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礁石区的争执
第五百五十章 礁石区的争执 (第1/2页)“百姓是国家的基石,把百姓得罪光了,谁还拥护这样的皇帝,基石不稳会房倒屋塌的?”
“那些普通的士兵也是来自百姓家里的,家里的土地被官府夺走了,他们给皇家卖命会真心实意吗,在关键时候能冲锋在前吗?不能,甚至会故意的临阵倒戈,也许会打皇家人的黑枪!”
他们不是傻子也明白这个道理,看到大臣不说话了,皇帝也感到了无趣。
“咳咳,侄女婿,在你们的大德国,女皇碰到了这样的事情会怎么样,皇家需要大批量的土地了,农民就得贡献出来,里面也有什么说道吗?”
方文杰看皇帝问话,也觉得刚才自己的态度不合适了,就降低了嗓音回答他的问话。
他想起了万家镇女皇逼迫驸马服软,是为了给皇家省钱,可也按照普通农田赔钱了。
那个就不能在这个场合说起了,京城北面建设了几个工厂和配套的居民小区,商铺,作坊,当时是范格可带人丈量了原来的房子做了补偿的。
“陛下,女皇当时征地开发京城北门外,每家的房子补偿二十到四十金币,土地是按照每亩六个金币给的,如果土地的主人和房子的主人觉得不合适,还是可以接着谈的。”
伊子健插口说:“这些我是知道的,如果觉得不合适,皇家看他家的房屋土地面积做决定。”
“也就是一户的房子属于太大太多的,土地面积达到所有土地面积的前十多的,皇家给他家的人两个进入工厂的名额,不管男女都可以,以后就是铁饭碗了,干得好还可以当官的。”
“如果房子不大,或者土地面积也不大呢,也可以进工厂吗?”那个大臣问。
“这样的农户就给一个名额,也不是光进入工厂,也可以优先当兵进军伍,也可以去衙门当衙役,喜欢种地没有其它一技之长的,也可以进入农部,反正是皇家不能亏待了人。”
“额,是这么回事啊,还是咱们君臣都草率了,差点酿出大事来……”
立即,就派人给拥有这些土地的农民登记造册,效仿大德国的女皇,把半数以上的农民纳入了农部,依旧在原来的土地上耕作。以后农部的土地多了,才能分散去各处劳作。
土地并非是连在一起的,伊子健就指挥他们平整了,一块块连成一片。这样就适合大面积种植了,还得在大德国进一些先进的农业机械。
土地也作价了,不能是一亩地给六七个金币,就给四个吧,就这,这些农民也乐够呛。
伊子健天天领导他们,在地里做耕种试验。
农部,过去的鲲本国就没有,后来建国了,还没有来得及张罗起了,伊子健是农业方面专门的人才,现在来了是正好管农业。
大明帝赵金恪看方文杰学识渊博,说出的道理也是有理有据的,就对他十分的看重。
鲲本国不缺西语人才,越是靠近海花国本岛的地方,西语人才就越多。皇家出面高薪聘请了六个,光会说不会写的不要,有别的特长的加薪水。
比如会数理化的,会各种轻工业技术的,甚至会收发电文的都聘请。
那个伊子健也不错,天天领着农部的在大田里劳作,他们的良田不多,但滨海的滩涂不少,是淡水海水交汇的盐碱地,只是不怕盐碱的芦苇长得好,还没有见过有人种植海水稻。
自从伊子健领导上了农部,就带头开辟滩涂,种下了一大批的海水稻,这种水稻不需施肥。
他们又从象国运来了几种化肥,给超级水稻和矮抗品种的麦子子用上了。这种麦子现在种上就属于春小麦了,只能种一季,明年就可以种两季。
再说大德国,自从潜艇试航以来,就能在海面以下隐蔽的航行,从团江出海口到太平岛这段距离,自从第二艘潜艇下水以后,就巡逻在了这段航线。
袁康领着人在仙家寨试验潜艇声呐,声呐现在在测试潜艇的特征,从潜艇路过声呐收集装置,次数多了就知道了潜艇的声呐特征。
江防阵地前面八里处,这里有一处团江最窄的地方,是几个最窄的地方之一。
这里是靠近大德国一面水深,越到东岸就越水钱,有着大片的芦苇塘,如果敌国潜艇在团江过来就得走深水。深水地方只有江面的二分之一多,袁康就打算在这里布设水雷。
水雷是触发性质的,潜艇在水面行驶没关系,一旦是水下触碰了水雷就爆炸了。
他们在设置,为了怕间谍窥探,是远放警戒哨,严禁任何人靠近布设水雷的地方。等到布置好了以后,在水面上就看不到了。
太平岛有了两架三蹦子,现在有了飞机以后,也没必要保密了,平常都可以起飞空中,震慑那些图谋不轨的宵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