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收徒七子,重阳将归
第四百零七章 收徒七子,重阳将归 (第2/2页)孙富春叩首,说道:“弟子自今日起,当为孙不二,愿承师父之志,道心不二!”
王重阳笑着点头。
全真庵静室之中,孙悟空与猪八戒皆是笑着张望王重阳。
孙悟空说道:“此方正微必然功成,此二人尘缘已了,再过些时日,待尘缘悉数而绝,便是归家之机。”
猪八戒嚷嚷道:“哥啊,正微将尘缘悉数了绝,但其亦是收得徒弟,与人间再起尘缘,此处尘缘了,那处尘缘起,如何能归家?”
孙悟空摇头说道:“呆子,此便是你无知,正微此处确有尘缘而起,然则此处尘缘甚易破之,不必忧心。”
猪八戒不解其意,问道:“此处尘缘甚易破之?此怎个言说,请猴哥与老猪解答,好教老猪安心。”
孙悟空说道:“你这呆子,却是糊涂,此有何不解之处,此处收徒,那处但假死脱身,尘缘便了,到底只有数人。”
猪八戒闻听,方才恍然大悟,说道:“若是如此言说,正微归家却是不远。”
孙悟空说道:“且好生护持,如今事将功毕,最忌大意。”
猪八戒应答。
……
光阴迅速,不觉一载馀而去。
此一载馀间,马钰与孙不二一直在追随于王重阳修行,听王重阳讲说道义经文。
除此二人之外,王重阳还陆陆续续外出,收得五人为弟子,分别是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等五人。
王重阳在教导七人一载馀后,有心传道于外,便准备带七人离去,然七人之中,有三人皆因有事而不能追随,其中孙不二因俗世尚未完全脱离,需要留下巩固根基,再是给那些下人准备个后路,其馀二人亦有要事。
故而王重阳准备带四人西行而去,此四人乃是马钰,丘处机,刘处玄,谭处端。
孙悟空与猪八戒二人自是在身旁护法同行。
一日,一众在全真庵外,正是要出发。
孙不二送来许多马匹与财物,干粮,乃至于侍奉的仆人,欲要将之交与王重阳。
王重阳摇头说道:“不必取这些东西,既为修行,便不可有这等便利,不二,此等财物,你当少用之。”
孙不二褪去昔年浮躁,平静不已,面朝王重阳拜礼,说道:“是,师父。待徒儿将诸多事了,便西行追随师父。”
王重阳对此,不置可否。
一众遂是前行,往洛阳方向而去,欲要在洛阳传道,而后返回终南山。
这般行走,时日有二月馀,途径一城中,王重阳与四位弟子歇息,他遂是走出室外,与孙悟空,猪八戒相谈。
三者于室外谈说。
王重阳朝二人拜礼,说道:“师叔,道兄。今时弟子身中尘缘已尽,此七人乃与弟子有缘法者,今时已了,弟子自可归家。”
孙悟空微微一笑,问道:“正微,今时你自可归家,但此处尘缘已了,你与人间尘缘尚未了,你觉当是如何已了?”
王重阳笑道:“师叔,我闻昔年李太白醉酒捞月而亡,太白金星即是归位,你觉如何?”
孙悟空笑着点头,说道:“太白金星那老倌儿,昔年乃是真灵归位,故身亡亦可,你欲修得金丹道,此身尚是有用,故你不可那般轻易亡去。”
王重阳说道:“师叔,弟子自知,故请师叔相助,弟子自知师叔有莫大神通。”
孙悟空喜不自胜,说道:“你知老孙有大神通,老孙自当要助你,你且将你的法子与老孙言说。”
王重阳沉吟少许,说道:“师叔,弟子欲要在终南山坐化,师叔可有法子?”
孙悟空笑道:“此法甚易,老孙自会与你一口仙气,教你生机可自掌,待你坐化后,老孙有毫毛一根,可化作你模样,教你那些弟子等安心。”
王重阳拜礼说道:“弟子拜谢师叔相助。”
孙悟空不再多说,只是朝王重阳轻轻吹了口气。
王重阳只觉微风拂面,忽是有感,他可掌身中之生机,即可变作幼年模样,亦可作老年之模样,生老病死,似悉数全掌于他手。
王重阳十分惊讶,说道:“师叔,你的神通,较昔年我转生之前,大有不同,今时果真了得。”
孙悟空微微一笑,说道:“我得大师兄讲说道义,自知天地数,怎会没有长进?若教老孙逆乱天地数,老孙自是不行,若是教你一人可变,那却是甚易。”
猪八戒却不知孙悟空有这般本事,说道:“哥啊,若如你所说,你如今有渡一人的本事,无有渡众生的本事,可是如此。”
孙悟空答道:“渡一人的本事,老孙自是有的。”
猪八戒说道:“昔年老爷亦是有渡一人的本事,你如今修为岂非离大法力不远?”
孙悟空摆手说道:“呆子,莫要胡言,老孙差之甚远,老孙能渡一人,须是那人愿自渡,老孙可与些许良机,若是那人不愿渡,老孙纵有架海的气力,亦难将之托举离苦海。”
猪八戒若有所思,应声不再言说。
孙悟空说道:“师侄,你可全力施为,老孙与这呆子,会在暗处护持于你,不必忧心。”
王重阳说道:“有劳师叔,道兄。”
孙悟空与猪八戒二人不再多言,驾云至半空,不欲继续留下,他二人皆知王重阳将会脱身而去。
王重阳遂朝室内走去。
翌日天晓,马钰等四人走出,不见猪八戒与孙悟空,正欲相问。
王重阳说道:“二位护法皆有事离去,不可归来,此后之路,我等而行便是。”
马钰等四人虽是不太明白,但皆是拜礼,说道:“是,师父。”
王重阳说道:“我等且上路,往洛阳而去,一路之上,可尽心传道,我已苍老,此道往后皆须依靠你等。”
马钰等四人皆是说道:“师父法力高深,定能位列仙班,怎会苍老。”
王重阳笑了笑,对此未有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