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牛刀小试
第五十四章 牛刀小试 (第2/2页)不过城内的守军显然没有考虑这么多,他们甚至有些不知所措。这些新兵几乎是眼瞅着士卒在城下拆除民居,却不敢派兵出来袭扰,只是在士卒清扫到城边时,才放下些聊胜于无的箭矢,甚至没有造成一人死亡。
等到次日,刘羡让士兵稍稍休整,在次日下午就开始填埋壕沟,营造土山。
直到这时,崔远才感觉到有些许不对,他纠结良久后,终于在傍晚时打开城门,派出一支手持大刀的步营跑出来,试图力战袭扰。
但不知城内是如何下令的,领头的军官作战意志并不坚决。刘羡在土山旁布置有骑兵防御,一见有人冒头冲过来,便立刻以箭雨进行回击。仅仅一刻钟后,对方缠斗不过,便仓皇丢下几十具尸体,再次缩回了城内。
之后这种情况又三番两次的发生,每次都被常山军正面应付了过去。守军们真正有效的抵御手段,还是只有墙头上对下方堆土人的射击。可这种射击的杀伤到底是有限的,攻城方只需要做好防护,哪怕堆土的速度慢一些,土山还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上增长。
在第三次太阳升起的时候,常山军在城脚成功立下三十座土山,山头与房子城头相隔不过三尺,几乎可以一跃而上了。
刘羡便对司马乂道:“殿下,是可以发动总攻的时候了。”
司马乂有些诧异,问道:“这么快吗?今天才是围城的第三日啊!”
刘羡笑道:“对付这种货色,用三日已经算多了。如今士气正旺,正是一鼓作气的好时机,再拖下去,就变成白白增加伤亡了。”
当日晌午,刘羡令全军饱食,筵席上,他先是将军中的军官都召集在一起,吩咐说:
“用完午膳后的半个时辰,就要发起总攻。鼓号声一响,我就要看见你们的人站在山头。”
“现在敌人受到三面包围,已经如惊弓之鸟。你们不要害怕那些守城的人,第一个登上城墙的人,殿下不会吝惜他的赏赐!”
“但也不要做嗜杀之人,不要贪恋首级,想着斩首请功,延误时间,后方自有专人统计。如果敌军投降放下武器,就饶他一命,告知城中百姓,缴械不杀。”
“如果有人趁机抢劫不法,我会以军法处置!记住,我们此行是义军兴师,不是哪里来的土匪!”
整训一番后,他又特意挑出胜弩营来,从怀中掏出两张画像,对为首的令狐盛等人指点道:
“我看城东南角的防御最薄弱,你们从这里的土山攻上去后,试着打出一个破口。等形势稳定了,你们不妨鼓起余勇,杀入城内。就按照这两张画像,去找房子令与赵国相。拿下这两人,这一战的头功,便让你们取得了。”
这就是刘羡的全部安排了,宣城公刘弘全程在一旁观看,等这一切结束后,他感慨道:“你的安排和我想的不太一样。”
刘羡不禁有些奇怪,问道:“宣城公,莫非是我安排不够妥当?”
“有一定可以商榷的地方。”刘弘风轻云淡地笑道:“比如为了掩护对东南角的猛攻,你可以在东北角打个佯攻。又或者说,可以在登城时趁势朝城内纵火,引起骚乱。不过总得来说,都是些枝末细节,并不重要。”
“我说得不太一样,是指你这个人和我想得不太一样。”
刘羡闻言,略微有些失笑,他玩笑道:“莫非在宣城公眼里,我不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巴?”
“哈哈,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刘弘也被逗乐了,他随即平复说:“我研究过你的战例,此前你都是身先士卒,爱兵如子的斗将,历次战事,你都屡次上前线。为了减少伤亡,甚至主动与敌将单挑,令我印象深刻。”
“战场上,你这样的将领不少,不过也只适合当先锋,并不能当主帅,我原本是这样想的。”
“哦?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吗?”
刘弘拍了拍胸口,讲述道:“先锋的任务,多是斗志的比拼,因此,想要完成任务,必须要想尽办法来激发胸中的士气,将其化为摧毁一切的冲动,谁胸中的那一口气在,能摧垮敌人,任务就能完成。”
“但作为主帅,却不能这么感情用事。主帅是三军之胆,他在,三军的胆魄就在。因此,主帅不能轻易上战场,更必须要冷静地面对伤亡。他只应用冰冷的理智来思考问题,用残忍也最功利的角度来获取胜利。”
“这两种本质是相互冲突的,因此,有些人会是一个很优秀的将领,却永远成不了杰出的统帅。”
他将目光投回到刘羡身上,奇道:“你倒是一个例外,这几日的安排,竟然如此冷静,和我想得大不相同。”
面对这个疑问,刘羡并没有回答,他只是在心里想了想:或许,在有了目标后,人就可以冷静地发疯吧。
下午,城外的鼓声敲响后,三面土山杀声震天,将士们如浪花般直往城头打去。刘羡站在望楼上观望战局发展,但见杀声震天,人头涌动。接连几日的受挫,使得城中守军的意志本就不坚定。此时面对面的厮杀中,他们心中恐惧更甚。等胜弩营按计划往内猛攻一阵,城头的守军顿如落花流水,不可收拾。
城头既然失守,西面的城门也随即打开,大量的兵众从中逃往山林,但更多的人是被擒获俘虏。等到太阳照亮远处西山的轮廓,一切争斗都结束了。大批大批的俘虏扔下武器,束手就擒。城内的官僚,也得以被斩首示众。
短短三日,房子之战便结束了。事后花了两天统计,这一战俘获一万七千余众,更缴获了城中府库的百万斛粮食。而常山军的伤亡,尚不到千人,死者更是百人出头,几乎称得上是兵不血刃了。
牛刀小试后,常山军在房子稍稍整顿,把俘虏尽数放归,军队南下开进到中丘,在这里暂时止步。司马乂与刘羡、刘弘等人脱离大军,仅率一小队护卫前往邺城,那里正是河北雄兵云集之处。他们将在这里确定讨赵策略,然后向洛阳发动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