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李世民假死?那朕就威服四海了! > 第912章 圣人为何如此啊

第912章 圣人为何如此啊

第912章 圣人为何如此啊 (第2/2页)

“将军!”帐内将官们惊呼着扑过去,大帐里顿时一片混乱。
  
  边令诚往后退了两步,看着倒在地上的哥舒翰,脸上没什么表情,只对身边的小宦官撇了撇嘴:“真是不经吓。”
  
  “咱家还没说什么呢,就倒了?”
  
  他整理了一下衣襟,“行了,旨意传到了,咱家还得回长安复命。”
  
  “告诉你们将军,三日内要是见不到兵出潼关,咱家可就只能如实回禀圣人了。”
  
  说罢,他头也不回地带着人出了大帐,披风扫过帐门时,还故意带起一阵风。
  
  哥舒翰醒来时,已是深夜。帐内只点着一盏油灯,昏黄的光线下,副将王思礼正守在床边,见他睁眼,连忙凑上前:“将军,您可醒了!大夫说您是急火攻心,旧病复发,得好好歇着。”
  
  哥舒翰挣扎着想坐起来,却被王思礼按住。
  
  “别管我,”他声音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笔墨……快拿笔墨来!”
  
  王思礼知道他要做什么,连忙让人备好纸笔,又扶着他靠在枕上。
  
  哥舒翰接过笔,手腕抖得几乎握不住,墨滴落在纸上,晕开一小团黑痕。
  
  “圣人……”他咬着牙,一笔一划地写着,“臣哥舒翰叩奏圣人:臣闻旨惊惧,非为怯战,实为江山社稷担忧。”
  
  “安禄山逆贼虽猖獗,然其屯兵潼关数月,粮草渐竭,部众已有离散之心。”
  
  “臣据险而守,正可待其自溃。”
  
  “若三日内强行出兵,关外平原开阔,利于贼骑驰骋,我军多为步兵,恐难抵敌。”
  
  “此乃安禄山诱我出战之计,圣人万不可中其奸谋!”
  
  写到这里,他忽然一阵剧咳,王思礼连忙递上帕子,劝道:“将军,您歇会儿再写吧。”
  
  哥舒翰摆了摆手,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眼神却愈发坚定:“臣自知年迈体衰,中风之后,手足不便,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
  
  “然臣镇守潼关一日,便断不会让叛军前进一步。”
  
  “若圣人信臣,臣愿以残躯赌此一局,只需再守一月,必能献上安禄山首级。”
  
  “若强令出兵,恐非独臣身死,潼关必破,长安危矣!”
  
  他写得极快,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与时间赛跑。
  
  “臣戎马一生,从未负过圣人,负过大唐。”
  
  “今泣血叩请圣人,收回成命,再待良机。”
  
  “若圣人执意催战,臣……臣唯有死战,以谢圣人隆恩,以谢大唐百姓!”
  
  最后一个字落下,他手中的笔“啪”地掉在地上。
  
  他望着那封染了血的奏折,忽然老泪纵横。
  
  他想起开元年间,自己随圣人在华清宫狩猎,那时的圣人何等英明神武,可如今……
  
  “王将军,”哥舒翰抓住王思礼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这封奏折,你亲自送去长安。记住,一定要亲手交到圣人手里,告诉圣人,臣哥舒翰就算死,也要死在潼关的城墙上,绝不会让叛军越过一步!”
  
  王思礼捧着奏折,眼眶通红,重重叩了个头:“末将遵命!将军放心,末将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一定把话带到!”
  
  王思礼连夜带着亲兵出发时,边令诚正在潼关驿馆里烤着火,喝着从长安带来的贡酒。
  
  小宦官进来禀报,说哥舒翰醒了,还写了奏折让王思礼送往长安。
  
  边令诚呷了口酒,冷笑一声:“写奏折?他以为写封奏折就能改变圣人的主意?晚了。”
  
  他放下酒杯,对小宦官道,“你去告诉驿站的人,给王思礼备最快的马,最好的干粮,让他能尽快到长安。”
  
  小宦官有些不解:“公公,这要是让圣人看到奏折,万一……”
  
  “万一什么?”边令诚瞥了他一眼,“圣人现在最恨的就是有人违抗旨意。哥舒翰越是哭着喊着不出兵,圣人就越觉得他有问题。”
  
  “再说了,咱家早就让人把京城里那些‘闲话’报给圣人了,你以为圣人真的是因为叛军才催战的?”
  
  他嘿嘿一笑,眼里满是算计,“等王思礼把奏折送到,咱家的人也该在圣人面前把话说透了。”
  
  “到时候,哥舒翰不出兵是死,出兵……也是死。”
  
  驿馆外的风雪更大了,像是要把整个潼关吞没。
  
  而此刻的潼关守将大帐里,哥舒翰正望着墙上的地图,一夜之间,他的头发似乎又白了许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