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377章:太初元年(二合一)

第377章:太初元年(二合一)

第377章:太初元年(二合一) (第1/2页)

“齐国这时候想反攻大陆?”
  
  当何博来到东瀛的时候,听到分身告诉自己的东西,不由得一愣。
  
  然后他叹息起来,“也好!”
  
  “齐鲁之地,东望王师已久!”
  
  “就等着田齐如闪电般归来呢!”
  
  咸鱼翻着肚皮白了他一下,“你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汉朝明明已经有水师了,你还想看齐国划船去跟他们争!”
  
  由于诸夏的分支延伸到了海外,
  
  南海过来的吴国,也时常夸赞海外的风土——
  
  虽然海外存在瘴气、蚊虫、疫病、风浪等等问题,
  
  但其地水热土壤,的确是不缺的。
  
  比起夏国那边的水热极端,海外群岛要显得均衡许多。
  
  刘勤这个君主带头懒惰犯蠢,数年之中,连作秀的“亲耕”都不曾有过,却凭借那样的肥沃水土,国中连连丰收,没有发生过饥饿之事。
  
  吴国百姓若是饿了,去摘取一些野生的蔬果,也可以充饥一段时间。
  
  是以这样的情况,
  
  不仅引得东瀛齐国嫉妒,也让大汉的贵人们生出了不少兴趣。
  
  众所周知,
  
  沃土会勾引诸夏的君子,而君子们也向来谦虚温和,不会拒绝如此好意。
  
  所以在对海外生出些许好奇后,一向想干嘛就干嘛的皇帝便大手一挥,筹备起了派人出海的事情来。
  
  水师扬帆,直取海东卫国一事,也不过是在远航之前的实验罢了。
  
  若连邻近的海东都到达不了,何况开船去更远的东海、南海,乃至于西洋呢?
  
  而在两年前,
  
  吴国有消息传来,说是在吕宋岛上发现了金矿,这更让君子们热血沸腾起来,锯木造船的锯子都快磨出火花了。
  
  齐国这边,
  
  在航海一事上,虽较大汉有更多经验,但终究受限于地少民贫,无法持久。
  
  被下海的中原同胞超过,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前几代齐王,还有如今留学归来的遣汉使们,都认为不宜跟中原竞争,与之交好,互通有无,才最为重要。
  
  开战虽能一时爽,
  
  后面真的是要出一大堆烂摊子的啊!
  
  “无妨!”
  
  “即便战败了,海东距离东瀛也并不遥远,身体强壮一些,抱着个木板浮水返回,也是可以的嘛!”
  
  的确想看热闹的何博哈哈一笑,抓起一把田螺,跟着分身一块磕了起来。
  
  等嗑完了东瀛的螺狮,再嚼吧两条赶海时收获的小鱿鱼,
  
  何博又忍不住飘飘然的说,“难怪历代海洋霸主都喜欢嘬鱿鱼,这玩意儿比起河里的田螺,的确更有滋味!”
  
  “东瀛这边有些人喜欢吃生的。”咸鱼也嗦着鱿鱼仔,随口回道。
  
  食之生冷,
  
  这是古已有之的事情,沿海之民多爱之。
  
  齐人在祖地的时候,就喜欢穿着紫色的华服,吃着从海里捕捞上的新鲜鱼蟹虾贝,或蒸或脍,笑意吟吟的观看美人舞蹈。
  
  等到齐人东渡,宗庙迁移以后,也将这个习惯带来了这边。
  
  毕竟因地因情,嘬两口海鲜很正常。
  
  但生冷之物,吃多了总归是不好的,
  
  所以也有人不爱如此吃法,宁愿辛苦一些,去山林中捡一些柴火,架起一口陶锅,给肚子一顿暖呼呼的汤水。
  
  当年的田仲舟,如今的吕鹏,便是后者。
  
  “我听说,现在这位宠幸倭人的齐王,很喜欢吃鱼脍?”何博突然问道。
  
  “是的。”咸鱼说,“每天都要吃呢,就没见他停过。”
  
  “那以后可就有说法喽。”何博听了,便咋舌起来。
  
  按照东瀛此时的条件,以及齐王豪迈的吃法,想来其体内,也有一片“勃勃生机”了。
  
  “那群倭人的好日子不会长久了。”
  
  倭人,
  
  在齐国的治下,原本是归于蛮夷、奴隶之属的。
  
  即便有少数聪慧温顺者得到了教化,改头换面成为了齐人,也不足以登上朝堂,列为公卿。
  
  但因为前任齐王在时,不断打压自己那被宠坏了,以至于生出不轨之心的幼弟,使其手下无法收拢足够的将士和官员,
  
  后者怀着一肚子气,转身就以“蓄奴”的名义,招募了许多倭人,并凭借其力,篡夺了王位,这才让倭人有了横行的姿态。
  
  齐国上下对此,都有着强烈的不满,耻于跟这群生性鄙贱的蛮夷矮子同居一室。
  
  偏偏齐王被这些倭奴伺候的很是舒心,对他们十分信任,时常为了他们,而去责罚齐人,还喜欢夺取百姓的土地,赏赐给自己的奴仆。
  
  可以说,
  
  齐王上位的这几年,上下都被他得罪得差不多了。
  
  听信异族的谗言,不亲近贤能的臣子,苛待治下的百姓……
  
  他怎么会不被人推翻呢?
  
  “你说,吕鹏有重兴姜齐的可能吗?”
  
  吕鹏,
  
  是姜齐公族的后代。
  
  因为太公尚在受封齐国之前,本就拥有传承自祖先的姓氏,所以称姜称吕乃至于称齐,都是可以的。
  
  姜齐覆灭后,
  
  许多原本的公族,将自己改为“吕”氏,在民间繁衍生存下来,到了东瀛仍旧有些不少的血脉流传。
  
  “我看他在众人之中,很有声名啊!”
  
  吕鹏在长安留学时,便是东瀛遣汉使中的执牛耳者,
  
  归国为官,也十分受先齐王的认可和倚重。
  
  他辅佐先王进行了一定的制度革新,也在地方上主持修建了不少水利,是朝野闻名的贤臣,也让厌恶他的齐王无法下令处死他。
  
  “这个谁能知道呢?”
  
  “姜齐和田齐要再这么换着来一次,以后怕不是要变成量子纠缠状态,在东瀛弄半个万世一系出来!”
  
  咸鱼吐出一口螺壳,阿巴着自己嘴说道。
  
  何博无所谓的说,“只要巩固祖宗根本,别被那些天生邪恶的倭人带坏了就好。”
  
  “……其他地方的情况,如今怎么样呢?”
  
  在说完了齐国的事情后,咸鱼难得主动的发问,想要了解现今“诸夏世界”的模样。
  
  何博告诉他,“南洋那边从上到下,都是群混吃等死的,要不是有神奇海螺天天鞭策,姬周吴指不定就要在刘汉吴的身上复苏了!”
  
  去年冬天的时候,
  
  吕宋那边的进度终于刷满了,何博得以去南洋一趟,见到了被自己抛弃许多年的可怜分身。
  
  当时的黄河河伯手捧着神奇海螺,询问他吴国的情况,然后很悲伤的得知:
  
  由于吴国的建立者,本身就是一群败犬,其开国之君更没有做一个好榜样,因此根本没有秦夏齐等同胞之国的心气志向,只想蜗居在吕宋岛上过潇洒畅快的日子。
  
  什么祖宗根本?
  
  什么诸夏同心?
  
  吴国才懒得管呢!
  
  自己爽才是最重要的!
  
  甚至,吴国人还用吴太伯的事例,来为自己这般行迹寻找法理——
  
  吴太伯,
  
  是周文王的伯父,周太王的嫡长子。
  
  因为三弟的才能比自己卓著,更生了一个姬周的“好圣孙”,
  
  于是太伯不愿让父亲太王为选择谁作为继承人而忧虑,自己带着二弟仲雍远走东南,于南蛮百越之地,建立起了吴国。
  
  为了更好的巩固统治,融入当地,太伯带头断发文身,才有了周时吴国数百年的基业。
  
  而巧合的是,
  
  姬周吴立国于水深火热之地,
  
  我大汉吴国也立国于水深火热之地;
  
  姬周吴是远奔千里建立的,
  
  我大汉吴国也是远奔千里建立的;
  
  姬周吴立国很久后,才回到中原认祖归宗,
  
  我大汉吴国也是立国很久后,才回到中原认祖归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