总觉得传统工艺离我们很远,是博物馆里的展品,今天才知道,它们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需要有人去发现、去传承。以后,我们不仅要做文化IP开发,更要做老手艺的‘摆渡人’,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宝贝的美。”
苏木握着她的手:“我们一起努力,让大家都知道,江南的老手艺,从来都没有过时。”
回到姨婆家时,夕阳正将院子染成暖金色。
姨婆已经在院子里摆好了晚饭,看到两人回来,笑着问:“今天去缂丝坊怎么样?是不是大开眼界?”
徐佳莹迫不及待地拿出沈师傅送的缂丝边角料,递给姨婆:“姨婆您看,这是缂丝,比苏绣还精细,我们还和沈师傅约好合作开发文创产品,用缂丝做面料,用苏绣做点缀。”
姨婆接过边角料,仔细看着上面的兰草纹,眼中满是赞叹:“好手艺,好手艺啊!当年你外婆就说,缂丝是‘织出来的苏绣’,比苏绣还费功夫,现在能看到你们把两种手艺结合起来,她要是泉下有知,肯定会很高兴。”
苏木走进厨房,端出刚热好的乌镇酱鸭,笑着说:“今天是个好日子,咱们喝点酒庆祝一下。”
姨婆从柜子里拿出一瓶珍藏多年的绍兴黄酒,倒在三个瓷杯里。
三人坐在石桌旁,就着酱鸭、炒青菜和刚煮好的南瓜粥,一边喝酒,一边聊着未来的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