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技术合作
第四百八十六章 技术合作 (第1/2页)“陛下,是我先提出和贵国展开科技合作的,你们不能厚此薄彼啊?”
“哈哈,合作共赢是双方的,咱们不能合作飞机项目,可以合作其他项目,武器,化工,钢铁加工,稀有金属提炼,电力应用,许多个项目可以合作的。”
“那好吧,容我再想想……”
西环国使者,这次在国家的宿敌面前占了上风,就有些洋洋得意了,马上达成了两国互派科技人员,互相学飞机各项技术的意向。
这个西环国使者,他们和大德国还没有正式建交,就先达成技术合作意向了。
不过,这个不重要,接下来就是建交环节了,他们来大德国的目的也是建交,大德国和星沙大陆的两个主流国家先后建交成功。
女皇看建交是大事,他们两国的使者也是代表各自皇家才来到大德国的。
为了表示对两国国家的重视,女皇也出于外交礼节,就让御膳房安排酒宴,共同款待他们。
但是在席间,女皇提出了要学习西环国的自动化技术,他们就提出了兑换膛线机技术,两方面各不相让都想秘技自珍,最后交涉无果都闭嘴了。
这也没什么,国家和买卖人的脾性是一样的,‘买卖不成仁义在’吗,合作早晚会有进展的。
大德国科技人员去了西环国,他们的科技人员来到了大德国,开始了优势互补的合作。
这次,大德国派出了人去学习桥梁建筑技术,港口货物输送带传输技术,煤炭和矿石开采技术,农业育种,刑侦和毒品化验,医疗有点滴药物的技术。
按说他们偷学了安岩国人的飞机机身,不可能学不到射击协调器的技术。
可他们的间谍,在一次偷拍飞机构造的时候被抓了,这个间谍是懂飞机技术的,潜伏的也特别深,都进了飞机制造的研究部门了。
他被抓了后,这些飞机上的先进技术的跟进,这才耽误了下来,是他们的一大损失了。
这回好了,这个射击协调器的技术学了去,改造轻机枪的技术也学了去。
既然能改造轻机枪,重机枪改造就不是难事了,他们边学边沾沾自喜。只是,大德国把膛线技术当作底线,并不对他们开放。
后来,只是答应了他们可以送来手枪的枪管,大德国负责***管里的膛线。
如果是步枪或者机枪的,对不起,个多少钱也不给加工。
这个技术,因为手枪的枪管短,想破译膛线也是可以的,但他们得从低级向高级摸索。既然膛线技术是早晚会被攻克的,自主研发也好,间谍偷窃也好,那就让他们延迟攻克的时间好了。
女皇知道膛线的重要性,没有三五年的时间,他们是破解不了膛线的。
当初崩出了那本《膛线机故障与维修》可是关系到膛线机的方方面面的,包括各种详细数据。
那本书就是宝贝,已经让袁康他们吃透了。
她忽然想到了要加强膛线机的保密措施,以前,膛线机是在工厂封闭车间里的,现在就挖个特大的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金库相媲美的,把膛线机放入。
一道小门供人员出入,门是防撬的铁门,是从里面插上的,人开门与锁门,是手从小窟窿伸进来,没有对应的钥匙,想撬门是太难了。
这样的装置有三道,三个人各管一道锁和钥匙,除非三人到齐了才能把门打开。
这样,如果间谍想进入偷窃,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空军的技术人员回来了,带回了各种飞机用仪表。飞机装上了仪表,仪表还是比人判断精准的,除非仪表出了故障。
这些仪表,以后会移植到了喷气式飞机上面,技术扩展应用于是应该的,再也不会因为没有仪表,而飞行员不相信自己判断的飞行数据的事情了。
柯尔雅人看大德国不稀罕他们的技术,就主动送来了胶片唱片机。这个留声机技术,是他们的皇家创新的,已经研究了十几年了。
他们按说也是不容易的,没有任何前人的资料,全凭自己摸索改进才成功。
一开始,他们以为大德国的电台播放是唱片留声技术,后来多方探听并不是,是胶带﹝录音机﹞技术。这种录音机技术还不是大德国首创的,是买来的设备。
他们就觉得,大德国人的留声机技术,肯定不如他们的留声技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唱片留声机和配套的唱片,只是仿造大德国的广播电台技术,现在还没有成功。
现在的唱片技术已经成熟,可以把声槽雕刻在胶片表面,唱针唱头还原成声音无障碍。
反观大德国并没有这种技术,间谍探听到有收录机,录音和播放技术还是买来的,收录机可以用,但内里的工作原理,大德国的半导体人才到了现在还参究不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