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苏武
第396章:苏武 (第2/2页)“那罗马这个国家,以后会成为泰西雄国吗?”
“它现在已经是喽!”
“可罗马人又没打过秦人!”
苏武用正统的诸夏思维指出,“要称雄一方,起码要能御敌于外吧?”
“而且从西海那边算起,一路向西,多是人烟稀少之地,听说那里的蛮夷连匈奴人都比不上……我不知道征服那些地方的罗马国,到底能有多强大。”
何博坦荡的说道,“这也算不上罗马的问题。”
“是诸夏的强度有点超出了。”
诸夏这地方,自古以来就很可怕。
倔犟的孩子暴躁的妈,
哪里是生活在地中海这大澡盆子里的海上之民能比较的?
“而且人又不是傻的……受了磨砺,吸取经验,指不定以后就能变得更强大呢?”
苏武想了想,于是说道,“那没事了。”
反正罗马在泰西,进化了也不可能骚扰到大汉。
至于老秦人?
他们吃亏是自己应得的!
“那夏人呢?”苏武又问起来。
立足海外的齐国、吴国,注定没办法跟大汉比较。
苏武更加关注秦夏这两个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诸夏分支。
而且他在年轻的时候,也经常跑到使馆那边,帮助秦夏使者一块编修《大典》,向他们讨教作为使臣,出使四方的事情——
当时,
秦夏使者还好奇的询问他,是不是对域外好奇,有意拿着大汉的节仗,效仿张骞这位前辈,去域外传播大汉的声名?
结果苏武很坦荡的告诉他们,“我的确有出使的想法,不过却是希望去往匈奴。”
他的父亲苏建因为跟匈奴作战却失期的事,被废为了庶民。
虽然后面得到起复,成为代郡郡守,但也为了防备匈奴日夜操劳,从而累死在了任上。
这让苏武跟匈奴结下了很大的“缘分”。
他曾想着从军为将,率领士卒去攻打匈奴,既为国家出力,也解决私人的怨仇。
结果在漠北之战后,匈奴王庭北迁,曾经强横的引弓之民也哭着跟单于跑路了,
这使得大汉边疆的压力大大减轻,策略逐渐从外攻转向内守,自然也不需要苏武“投笔从戎”。
好在,
想要对付匈奴,除了出兵,还可以出使!
苏武可是读过张骞那本札记的!
出使的时候,
大家情绪激动一点,不小心手滑的抽刀相对,造成了人员伤亡……
这不是很正常吗?
可惜的是,
当苏武打算效仿张骞在西域的所作所为,在单于的大帐中复刻一把汉使经典操作时,却不甚翻车,将自己翻到了瀚海这边放羊了十多年。
他被寒风吹得苍老,曾经的棱角也逐渐被磨平,性格变得沉默平静起来。
但他一直没有放下那根作为汉使的节杖。
好在当时的何博已经炼化了狼居胥山,可以沿着这座位于漠北的雄伟高山所流淌出的涓涓细流,到处乱润。
随后,
他就润到了瀚海这边。
何博自然是不敢脚滑到深邃无比的瀚海之中的。
于是他就在附近徘徊,对着瀚海还有周边的景物感慨“海啊你全是水”,“马啊你四条腿”……
而当时的苏武,正好带着自己的匈奴妻子来到这边放牧,
他听到了熟悉的诸夏雅言,便闻声而至,跟何博碰了面。
在得知何博的身份后,苏武也没有直接请求他将自己救回中原。
“我没能完成陛下交给我的使命,又遭到了匈奴人的羞辱,哪来的颜面,再向鬼神请求恩赐,让您帮我出逃呢?”苏武豁达的说道。
他只是请求鬼神能够偶尔出现在自己面前,转述远方发生的事情,让自己不至于在这瀚海荒凉之处,忍受无边的寂寞和苦寒。
何博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凭借跟本体的联系,跟他说起了此时诸夏大世界的各种动向。
“夏国现在的情况啊……”
当听到苏武询问起这个诸夏在域外的第一个分支时,何博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帮苏武搓羊毛线的手也停了下来。
“我觉得不是很好。”
“也许过个几十年,它就要混乱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