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断联
第611章断联 (第1/2页)接下来的三天,青山村及周边望海村、沙滩村儿等渔民,全都遵照林宇的吩咐,只在近海海域捕鱼作业。
往日里常去的远海渔场空无一人,连靠近远海的航道都见不到一艘渔船的影子。
渔民们三五成群地在近海撒网,一边捕鱼一边留意着远处的海面,一旦发现可疑船影就立刻返航,警惕性拉满。
这番举动可把小鬼子急得团团转。
他们派船在远海转悠了三天,连个渔民的影子都没见到,更别说抓人质来跟林宇交换俘虏了。
之前负责喊话的八字胡小鬼子,每天都站在船头盯着近海的方向,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嘴里的日语咒骂声也越来越频繁。
没有新的人质,手里又没有能要挟林宇的筹码,他们根本没办法逼林宇放了那九个俘虏。
第三天下午,林宇家中的微型无线电终于响起,是小鬼子主动联系。
对方先是以“派更厉害的人报复”威胁林宇释放俘虏,见威慑无效,又提出用钱交换,均被林宇拒绝。
随后林宇直接提出交换条件,要求小鬼子提供稀缺的物资,比如十台进口彩色电视机、二十台电风扇、五十袋精米、二十桶花生油,以及五艘新渔船,以此弥补此前被抢的粮食与损坏的船只损失。
这些要求让小鬼子难以接受,一番权衡后,他们提出缩减规模,只愿提供五台彩色电视机、十台电风扇、三十袋精米、十桶花生油和两艘新渔船。
林宇不为所动,强调九名俘虏的价值远不止于此,甚至暗示若不满足要求,便将这些人都丢进大海里,缉彻底断了小鬼子的念想。
小鬼子顿时慌了,只能松口表示会尽力凑齐物资。
林宇随即给出两天期限,要求对方在期限内准备好物资并确定交换时间地点,否则不再商谈。
挂断无线电后,林宇向二妮说明情况,坦言此举不仅是为弥补损失,更是为改善村里生活、增强出海底气,同时也做好了应对小鬼子交换时耍花样的准备,确保后续流程万无一失。
接下来的两天,林宇只需等待小鬼子凑齐物资主动联系,而小鬼子则为满足这些稀缺物资的要求焦头烂额。
林宇清楚,这一次占据绝对主动的是自己,必须让小鬼子为之前的骚扰付出足够代价,才能彻底保障渔村日后的安稳。
两天的期限一到,林宇守在微型无线电旁,却始终没等来小鬼子的联系。
正当他疑惑时,院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抬头一看,竟是海警队的赵队长带着两名警员,正朝着他家走来。
林宇心里“咯噔”一下,瞬间意识到事情可能出了变故。
赵队长一进门就开门见山,神色严肃地说明来意:“林宇,我刚接到上面的电话,小鬼子那边通过领事馆递了话,说你扣押了他们的人,让我过来核实情况。你老实说,是不是真把小鬼子的俘虏扣下来了?”
林宇心里早有盘算,脸上却摆出一脸无辜,摊开手反问:“赵队长,您这话从哪儿听来的?咱们都是守规矩的渔民,扣押他们做啥?小鬼子这纯是无中生有、血口喷人!他们自己弄丢了人,找不到就赖到咱们头上,哪有这道理?”
赵队长皱了皱眉,语气缓和了些,上前拍了拍林宇的肩膀:“林宇,我知道你跟小鬼子之前有摩擦,可这事要是真的,你最好把人交出来。交给我们海警队,让上面跟小鬼子的领事馆交涉,免得事情闹大,对你、对村里都没好处。”
林宇心里清楚,一旦把俘虏交出去,之前跟小鬼子谈好的物资赔偿肯定泡汤,不仅村里没了好处,自己说不定还会因为“私扣人质”被处分。
他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摇着头坚持:“赵队长,我是真没扣人。您要是不信,可以在村里随便查,看看谁家藏了小鬼子。咱们渔村人虽然恨小鬼子,但也不会做这种没规矩的事。”
说着,林宇话锋一转,热情地拉着赵队长的胳膊:“您看您,大老远跑一趟也辛苦,正好到饭点了,我让二妮炒几个菜,咱们喝点酒,慢慢说。”
一边说着,一边给里屋的二妮使了个眼色,又悄悄摸出腰间的哨子,趁赵队长不注意,轻轻吹了一声。
这是他跟王大春约定的暗号,一旦有紧急情况,就用哨声通知。
二妮立刻会意,从里屋出来笑着招呼赵队长:“赵队长来了,快坐,我这就去炒菜。”
林宇则陪着赵队长在院子里坐下,天南海北地闲聊,故意拖延时间。
没过多久,王大春就悄悄绕到院子后门,林宇借口去给赵队长倒水,趁机跟王大春碰面,压低声音吩咐:“你赶紧带几个可靠的弟兄,把仓库里的九个俘虏转移到船上,多带点干粮和水,出海在海上飘几天,别靠岸,实在不行就去鹰嘴岛。要是上面真派人来查,就说去远海捕鱼了,千万别让人发现俘虏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