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可以建交了
第四百六十三章 可以建交了 (第1/2页)啊什尔对她特别的好,给她的薪水超出了平常当红演员的水平,就是为了要留住她。
歌剧院火起来了,他们的家族也重视了阿什尔,阿什尔看杰西卡不答应他的求爱,也在加紧爱情攻势,除了给她丰厚的报酬,趁她在歌剧院演出,还让她多培养徒弟。
毕竟杰西卡不是西环国人,如果自己求爱无果,杰西卡又忽然离去了怎么办?
杰西卡听亲王说要让她探路,也是欣然接受的,接过了信件和收发报机,踏上了回程。
西普安现在还在忙乎他的庄园,没有心思管这些,他的侄子也不关心西环国的事情,在这里就是人生地不熟。这个国家没有什么好的,除了吃海鱼方便,其他都不行。
他一看杰西卡让他一起回大德国,也就同意了。
毕竟他的家人都在大德国,那个小区住的很舒服,一家六口人六亩地,地里出产的海水稻足够一家人的吃穿用度。
在大德国已经很好了,虽然在大德国属于外族人,但有女皇陛下看重谁也不敢欺负。现在的族人也慢慢的也融入大德国了,他也有了京城的朋友,可不想全家折腾来陌生国家生存。
虽然他的根在这里,可那是祖上的根,到了他这里他不在乎这些,南羌国还有他的根呢,谁在乎了,还不是说搬迁就去了大德国了吗?
人往高处走,哪里好就留在那里,女皇还答应两年不让他们族人纳税,他可不想离开大德国。
杰西卡问到了吉米和叔叔,西普安老爹不让她叔叔走,因为庄园里面没有其他人,现在的农庄刚买下来不久,里面还有许多果树,没有钱请工人来农庄干活,叔叔还得照顾他的吃喝。
那些柿子树因为天气渐冷,柿子到了不摘不行的地步,打算现在就雇佣当地人来干活。
老爹志向远大,一面打理这些柿子树,一面平整那些多余的土地,土地面积大约是柿子树林地的一倍,以后准备栽种稀有的果树,争取利润最大化。
杰西卡一走,西普安的庄园就接待了一大批陌生人,他们自报家门是救助慈善机构的。
他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甚至还有几个孩子,来看看归国的西普安老爹有什么困难,需要出人出力否,并带来了粮食鱼干等生活用品。
他们对大德国的一切都感兴趣,询问他们西族人在大德国的情况,包括皇家的,军队的,治安的,经济,科技……对西族小区有关的尤其感兴趣。
好客的西普安和叔叔对他们感激,像是喝多了老酒一样,和他们畅谈。
杰西卡和杰米回国了,一路无事,只是拍了些照片,记录了一些沿途的见闻。
女皇这些人也是经常待在军用码头,一直到了安岩国人回去了他们的国家。他们没有带来驾驶潜艇的人员,后来发报紧急调来的十几个,这才能把潜艇开回去。
两国达成了互派外交使臣经常沟通,互派留技术人员互相学习的意向。
他们对大德国的科技水平认可,答应了女皇陛下,以后要两国加强各方面的科技合作。
这些主要是军工方面的,大德国现在知道的是他们还在攻关膛线技术,因为半自动步枪和机枪手枪,就摆在那里是他们看得到的,如果有膛线技术,早就应用上了。
其他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研究中的大德国技术,和研究成功的新武器,如喷气式飞机,机关炮,仿制成功的*****,因为保密措施做得好,他们都不了解。
祥子报告说记录了潜艇所有的数据,包括各部位的材质,里面的各系统。
他在参考女皇以前给的潜艇资料,在取长补短,已经在设计自己的潜艇了。
那个大型蓄电池组,也是几个部门联合开发。
袁康更绝,潜艇还在码头上,他已经在钢铁厂和几个人开始实验壳体用钢板了,就是一种高强度的低碳钢了。高强度低碳钢是制作潜艇外壳的,单壳体的潜艇承压就得用这样的材料。
大家都在忙,直到一个月以后,袁康的潜艇外壳低碳钢研发成功了。
马鹏研究蓄电池的小组,蓄电池的研究,也达到了安岩国潜艇蓄电池的标准。同步仿造的充电器,经过刘湘和韩金来的参与,也和安岩国的基本相同了。
祥子又用纸壳做了一个潜艇模型,打开上半部分,里面各部位肉眼可见。只是这个纸壳模型比较大,是按照比例制作的,以求做的逼真不走样。
安岩国潜艇二十八米长,这个模型二点八米长,比模版的潜艇稍稍改进了的,有鱼雷发射口。
既然造潜艇,就要造比安岩国潜艇先进的,否则,照葫芦画瓢的剽窃不可取,有出厂即落后的嫌疑。一样的武器互相打起来,获胜的机会不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