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周慧的想法
第八百零二章 周慧的想法 (第2/2页)两人躺在床上,聊到深夜,从体验店的装修风格聊到活动的策划方案,从产品的定价聊到宣传的方式,仿佛已经看到了小店开业时,游客们围在一起学做苏绣、制香的热闹场景。
窗外,月光洒在院子西侧的腊梅芽上,嫩芽已经长出了两片小小的叶子,在夜色中泛着淡淡的绿光。
石桌上的竹筛里,香丸还在静静晾干,空气中弥漫着桂花与茉莉的清香,还有客房里未合起的设计图上,彩铅勾勒的汉服线条。
这些细碎的美好,像一颗颗种子,在江南的夜色里,悄悄酝酿着属于传统工艺的新未来。
次日清晨,周慧跟着徐佳莹和苏木一起去赵姨家学制香。
看到徐佳莹熟练地削着沉香木,周慧忍不住拿起小刀尝试:“原来削沉香这么讲究,既要顺着木纹,又要控制力度,比画设计图难多了。”
赵姨笑着递过一个竹筛:“慢慢来,做任何手艺都要用心。你是做设计的,对美的感知力强,学制香肯定也快。你看,把香材想象成你设计图上的线条,每一刀都像在勾勒线条,慢慢就找到感觉了。”
周慧按照赵姨说的,把削沉香木当成在画线条,手腕渐渐稳了下来,虽然削下来的白皮还是有些参差不齐,却也有了进步。
徐佳莹则在一旁教她揉香团:“揉的时候要像揉面团一样,感受到香粉在手心的变化,太干了就加点蜂蜜,太湿了就加点榆树皮粉,找到刚刚好的湿度。”
周慧跟着徐佳莹的动作,慢慢揉着香团,脸上满是专注。
阳光透过竹林,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研钵碰撞的“笃笃”声,与远处传来的鸟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江南最温柔的晨曲。
徐佳莹看着手中的香丸,又看了看身边认真学制香的周慧,忽然觉得,这些小小的香丸里,不仅藏着香料的芬芳,更藏着传统工艺的温度。
而他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份温度传递下去,让更多人知道,老手艺从来都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能融进日常生活的、鲜活的美好。
周慧举起自己做的第一颗香丸,虽然大小不一,表面也不够光滑,却依旧笑得灿烂。
“我要把这颗香丸挂在我的设计图上,作为我学传统工艺的第一个纪念。以后我设计的每一件汉服,都要带着这份匠心,让更多人爱上江南的传统美。”
赵姨看着周慧手中的香丸,眼中满是欣慰:“第一次做能成这样已经很好了,手艺就是靠一点一点练出来的。你要是喜欢,以后常来,我把‘兰草香’‘沉香屑’的方子都教你,这些香方配汉服正合适。”
“穿兰草香的汉服适合去园林踏青,穿沉香屑的汉服适合在书房弹琴,各有各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