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甘向苦中来,马钰
第四百零六章 甘向苦中来,马钰 (第2/2页)王重阳笑道:“你且所为便是。”
猪八戒依照其言所办。
……
静室之中,马从义心神宁静,他似有所感,忽是睁开眼睛,望向他门前,今日一餐已是送来。
马从义接过餐食,有些奇怪,他仔细翻了翻,竟不如从前一半,此教他十分不解,真当他有心敲门问话,忽见他平日用来排泄的那些个马子悉数倾倒,污秽物流了一地,浓浓的味道让他忍受不住。
他敲门欲要出去,但却未有回应。
马从义无法忍受这些污秽物,更无法在这种环境用得餐食。
然任由马从义如何厌弃,皆无法有变,他低头张望门首,见其未有任何封闭,只要他轻轻一推,便能出去,他本要推门出去,可他转念一想,若他出去,修道之术便是全无,此教如何能接受。
马从义只能选择忍受这等气息。
如此忍受时日有五,距离百日闭关只剩二日。
马从义实在是无法忍受,这些污秽物的气息,让他作呕,他无法接受与这些污秽物待在一起,而且每日只得半餐,还要在这些污秽物旁进食,他毫无胃口。
马从义饥饿难耐,更受不得这等气味,他的心没有一刻的安宁的,同时他更是十分生怒,不明白王重阳为何要如此戏耍于他。
马从义终是忍不住,他推开门首,走了出去,入目便见王重阳站在他门后。
王重阳笑意盈盈的张望马从义。
马从义怒由心生,恼怒的将一张木案掀翻,说道:“我本甘中之人,为何要受这等非人之苦?你究竟想要做什么!”
王重阳仍是面容带笑,说道:“何为甘,何为苦?”
马从义说道:“我本富贵之人,自为甘也。如今这等非人之灾,自是苦也。”
王重阳笑道:“芸芸众生尽入苦海,修道修行,从不为甚法术,而为脱离,你可知苦海方为真苦,你所言之甘,乃是蚀骨之甘,教你堕入苦海无边之甘。你有修道之心,我自当助你脱离苦海,但你始终念念不忘你的富贵,教我如何能助你一功?你既忘不掉富贵,你请回去,做你的富家翁,百年之后,我定去你墓前祭祀,千年之后,我回首会帮你一观,你家族可还有后人。”
马从义听其一言,震耳欲聋,如五雷轰顶,教他恍然大悟,心中竟霎时安宁,他深深朝王重阳一拜,说道:“先生,我明矣。今辜负先生所期望,如此走出,教先生失望!”
说罢。
马从义转身走入污秽的静室之中,紧闭房门,不再多言。
王重阳笑着点了点头,未再多言。
如此二日之后,马从义闭关百日已至。
马从义自满是污秽的静室而出,面色平静,不受污秽之气侵扰,走到王重阳身前跪伏在地,说道:“先生,请收我为弟子。”
王重阳盘坐蒲团,笑道:“你今时可明?”
马从义答道:“悉数明矣。此间正是‘甘向苦中来’,此甘乃脱离苦海之甘,此苦乃人世间万般之苦,受得苦之磨砺,方能脱离,而得真甘。”
王重阳笑着点头,说道:“如此,你可愿拜我为师?”
马从义叩首说道:“我愿拜先生为师,自此人间情爱,钱财皆与我再无瓜葛,马从义已死,请先生为我取得新生之名。”
王重阳沉吟少许,说道:“我为你取一字,是为‘钰’,你觉如何?金者乃坚固不坏,不朽也。玉者,乃高洁纯净,不染也。若为钰名,表字可为玄宝。”
马从义再是叩首,说道:“自今日始,我当为马钰,马玄宝!我愿跟随师父身边修行!”
王重阳笑着应允。
二人正是谈说之间,猪八戒忽是走来,说道:“正微,你这徒儿的妻子欲前来相见。”
王重阳望向马钰。
马钰摇头说道:“不必相见,尘缘已尽。”
王重阳即使猪八戒转达马钰意思。
马钰见着猪八戒离去,忽是问道:“师父,我这般所为,你可会觉着,我乃无情无义之人?”
王重阳闻听,摇头说道:“所谓情爱,从来便非是美好之处,其于修行而言,乃牢笼,我如何会言说你乃无情无义之人?”
马钰说道:“昔年我不怎明得,今时得师父所指点,方才明白,此等于真修行而言,乃枷杻也,正是个‘儿女金枷,爱情玉杻’。”
王重阳问道:“你与孙富春相恋多少年数?”
马钰答道:“十载。”
王重阳转身面向孙悟空所在的静室,说道:“请师叔助我一功。”
孙悟空自静室而出,不曾理会马钰惊讶的声色,问道:“师侄且言。”
王重阳拜礼说道:“请师叔取生梨十颗,交与孙富春,并将此纸一同交给他。”
他取一纸,写下一言,是以‘嚼碎冰霜毒,心开运神丹。十年相恋,一夕分离。成真去也,跳出凡笼。’
王重阳写完,将之交给孙悟空。
孙悟空笑道:“此事易也。”
说罢。
孙悟空轻轻一纵,身形便是跳出全真庵外,教马钰瞠目结舌。
……
却说孙富春得猪八戒所说,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只得归来家中,暴跳如雷,不明猪八戒所言,到底为何,他与马从义相爱十年,怎会如此。
孙富春后悔不已,他不该教马从义去修道,更不该喜道,若是那般,便无有这般多事。
正当他十分生怒,思量对策之时,有家丁来报,全真庵处送来些东西。
孙富春当即转头张望,教人送上来,欲要见上一见,乃是些甚东西。
下人不消多时,即取十颗生梨与一封纸书而来。
孙富春见之,怒而将生梨砸在地上,说道:“梨乃离也。其乃何意?教我与夫君分离,再不相见,恩爱尽绝!此妖道,我饶不了他!”
他见着那张纸书,未有半点打开的心思,他满心皆是对王重阳的怨恨与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