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六章 (第1/2页)第二十六章
顾玉生出了魏王府回家,看看天空,日刚偏西,想想今天是旬假,难得空闲,出来时又让白云彩云对戚瑶瑶说谎──说自己是杨文华来家里缠着出门的,万一戚瑶瑶日后遇着杨文华问起这事,这个谎话便不攻自破。他略思量,不若真到杨文华家里去一趟,见他一面。于是,他调转马头,往杨文华家里去。
杨文华的家是国公府。由于刚从兵部调到工部,杨文华可说是半路出家。于是托人找了一本《木经》和一本《营造法式》利用旬假空闲正在家里研读。这时,他刚从书房里出来花园里活动活动筋骨,忽然看见顾玉生走了过来,便高兴地迎了上去,拉着顾玉生的手说道:“你来得正好,快同我到书房里去吧,愚兄正在看一本书,有很多难题不懂,正想要到你家去向您请教呢。”
顾玉生问道:“是什么难题呀?”
杨文华说道:“咱们先到书房一边喝茶一边说。”
两人进了书房。女仆送来两杯茶。
杨文华拿起一本名为《营造法式》的书翻到刚才添加书签的那一页,请顾玉生先看一看自己好请教。
顾玉生接过书来认真一看,原来这段文学是讲述房屋建筑的斗拱构件的原理。顾玉生也是一个门外汉,越看越晦涩,越看越复杂。他一边摇着头一边对杨文华说道:“文华兄,您今天请错先生啦!小弟看此书如同看天书一样,无法看得懂!”
杨文华不以为然地问道:“玉生老弟,你是真看不懂还是假看不懂呀?你可是‘双探花’哦!”
顾玉生诚实地说道:“老弟我是真看不懂。”杨文华突然喜不自禁,把那本《营造法式》丢在书桌上,说道:“是什么天人写出如此深奥的书连‘双探花’玉生老弟都看不懂,叫我一个只会舞刀弄棒的老粗如何看得懂呀!不看了,不看了!”说完,坐回长椅上,看着书桌上的书摇头。
杨文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问道:“玉生老弟,今日是旬假,你不好好在家里陪着弟妹,跑来我府里来干嘛呀?”
顾玉生说道:“只因您那日离开兵部时曾对我说过;‘闲时到魏王府去一趟,那里有你想见的人’,今天是旬假有空闲,我上午便去了一趟啦!”
杨文华高兴地问道:“你真的去了那啦?见到了巴……他们了吗?”
顾玉生点着头说道:“都见到了!中午的时候还被他们留下来一起吃了一顿莲藕宴呢!”
杨文华说道:“玉生老弟,你真有口福!如此说来我的建议不错吧?”
顾玉生感激地说道:“杨兄的建议是相当的不错!”
杨文华说道:“其实他们悄悄回来魏王府己经有两个多月了。巴蜀郡主确实是女中豪杰,这段时候她悄悄频繁出入后宫,主要是同当今皇太后斡旋,为当今圣上立储之事奔走。”
顾玉生说道:“据说负责立储之事的当今皇太后是个很贼的老太婆,很难打交道,不知是不是真的呢?”
杨文华说道:“当然是真的。当今皇太后是当今圣上的生母,被俘到北真几年才被赎回!最近宫里传出风声,当今皇太后说赵原王子虽然也是当今圣上的一脉,但论起血缘关系来已经超出五服了,其他几位候选人却在五服之内,看来,说什么都轮不上他当储君了。”
顾玉生说道:“玉生中午在魏王府时听巴蜀郡主说,那个皇太后老太婆最近派了很多人出去到处调查自己和赵原王子有没有去过北真,还调查自己和赵原王子有没有同赵柔雅公主有勾连,叫我在兵部千万要小心谨慎应付他们的调查。”
杨文华说道:“这些人已经来工部调查过了,问我知道不知道赵柔雅公主的下落,还问我知道不知道赵绰韵群主与赵柔雅是否有勾连。我杨文华确实什么也不知道,便说不知道。那些人只好乖乖地离开了工部。”
顾玉生说道:“文华兄,老弟一直纳闷,为何当今皇太后一直追查赵柔雅公主的下落呢?”
杨文华说道:“想知道吗?”顾玉生点了点头。
杨文华笑着说道:“那我明天进宫去问问皇太后老人家……”
顾玉生回到桂花园时已是掌灯的时候。戚瑶瑶忙着命白云彩云摆饭。顾玉生说已经在杨文华家里吃了晚饭才回。
戚瑶瑶问道:“夫君,今天你和杨将军去哪里玩去呢?”
顾玉生说道:“那里都不去,一整天都待在他的家里!”
戚瑶瑶说道:“那他今天一定是有好肉好菜招待你吧?”
顾玉生叫苦地说道:“夫人啊,杨文华是个吝啬鬼,在他家吃了两餐饭,两餐都是素菜素酒,除了排骨汤是荤的之外,其他都是素食。早知道他如此吝啬,今天早上我打死也不跟他出门啦!而是留在家里享受夫人的烹饪技术该多好啊!”
戚瑶瑶心花怒放,说道:“我不信!如此的差的菜肴能让你顾玉生在他家待了一整天!”
顾玉生叫苦地说道:“他不知在哪里寻来了两本建筑书,是什么来着啦?哦,记起来了,一本叫《木经》,一本叫《营造法式》,让我给他讲解。”
戚瑶瑶问道:“你也懂建筑技术吗?”
顾玉生说道:“当然啦!不懂怎教啊?”
荆南。
不日,镇南将军一行来到了荆南统制司的所在地──一座坐落在长江南岸的石老小城。
这座小城曾以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物产丰富闻名于世。然而,由于北真人的入侵,战争摧残了一切,如今城墙灰暗,满目疮痍。若进入城内走走看看,几乎没有看见一间完好的房屋。废墟中歪七扭八的残垣断壁总让人意兴阑珊。
顾玉茹看了看城墙脚下茂盛的杂草,对镇南将军说道:“此地太荒凉啦!”
镇南将军勒停了马,回头对顾玉茹道:“顾玉将军,别总是感叹啦!你说本将军来荆南统制司任何职来啦?”
顾玉茹最近习惯性地蹙眉舒眉,听到镇南将军的问话之后,他又蹙眉舒眉,大声说道:“镇南将军,当今圣上封您为荆南统制司的司统制使哪。”
镇南将军两眼瞪着她不放:“顾玉将军,本司统制使今日走马上任却如此无声无息,成何体统呢?”
顾玉茹“哦”了一声,回头向着身后的亲兵们大声说道:“弟兄们还磨叽什么?快拍马到前排来,高举旗帜,鸣锣开道,呼喝而行,让咱们镇南将军风风光光地大张旗鼓地进兵营任职去!”
“要得!”亲兵们异口同声地大声喊道。
霎时间,大街上锣声振天。人们听到了久违的锣鼓喧嚣声纷纷从窗户中,从篱笆墙后,从门缝里,伸出头来,向大街望去。市民们纷纷打开家门涌向街头,都想争看新上任的司统制使大人长的是什么模样。因为他们早就听说过这位司统制使大人是新科武状元,是少年英雄。
站在街边最前排的一位衣服褴褛老者,看见骑在马上的镇南将军果然英姿飒爽、神彩飞扬,昏花的老眼立即绽出光亮,张开了没有门牙的嘴巴,喃喃自语道:“这下荆南有希望啦!老翁再也不用当乞丐啦!”
他旁边站着一位中年人,听了老者的喃喃自语,不以为然地问道:“老爹,您老人家不当乞丐是等着饿死吗?”
老者咧开了嘴说道:“镇南将军来了,街上便太平啦!老翁要在街面上摆个摊子,写书卖画,自食其力!”原来老者是一位画师。
中年男子原是一名厨子,做得一手好菜。可惜生不逢时,先是遇着北真人入侵,后是遇着战乱后的市井寂寥冷清,一般的平民百姓早就贫苦不济,那来的闲钱上菜馆吃饭喝酒?厨子没方法,只好放下勺去寻一些苦力活干,寻几文钱买米以填饱肚子。他虽是荆南人,可无房无产业,也娶不到老婆,光棍一条。苦力活虽苦,但能寻得几文铜钱,且他又是一人吃饱全家无饿的境况,倒是也勉强过得下去,可年复一年,身子骨不如青年:壮年的年纪,暮年的身子。苦力活也没有了,只好与老者结伴行乞。
此时,听了老乞丐的话后,中年乞丐似乎也心动起来。只见他习惯性地两脚分立站稳。上身略向前倾斜,两手自然打开──那姿势好像在切菜。但他心里是空洞的,,两眼望着老乞丐,两片嘴唇不停地嗡动,想反驳老乞丐几句从中得到准确答案,可最终还是找不出论点论据。结果只好开玩笑似的地说道:“老爹,您要是摆摊子,那我也开个小饭馆!”
老乞丐笑了笑,把手中的破碗用力摔向地下。中年乞丐愣了一下,把手中的竹杆向天抛去:“去你的吧,打狗棒!”
荆南统制司有三千多人马,没有得力的统帅,一直都是散沙一盘。
镇南将军当了统帅之后,仅仅过了三个月,这盘散兵游勇已经变成了一支勇悍的铁骑。
实战化演练是这支铁骑的主要课目。
这一日,长江上空乌云密布,荆南城头上风满城楼。一场暴风骤雨就要来临。
在江边的训练场上,军旗在暴风中猎猎作响。旗下,铁骑如飞,勇士悬刀持弩,杀声振天。
一匹灵性非凡的骏马背上坐着一位偏将,手持长剑,正在指挥着这场实战化冲杀。这偏将军身披甲胄,容貌俊逸,飒爽英姿。这偏将就是顾玉茹。
此时,说来也巧。
在荆南城,一位身着白色衣袍的青年男子走出城门,正向着江边走去。他没骑马,没坐轿,没扈从,也没带雨伞。他要去看堤坝。
江边尘嚣四起。
豆大的雨点像钢珠一样砸下来,打在他的脸,痛麻麻的。白袍全湿了。
雨水倾盆倒下,他睁不开眼。可他依旧向着江边冲杀声处缓缓而行,看着像个傻子。
他并非傻子,而是才高八斗的前科状元郎──新上任的荆南知府张洞大人。
暴风骤雨早就压倒了飞扬的尘嚣,但冲杀声依旧。张知府来到训练场,雨停了。训练场的铁骑疾驰,勇土们向着“假”敌搏杀,铁蹄下的泥水四溅。张知府是一介书生,看着士兵们打打杀杀觉得没有意思,不觉停下脚步。他站在芦苇丛旁目不暇接地看着。心想,这样教军队才是打得赢打胜仗的军队;如果在二十多年前有这样的军队,咱们南汉也不至于被北真人攻破,京都也不至于沦陷,千千万万的南汉儿女也不至于在北真当牛做马,受尽屈辱……
一骑从他身边疾驰而过,泥水溅了他一身,白袍早就变成了泥袍。他用袖口擦了擦脸上的泥水,张眼一看,一个红色的身影走入他的视野。这红色身影正在挥舞着长剑,指挥着一队队铁甲奔走腾飞。张知府的眼睛睁得越来越大,原来红身影是一身红战袍,红战袍里裹着一具轻盈俊美的身躯;红战袍上面那是一朵美丽的大桃花。他的双脚不由自主地向前移动着,嘴里喃喃自语道:“这偏将军咋的?越看越像个娘们儿。”
“站住!你是什么人?胆敢闯入军事重地?”
“我是荆……”
“原来是奸细!来人,快把这个刺探军情的北真奸细抓起来!”
一群勇土蜂拥而上,把白衣男子按倒在地下。
“把他押回大营,让镇南将军亲自审问!”
“是!”一群勇士不由分说把白衣男子押走了。
偏将军把剑一挥,说:“继续演练。”
勇士们高声回答:“是!”
演练结束,顾玉茹回到大营缴回令箭。刚要离开,镇南将军叫住了她。
顾玉茹问道:“镇南将军,还有事吗?”
镇南将军离开案桌,走了下来,看着顾玉茹只是冷笑。
顾玉茄头皮发麻,正色说道:“请镇南将军有话直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