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八十七 被堵上的财政黑洞
三百八十七 被堵上的财政黑洞 (第1/2页)袁树在太学进行了三次讲学,每一次观看者都不少于一万人,三次讲学之后,就出现了数以百计的太学生成群结队来到雒阳城内向袁树请愿,想要追随他学习心学。
很显然,知行学府对太学的虹吸效应进一步增强了。
关键有想法的群体也不单单是太学生们。
有文化知识底蕴的人当然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接触袁树,而没有文化底蕴的人就只能从另一个角度来接触袁树。
军事。
我不识字,但是我能打,我身体好,个子大,会打架。
所以想要追随袁树建功立业。
只能说任何时候都不缺乏想要建功立业的人,不过对于这些人,袁树也有自己的筛选机制,他已经将人才录用机制建立起来,后续基本上就不会有超脱这个机制的存在。
就算有,那也是极个别情况,如同过去那般短时间内大量吸纳新成员的情况是不会再出现了。
至于有不少人尝试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入袁树还没有正式组建的车骑将军府这件事情,袁树也是明白的回绝了。
他是一个大团体的领袖,有好东西,当然要给自己人。
至于外人想要得到……
也很好办啊。
想办法,成为我的自己人。
要么进入知行学府,要么加入天雄军,或者你真的特别牛逼,有超强的才能和超硬的背景,这三条路,你自己选。
剩下来在雒阳的时间并不多,除了留给朋友和属下之外,袁树还是把绝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家人,特别是自己的五个孩子。
孩子的成长速度总是很快的,上一次见到他们还是襁褓里的小婴儿,这一次已经是在地上到处跑的地老鼠了,一个个身上有点奶香的小奶球看得袁树心花怒放、喜不自胜。
也不知道是不是运气好,他不在的这些年里,孩子们除了偶尔有些小感冒之外,并没有大的问题出现,一直都挺健康,这一点在这个瘟疫横行的时代里来说,实在是很幸运。
除了孩子们,五名妻妾也急切的需要袁树对她们的安抚,并且因为情况的转变,她们强烈要求跟随袁树一起北上,不想独自留在雒阳了。
实在是思念的紧。
而且她们还表示她们就像是娇花,没有袁树的安抚和灌溉,她们总觉得自己枯萎的很快……
对此,袁树也很抱歉,之前沉醉于建功立业,确实忽视了妻妾们的情感需求,于是这一次他决定顺应妻妾们的需求,离开雒阳的时候把家人一起带去北边。
袁树也是做了一番考虑。
眼下最大的敌人已经被消灭,整个北疆已经没有能和天雄军正面对抗的强大对手,剩下的都是些不成器的小卡拉米,或许能掀起一些波澜,但是绝对无法改变大局。
如果有人想搞事情,天雄军三万骑兵两万步军绝对不是好欺负的。
而且此番兼管幽州,袁树还打算在幽州也征兵,征召一些勇士参军,扩充天雄军的兵马,增强实力,这样一来,他和家人的安全就能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了。
在雒阳期间,袁树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从袁逢这边进一步得到了一些财政层面的支持,让汉帝国的财政进一步向天雄军倾斜,为之后天雄军的扩编打下了基础。
而对于这件事情,袁逢其实有些惊讶。
因为袁逢在审阅了天雄军开支明细计册之后,发现天雄军和其他汉军部队的支出消耗比起来有明显的差距,同样规模的军队,天雄军需要的军费往往只是其与汉军的二分之一乃至于三分之一。
特别是骑兵层面,一些驻防骑兵大营的骑兵所耗军费甚至能降低到四分之一的额度,这个数字着实令袁逢手底下整个账目团队都觉得不可思议。
对于军队里军费消耗的那些弯弯绕,大家伙儿多少都是明白的,有些人干脆就是军队里账房出身,对军队里头做账的方式门儿清,但是天雄军这种情况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要说治军严谨、为官清廉,以前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将军,那消耗自然是少一些,但是普遍消耗减少一半以上的情况,上上下下皆是如此,那可就真是从未见过了。
一份钱能花出两份甚至三份的效果,这让素来心疼军费支出的袁逢也不是那么心疼给天雄军支出军费了。
袁逢还在私下里询问过袁树是如何治军的,怎么就能把军费给压低到这个地步,袁树则表示这些事情只要想做,大家都能做,就怕有人自己不想做,还不让其他人做。
反正他是不怕的。
在并州,不让他精简军费支出的人都被他干掉了,无论是军队内部还是军队外部,想要在军费上做手脚、中饱私囊的,只要查到,都没有好下场。
更关键的是,袁树在并州大搞良庄建设和交通建设,就能把转运消耗和采购粮食的消耗大大降低,自产自销,转运起来还方便快捷,想乱花钱都没地儿花。
袁树趁机向袁逢表示,给他点时间,他能把幽州也打造成这种超节能模式,把幽州军费也给控制住。
要是还想进一步降低,那就把凉州也交给他来管理,给他一点时间,凉州也能进入超节能模式。
把东汉帝国的财政拖入深渊无法自拔的幽并凉三州,在袁树手里,都能给它起死回生、进入超节能模式,让汉帝国的财政脱离深渊,得以喘息。
说实话,这让对帝国财政问题忧心忡忡、头疼不已的袁逢狠狠的心动了。
自他就任司空、掌控帝国实权以来,就对帝国糟糕的财政情况感到十分的困扰,他当然知道问题的症结在什么地方,但是不得不说,他袁氏家族也是问题的症结之一,他怎么能对自己下手解决问题呢?
而且就算他下的去手,除却袁氏之外,那么多大族豪族又怎么能容忍他下手呢?
帝国税收问题在袁逢看来已经到了一个积重难返的地步,只是因为帝国武力强横,更见宦官集团的覆灭造成大量资源的释放,让帝国财政得以喘息。
但是这几年以来,这个喘息之机也渐渐消耗完毕,宦官留下来的资源已经被分割殆尽,要是找不到新的增长点,就必须要采用节流的方式来稳定财政。
否则财政迟早要爆炸。
但是节流,该怎么节流?
节谁的流?
这让袁逢苦恼不已。
而此时此刻,袁树提出的幽并凉三州超节能计划让他看到了一丝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幽并凉三州税收少、支出多,本来就是财政黑洞,朝廷几次都对这三个州表示失望,可谁能想到袁树北上之后,三年多的功夫,愣是把并州带入了超节能模式。
三大财政黑洞之一,居然给堵上了!
而且根据这几年的财务报表来看,并州财政隐隐约约有了扭亏为盈的迹象。
要是这三个州都能实现超节能计划,那汉帝国财政问题绝对能得到极大的缓和。
袁树在政治层面的能耐袁逢也算是有所了解了,不仅是并州问题,他在中原各州设立的那些良庄在这些年里陆陆续续的建成投产,然后,渐渐的有了产出。
根据财务报表显示,凡是有良庄在的郡县,或者是有一心会员就任官职的郡县,在这几年中的财政问题总是在不同程度得到了缓和。
要是同时具备良庄和一心会官员这双重buff,那该地的财政问题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会明显出现高于周边地区和本地区往年的税收数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