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三章 (第1/2页)第四十三章
送别陆文亭和邢楚怜之后,萧归沐正往聚义厅里走。紫玫瑰看见,悄悄地跟在其后。在聚义厅门口,紫玫瑰轻轻地叫了一声:“姐。”
萧归沐回过头,问道:“你不在码头上帮着姐妹们收拾碗筷,跟着我回来干嘛呀?”
紫玫瑰说道:“姐,我有个提议。”
萧归沐问道:“什么提议?”
紫玫瑰说道:“刚才我在码头听见,你已经答应大当家今后要带领我们去参加朝廷的北伐了!这是为民族大义出力的事情,小妹很乐意!但是朝廷什么时候北伐我们一点消息也不知道。以前我和红玫姐驻扎在京都时,多多少少都知道朝廷的一些事儿。自从那年我与红玫姐逃离京都之后,咱们明月岛与京都的一切联系都中断了。因此,我提议咱们恢复京都的联络处。”
萧归沐说道:“你这个提议很好,等我深思熟虑之后再做决定。”
“好。”紫玫瑰依然站着不动。萧归沐问道:“你还有事?”
紫玫瑰说道:“姐,如果你决定了,那派去京都联络处的人选请考虑一下阿紫我吧!”
萧归沐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紫玫瑰,说道:“你?──你不成!”
紫玫瑰问道:“我咋就不成呀?”
萧归沐说道:“你爱冲动,会自作主张!”紫玫瑰知道萧归沐说的是那年紫玫瑰自作主张刺杀覃丞相之事,便解释道:“那是以前,我现在可比以前成熟多啦!不信?你可以去向我的堂姐萧归沐打听,她可以为我作证!”
“你呀!”萧归沐用手指戳着她的额头,“我就不明白,你一个姑娘家在明月岛待得好好的,干嘛非要去京都呀?”
紫玫瑰涨红着脸说道:“想继续见见大世面呗,将来好为北伐出力!”
萧归沐“嗤”地笑出了声:“你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你以为我不知道吗?你是想到京都去会会那个顾某某大人吧?”
紫玫瑰白了萧归沐一眼,说道:“我越来越觉得,我认错人啦!你确实不是我的堂姐!”她顿了顿脚,走了。
萧归沐忽然想起一事,叫道:“阿紫妹妹,你回来。”
紫玫瑰转身回来,笑着问道:“三大当家同意阿紫去京都啦?”
萧归沐说道:“刚才我不是说过那事今后再决定吗?”
紫玫瑰问道:“那你为何还叫我回来?”
萧归沐说道:“我现在要你去滨海古镇走一趟。”
紫玫瑰问道:“又要去哪里干嘛呀?还是要去请你那位英雄婆婆来明月岛入伙吗?我劝你死了这条心吧!别白日作梦了!”
萧归沐说道:“不!我是要你去向她借粮食。”
紫玫瑰瞪大眼睛:“借粮食?”
萧归沐缓缓说道:“目前我们明月岛所有的粮库都空了,我想请你到我那位未来婆婆那里借几百担粮食回来应急──她家是大地主,有余粮。”
紫玫瑰说道:“我可没有那么大面子,借不来的。”
萧归沐说道:“我写一张借据给你带去,她会借的。你去对她说,咱们保证有借有还。咱们盐田里的秋盐卖出后,一拿到钱便买粮还她。”
紫玫瑰说道:“既然如此,那你快点去写借据吧,最好按上你的手印。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面,借据我负责带去,借到借不到粮食不关我的事。”
萧归沐正色说道:“借不到粮食,那你回来之后和大伙一起饿肚子吧!”
萧归沐走入聚义厅,不到片刻便拿出一张写好的借据交给紫玫瑰,说道:“你和红玫瑰一起开一艘大粮船过去。你们最好化装成商人,假装是做粮食贩卖的。也最好在夜里行船,这样不易被官府发现。”
紫玫瑰一边把借据揣好,一边不耐烦地说道:“好啦好啦!我紫玫瑰又不是第一次出门,这些我都懂。”
萧归沐关爱地说道:“小心驶得万里船!咱们又不是真正的商人,而是盘据在海岛里的土匪,朝廷正在通辑抓捕咱们呢!若被官府抓住,你不但自己被砍头,而且还要连累人家李府遭殃!”
紫玫瑰说道:“真是个啰嗦婆,你那位英雄婆婆都没有你啰嗦!今后你嫁过去之后,她老人家一定会割断你的啰嗦舌头的。”
萧归沐微笑地说道:“她不会的!向你透露个秘密。”
紫玫瑰问道:“什么秘密?”
萧归沐低声说道:“我那位未来的英雄婆婆也是京都里那位顾某某大人的亲生母亲呢。”
紫玫瑰惊讶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呀?”
萧归沐说道:“想知道吗?那你先去把粮食借回来,我再慢慢告诉你。”
紫玫瑰绯红着面说道:“这和我有半两银子关系吗?谁愿意听?”
解家坳。
解岸和关怡成亲后的第二天早上,戚瑶瑶、李沐文和江红便与解老爹解老妈告别,启程回京都,可解老爹和解老妈死活不放行,说无论如何都要等吃了回门酒后再走。
到了第四天早上,解老妈起了个大早,把一大包晒干了的草药挂在戚瑶瑶的坐马上。她拉着戚瑶瑶的一只手,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道:“瑶儿,我的闺女,这些都是你阿爹到山上采来的治伤草药。你整天舞刀弄枪的,免不了磕磕碰碰,这些药你带回去备用。”
戚瑶瑶是肠直之人,说道:“阿妈,这些药材在京都的神农堂中都有卖,何必呢?”
解老妈生气地嗔道:“傻闺女,在神农堂里买的和阿妈送的相同吗?”她伤心地哭出声。
“难道不相同吗?”戚瑶一时语塞。看见义母掉眼泪,她傻愣愣地握着义母的双手,不知如何是好。
在旁边的江红见了,上前半解围半调侃地对解老妈说道:“老妈,我和李教头也是舞刀弄枪的人,也时常磕碰受伤,我们的那份子草药放在哪里呀?”
解老妈破涕而笑,说道:“你们的那份子还在山上呢。是真想要吗?”
江红和李沐文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当然想要啦!”
解老妈笑眯眯地说道:“那你们再在解家坳多住几天,明天我让老头子和解岸上山,给你们采一大马车……”
离别,总是有着万般的不舍和流泪!谁都一样……
太阳升起的时候,戚瑶瑶、李沐文和江红三人已经来到了距离解家坳最近的一个小镇上。
戚瑶瑶让李沐文和江红在路口等候。她自己一个人先到街上买了香烛、纸钱、水果、酒等祭品带着,然后策马向着落雁坡而去。白云和彩云就埋在落雁坡上。
戚瑶瑶在坡下下了马,提着祭品向坡上走去。她远远地看见白云和彩云的坟上已经长满青草。这让她很伤心。
在白云和彩云坟前,戚瑶瑶摆上祭品,香烛还未点燃,可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向下滚落着。香烛很久点不着。
她终于点燃了香烛,倒上酒,跪在两人坟前一边烧纸钱一边大声诉哭。
她的哭声很大,越哭越悲切,感动苍天──
此时天空中飘来了两片低云块,阳光下一块呈白色,另一块呈彩色。但戚瑶瑶不看见。
似乎风也被感动了,把香烛吹得闪闪红红。戚瑶瑶似乎听到山坡上隐隐约约传来了两个女孩子的哭声。
戚瑶瑶惊愕了。她大声地问道:“是白云彩云两位妹妹吗?姐今天要回京都了,是来和你们告别的。”
天空下起了小雨。雨点落在白云彩云的坟头上,也淋湿了戚瑶瑶的头发和衣裙。可是两人坟前的香烛照样燃烧,照样闪闪红红。
戚瑶瑶撕心裂肺地哭着……
她把全部的酒洒在地下,说道:“两位妹妹,姐知道你们舍不得姐回京都,但没方法。也不是姐狠心把你们尸骨留在这里,因为姐尚任重道远!姐要参加北伐,为国家统一出力。这里姐答应你们,如果今后北伐成功的话,国家统一了,到那时候姐还活着的话,姐一定来这里把你们的尸骨带回姐的老家──阳城安葬……”
雨停了,阳光灿烂。
戚瑶瑶擦干了眼泪,离开了落雁坡。
在路上,戚瑶瑶神情凝重。
快到小镇时,她远远就看见李沐文、江红、解老爹、解老妈、解岸和关怡等六人正等待着她回来。戚瑶瑶还发现,解岸和关恰两人手里都牵着一匹马,马背上都挂着行囊,像是要出远门似的。
戚瑶瑶飞身下马,向解老爹问道:“老爹,早上不是辞过别了吗?你们还要来送?”
解老爹说道:“闺女,阿爹阿妈不是来送你们的,而是来送你哥和你嫂子的。”
戚瑶瑶问道:“怎么啦?我哥和我嫂子要去哪里呀?”
关怡走近来对她说道:“小姑,我和你哥要跟着你们一起回京都,但不知你同意是否?”
戚瑶瑶拢了拢马绳,转身对解岸说道:“哥,你们想同我们一起回京都我当然同意,但是,你们走后家里怎么办?阿爹阿妈谁来照顾?”
解岸搔了搔后脑勺,说道:“这个嘛……”
解老爹抢着说道:“闺女,这个你甭担心!阿爹和你阿妈现在年纪不算太大,而且都很健康,我们在家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的。倒是你哥,人长得熊腰虎背的,膂力如虎,箭又射得准!如今又娶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媳妇,平起平坐。若让他们小夫妻待在解家坳打猎一辈子,未免明珠暗投了!阿爹前阵子听到一位在官府当差的朋友说,目前朝廷正急需像你哥这样的人才!因此,我就想到,你若带着他们夫妻俩回京都,让姑爷向朝廷推荐,若能在官府谋个差事当当,总比在山坳里强千倍!闺女,你就带上他俩吧?”
“好的!”戚瑶瑶略踌躇,说道。
解老爹转头向着儿子,骂道:“小子,你们还愣着干嘛?”
解岸不解地问道:“老爹,您这是啥意思?”
解老爹白了儿子一眼,说道:“傻小子,时候不早了,你们还不快点上马赶路!”
“是!”解岸和关怡同时飞身上马,策马向着京都奔去。
戚瑶瑶再次同解老爹解老妈挥泪相拥告别。
而三股灰尘飘过后,官道尽头一个人也没有!只见解老爹擦着眼泪对解老妈道:“终于把儿子送上正道了。”
解老妈依然看着官道,问道:“不知他们小夫妻俩何时才回家啊?”
解老爹骂道:“真没出息!儿子儿媳刚离开,你就盼着他们回来啦!”
戚瑶瑶、李沐文、江红、解岸和关怡五人一路上快马加鞭,而戚瑶瑶更是归心似箭。她从死神那里回来,且有一年多不见到京都的家里人了,心早就飞回到丈夫顾玉生的身边了。
戚瑶瑶在路上一直琢磨着,解老爹说的“朝廷目前急需用人”这句话。她以前曾听丈夫顾玉生分析过,当今圣上是决不会北伐的!况且首辅还是覃丞相。覃丞相素与北真人关系微妙。他是不可能主张北伐的。既然不北伐,何来“朝廷目前急需用人”之说呢?戚瑶瑶一直琢磨不透!
在一家驿站夜宿时,戚瑶瑶从朝廷的一份过时的邸报中看到一则公告性新闻:“当今圣上在半年前已经册封继子赵原为皇太子,并册封夏氏为太子妃。”在另一份过时的邸报中,戚瑶瑶又看到一则消息:“东宫急招一些武艺高强的忠诚扈从。”戚瑶瑶心想,解老爹所说的“朝廷目前急需用人”难道是指东宫急招扈从吗?
戚瑶瑶等虽然是日夜兼程,但由于路途遥远,走了近一个月才到达京都的地界。
那天已是日暮时分,城门尚未关闭。他们五人都下了马牵着,随着进城的人群往里面走。
戚瑶瑶殿后。她刚进入城内,便听到城门关闭声。她回头一看,高兴地双手合十,对天说道:“真是谢天谢地。”
李沐文也很高兴,对戚瑶瑶说道:“二嫂,幸亏咱们早到一步,不然城门一关闭,咱们又得在城墙外头的客栈里多滞留一夜了。”
江红说道:“咱们已经回到天子脚下了,多滞留一夜也无所谓!只是咱们所剩下的银子己经不足以支付一夜的房租了,若是这样,今晚我们只能露宿啦!”
解岸憨厚地说道:“露宿好哇!以往阿爹和我上山打猎时,经常露宿……”
关怡白了丈夫一眼,说道:“只有山娃子才喜爱露宿!”
戚瑶摇笑着呵了一声,说道:“哥,嫂子,快要宵禁时辰了,咱们还是快点上马回家吧!”
“驾!”五匹骏马趁着暮色向着桂花园奔去。
回到桂花园,已是掌灯时分。
这个桂花园,是镇南将军萧归沐与顾玉人和顾玉生兄弟俩结邻而居的地方。
镇南将军未出事前可说是门前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可如今镇南将军犯了事,被朝廷流放到千里之外的大埔兵营当营妓,而顾玉人和顾玉生兄弟俩没有受到牵连,主要是因为有赵原皇子在保护他们。可桂花园门前早就今非昔比,门可罗雀了。
戚瑶瑶等人的突然回来,让这个冷冷清清的家突然有了喧闹声。顾家人个个都欢喜若狂。顾玉人顾玉生兄弟俩更是忘乎所以,同仆人抢着牵马,抢着搬行李,将李沐文解岸等人接入家内。顾玉生也重新闻到桂花园的空气有兰香了。
在桂花园内,兄弟妯娌郎舅姐妹首次相见,自不必说难得相逢,问寒嘘暖,问长道短一番。
在顾玉生卧室,戚瑶瑶抱着戚琼琼,只有流泪,说道:“姐,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啦……”
由于是夜里才到家,事先没有预备接风洗尘之宴,且最近京都宵禁甚严,夜里喧哗也算“犯夜”,加上众人旅途疲劳,因此戚瑶瑶等只简单地用了一点便饭就歇息了。
家里只有右厢房的一间客房。顾玉生和戚瑶瑶便带着解岸关怡夫妻去了右厢房的客房。戚琼琼打开了正房萧归沐的房间,着几个仆人去打扫收拾好之后,便与夫君顾玉人一起引着李沐文江红进来。
“是一把‘含光剑’!它怎么挂在这里呀?”江红一走进萧归沐房间,便发现墙上挂着一把剑。
“这是萧归沐那丫头的佩剑。怎么?你见过这把剑?”戚琼琼问道。
“没见过,只是听说过。”江红摘下“含光剑”。
“这把剑是萧天剑叔叔的镇宅之宝,萧归沐离开晒盐场那年,天剑叔叔把这把剑送给了她。她犯事之后这把剑已经充公拍卖出去,是玉生弟筹备了三千两银子从买受人手中拿回来的。”顾玉人说道。
江红也解下自己的“承影剑”递给顾玉人看,说道:“我这把剑叫‘承影剑’,夫君李沐文那把剑叫‘宵练剑’,和这把‘含光剑’一起,合称商天子三剑。大哥大嫂,你们听过商天子三剑的故事吗?”
顾玉人和戚琼琼都摇头,说:“愿闻其详。”
江红说道:“我也是听我爹爹说的。据说,‘含光剑’原来是视之不可见,运之不知有,其所触也,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承影’是一把精致优雅之剑,相传出炉时,蛟分承影,雁落忘归,故名‘承影’。据我爹爹说,我外祖父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是春秋时卫国藏剑名家孔周的姑爷,这把‘承影剑’是作为嫁妆来到我们江家的,至于夫君李沐文那把‘宵练’是婆婆送给他的。婆婆也是大哥大嫂的母亲,你们应该知道这把剑的来历吧?”
“小时候见过那把到,但不知它的来历,母亲可告诉过沐文弟否?”顾玉人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