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龙潭
第二百六十四章 龙潭 (第1/2页)一连几日晴天,山上的冰雪却并未消融。
陈执安就站在这皑皑白雪中,脑海紫气黄庭比如江河一般滔滔流转,一道道雷光在他周身凝聚,逐渐融入剑魄烽火台,化作一种崭新的神通。
这神通极为玄妙,虽然不知品级,可以陈执安如今的悟性,再加上越发浓厚的紫气黄庭,竟然只能参悟这神通一小部分。
六日光阴眨眼而过,陈执安忽然睁开眼睛,弹指之间虚空中多出一道剑光。
那剑光中蕴含着重重雷霆,光耀夺目,蕴含着惊人的威力。
“雷剑……”
陈执安心中暗暗低语。
他身上一道道雷霆流转,这雷霆正是来自于他那雏虎神通【灵晔】。
陈执安在雏虎碑上排名第五,这雏虎神通玄妙非凡,今日尤为如此。
“如果单论我的修为境界,我想要参悟许玉蟾这三道剑其中所蕴含的神通,其实并不容易。”
陈执安眼眸闪动。
这剑道神通中,蕴含雷火二剑,任凭陈执安如何绞尽脑汁,如何以剑魄推演,都无法明悟火剑。
而这雷剑……陈执安却得其中二式,原因便在于这灵晔神通。
神通灵晔本来便能够执掌雷霆,能够掌握雷光,正巧这雷剑,便是将雷霆与剑气相融。
陈执安得了灵晔的好处,才能够参悟其中的雷剑二式。
“雷剑共计三式,火剑也有三式,雷火相合,加起来便有七式剑诀,我却只能够得其雷剑二式。”
陈执安心念一动,一道细小的雷霆化作剑气直刺虚空,锋锐的剑光消弭于虚空,却带起阵阵雷霆。
一时之间这高耸的山峰上空,雷霆阵阵,可怕无端。
这些雷霆看似天灾,却又有剑气相随,极为玄妙。
“光是这两式雷剑,便能够媲美二品神通。
若是能够修成雷剑三重,便是一品神通。
倘若能够完整修行雷火七剑,便是一门大神通。”
陈执安深吸一口气……
大神通何其珍贵。
许多天宫、天阙人物都并没有相合的大神通,便是有其传承也难以修成。
“看来单凭天赋,这火剑太难修行,也许我应该兼修一门火焰神通,又或者寻找一种火性宝物,观想参悟火种,有助于我修行火剑。”
“至于这雷剑第三重……”
陈执安想了想,再度服用几枚天丹,补充自己损耗的真元,继而闭目。
他继续参悟剑气,身后剑魄烽火台如有生命,其中的剑气不断跳动,不断与许玉蟾留下的三道剑气碰撞交锋,进而参悟其中的剑道。
又过三日,陈执安总觉得雷剑第三重近在眼前,酝酿剑气便能碰触,却始终不得要领,无法踏前一步。
“不能在这山峰上空耗光阴,悬天京中应当已经闹出了大乱子。”
陈执安在这秀霸山上参悟神通,乐得清闲。
和他动用执印权柄,一连上四十位人物下狱,悬天京中如今应当吵翻天了。
昭伏皇案前不知有多少弹劾他的奏折。
陈执安倒也并不担心,昭伏皇竟然给了他如此权柄,在他第一次行使权柄之时让他收敛,若真就如此,又何须大张旗鼓设立这执印之位?
陈执安真正挂念的,还是青莲县宅子中那四五百位修行战阵的汉子。
这些人值得信任,但是根底却差了些,还需要许多丹药。
“还得赶回去炼丹才是。”
陈执安微微摇头,正要动身回去,却忽然感知到了什么,转头看向远处的云海。
却见那云海似乎燃烧火焰,赤红一片。
远远看去竟然如同一朵红莲就此绽放,美不胜收,却又充斥着难以想象的玄妙。
陈执安身后剑魄烽火台悄然消散,玉令宝剑化作一道流光,落入陈执安腰间的剑鞘。
此刻陈执安腰佩刀剑,背负双手,就站在这一片雪白中,望向远处的赤红。
几息时间过去,那一片赤红中忽然有人缓步走来。
那人左脸上满是繁复的梵文刺青,右脸上戴着青铜佛陀面具。
脖颈之间缠绕着一百零八颗念珠,每一颗念珠上都剑气纵横。
与此同时,他身后背负一把宝剑,剑鞘上铸造了层层浮雕,看起来便珍贵非常。
可与陈执安的玉令宝剑不同的是,这一柄宝剑之上充斥着凶戮之气、血腥之气,正是这宝剑上散发出来的气息,令周遭的云海都变成赤红色。
陈执安自然认得此人。
早在他从南方九州回归悬天京,又受邀前去四皇子别院中时,就曾见过此人。
此人正是原雏虎碑上第六,如今雏虎碑上第十行的周初。
陈执安早知周初的来历,此人原本是大禅寺怒目堂金刚,后来又离开大禅寺前往大乾,成为了截天宗弟子。
截天宗为周初炼制了一把好剑,名为【斩业】,剑身铸造十八层地狱浮雕再配上周初的一品神通【阿鼻剑典】,配上他佛怒剑魄,配上他玄府修为……
此人战力之强,也许还要胜过许多未曾登上骑鲸碑的寻常天阙人物!
此时,周初出现在秀霸山上,身上剑气重重,脖颈之间一百零八颗念珠,便如同一百零八柄宝剑,锋锐无比,散发着鲜红的剑光。
陈执安静静的看着此人踏空而至,脸上却没有丝毫惧怕,甚至嘴角露出些许笑容来。
周初便如此来临这一座山峰,他赤着脚踩在雪上,一只手截出一个阿弥陀佛,朝陈执安行礼:“陈……陈师兄。”
他话音落下,又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眉头微皱侧过头去看向周遭。
周遭的虚空中,酝酿出阵阵雷火剑光,与他身后斩业宝剑散发出来的气息碰撞,云海中的赤红色顿时减弱了几分。
周初若有所思。
陈执安面不改色,笑道:“我论及修为不过天门,论及剑道境界也胜不过阁下,阁下称呼我为一声师兄,倒是令我受之有愧。”
周初摇头:“大禅寺也好,大乾也好……哪怕并非同出一门,也以师兄称之。
天下人物,但凡有一样能够胜我,我称其一声师兄,便是我重道之举,陈师兄年龄尚小,可雏虎碑上却在我前列,我称你一声师兄,师兄何来受之有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