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剥削这个词都从龙耀华口中出来,有点严重啊
321 剥削这个词都从龙耀华口中出来,有点严重啊 (第2/2页)“领导,我明白了。我回去会告诉谢威。”
“他是聪明人,能理解。”
龙耀华没有再说其他什么,“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没有客套。
“这怕是专门来找我的。这事情,无论是李校长还是七机部的领导都不好出面,龙耀华来出面;而本来找七机部跟李瑞也能解决问题,但是龙耀华让我给谢威带话,而不是直接找他……”
于国峰苦笑着叹了口气。
回去看看谢威准备怎么处理吧。
“您跟于国峰说了?”
龙耀华上车后,在车里的李瑞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说了。你直接告诉谢威不行?非得让我来找一趟于国峰……”
龙耀华其实有些不满的。
他知道李瑞这是对谢威的爱护,也清楚李瑞出面说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可能会导致一直都被压着的矛盾彻底爆发出来。
“我这也是没办法啊。谢威这小子别看年轻,做事太有目的性了,而且在他布局没有完成之前谁都看不明白……之前我专门研究过他,在厂里那么多年,国家没有恢复高考,他又一直被厂里打压的情况下,每天都是工作、学习,从来都没有展现出比别人更强的技术实力……国家一恢复高考,他就接连拿出好几个产品,不仅拯救了厂里,也奠定了他的地位……”
李瑞也叹了一口气。
从谢威到了学校,开始冒头时,李瑞就一直盯着谢威。
要不然,他也不会给谢威铺好了一条可以在四十出头就担任哈工大校长的道路。
龙耀华没有开口。
“其实,最让人担心的是谢威到现在都不让人不知道他究竟要做什么。第一届实验班的学生就他一个人没有选专业;第二届的大部分也选了方向……跟谢柔是两个极端,谢柔从一开始就坚定地要搞导弹!”
“你可别让我去钱先生那边找他开后门!”
龙耀华直接就把李瑞还没出口的话给堵死了。
这事情,李瑞提了几次。
“梁红斌是钱先生的学生,他应该可以推荐的。”
“要是您再帮忙说说情,那不是更加板上钉钉?要不然,梁红玲那疯婆子非得让谢柔跟着她老师学数学……这不,华大佬已经开口了。”
李瑞一阵头大。
也不知道谢建国两口子怎么生的孩子,就没有一个让人省心的。
“对了,谢建国那边的问题,你提醒谢威没有?继续下去也不是个事情啊。”
龙耀华突然把话题转移到谢建国身上了。
“我最近找个时间,回去跟谢威聊聊。谢建国的操作模式跟谢威完全一样,以谢建国的能力是做不到这种程度的。而且最开始红光厂发展计划都是谢威制定……”
红光厂的发展也太快了。
快得让人担心——同样是靠着抽调兄弟单位的技术人员跟有经验的技术工快速壮大,还有哈工大的技术加成……目前不只是靠着哈工大的技术搞产品,自己也在不断地开发同类型产品,甚至利用生产哈工大数控系统的机会,往电子产品领域方面发展……
甚至,还通过价格战的手段来打击同类竞争者。
“他们的方式并没有错误,只是这个时间节点……改革开放已经是基本国策,谁都不能动摇。”
龙耀华严肃地说道。
“明白。”
李瑞就是因为明白,才请龙耀华出面的。
哈工大是试点,红光机械厂同样是试点。
两个单位快速发展本来是好事,但是却有那些不满的人在举报两家单位都是靠着吸其他单位的血才发展起来的……
李瑞回去后,越想越睡不着。
觉得这事情必须趁早告诉谢威,早知道自己在谢威找自己的时候就不跟他玩心眼儿,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就好了。
无奈之下,直接安排了接下来的工作,第二天乘上了跟于国峰等人一趟列车,不过他没有去找于国峰,而是等着于国峰回去告诉谢威后,让谢威心中有了底,自己再去找他。
“姓资姓社的问题?”
谢威没想到,刚一见面,于国峰就把他单独拉到一辆车上,甚至把开车的司机也赶下去,让谢威开车。
他把龙耀华的话,原封不动地给谢威说了。
谢威第一反应就是这。
“跟这个没关系吧?我觉得领导说得对,咱们挖人太多又不放人出去,配套这块确实跟不上。”
于国峰没想到谢威会想那么远。
“咱们不是提出了更广泛的合作?这些你没说?”
谢威虚眯着眼,扭头看了一眼于国峰。
“没有,领导根本就没让我开口。整个过程我都是听着。”
于国峰苦笑了一下,旋即严肃地对谢威说道,“跟我们合作的单位,优秀的人,你不会让他们加入我们项目吗?”
“肯定要加入我们的项目啊!优秀人才,才能让项目发展更快。呃……”
说到最后,谢威瞬间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旋即苦笑了起来:“我明白了。”
于国峰没有问他明白什么了,只是在旁边默默地等着谢威开口。
“虽然我们合作是为了加快项目进度,培养更多人才,但是在合作过程中,我们肯定要挖人参与到更核心的项目中去的……外人看来,我们是利用项目为诱饵……”
“现在配套制约了我们所有的项目。学校也不可能无休止地增加各种项目。”
于国峰提醒谢威。
见谢威没吭声,他才继续说道:
“就像我们的计算机,现在启动GPU的研发后,会对CPU项目造成影响,为了保证两个项目同时推进,我们就需要更多人……而这些人……”
“唉~”
谢威叹了口气。
他何尝不知道?
挖人,尤其是挖各大科研所的核心骨干,一些大学的骨干教授,会导致什么后果,他不是不清楚。
“说到底,还是我太急切了。这样吧,回去咱们跟学校讨论一下,如果能抽调一部分明年的毕业生不影响进度,放一部分吧。”
“只是放部分学生,可能不够。”
“项目怎么办?”
谢威有些不乐意了。
到了学校的教授跟技术骨干,是不可能还给原单位的。
“帮合作方培养人才,不只是他们的技术骨干参与,让他们的普通技术人员跟优秀青年也参与进来……另外,把一些非核心的技术项目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