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东都沦陷,北海军兵变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东都沦陷,北海军兵变 (第1/2页)这几日,东都城中弥漫着一股风雨欲来的肃杀气息。
大军在伊犁战败的消息已经传开,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士兵逃散,但是整个东都各部落,也都快要到了家家戴孝的地步了。
不久后,又有消息传来,王廷的军队携大胜之威,越过了阿拉套山,正向东都城袭杀而来。
而在伊犁河下游,王廷主力同样趁此机会,正在猛攻七河草原。
七河都督九猛安合奋力阻拦,但是在没有援兵的情况下,谁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东都城变得岌岌可危,城中百姓更是人心惶惶。
在王府的命令下,无论男女老幼,只要能骑马射箭,全部被编入了军队之中。
就算是流干最后一滴血,也要保卫东都城。
又过了一日,一名身穿破旧皮甲,满是泥泞的探骑冲入了城中,狂奔在大街上,来到王府门前下马。
“报……”
“启禀都督。”
“北海都督阿里答率五千铁骑已至托勒山,距此仅五十里!”
听到这话,萧达鲁面露惊喜,连忙走到探骑面前:
“当真?北海军已到托勒山?”
“没错,都督,阿里答都督麾下的前锋探骑就在城外。”
听到这话,萧达鲁顿时激动的大笑起来,心中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哈哈哈,好,太好了。”
“天助我也!”
随即,拳头重重的捶在桌案上,面露狰狞的笑容。
“本督手中三千铁骑,加上阿里答的五千精骑~”
他抽出腰间弯刀,刀刃指向地图上的伊犁位置,那里正标注着王廷军的符号。
“这群杂碎虽然有两万多人,但是真正的王廷军队却不过几千。”
“大部分都是东喀喇汗国的军队,还有一些伊犁葛逻禄人的散兵游勇,却也不过是草原上的乌合之众!”
辽国内部的军队也是有鄙视链的。
根据战斗力的强弱,最厉害的就是北疆铁骑和王廷直属军队。
其次才是东喀喇汗国、西喀喇汗国等附属国家的军队。
后者因为在骑兵数量、士兵战斗力和意志力、军队的组织力等方面,都与北疆和王廷的军队有一定差距。
所以,有了这八千北疆铁骑在手,萧达鲁已经不将王廷的两万乌合之众,当做威胁了。
“不过,北海的军队为什么来的这么快?”
最先投靠萧达鲁的将领,库莫奚有些不解的问道。
这个时候,金州和大漠的军队恐怕也才刚刚出发吧!
萧达鲁却是不以为意的摆手道:“有什么奇怪的?北海距离东都本就最近。”
“阿里答最先收到东都的消息,以他对父王的忠心,定然会第一时间整兵,路上快马加鞭。”
“最先抵达东都,再正常不过了。”
听着萧达鲁的解释,其他人微微点头,没有再疑虑此事。
接下来,萧达鲁便和这些将领们商议起如何灭掉王廷的这支军队。
八千北疆铁骑在手,他已经不满足于保卫东都了,而且还要全歼来犯之敌。
萧达鲁眯起眼睛,用刀鞘指向地图:“根据探骑汇报,王廷贼军刚刚越过了阿拉套山,正在山下休整。”
“待北海军一到,我军即刻分兵两路,一路扼守东都城,吸引王廷贼军来攻。”
“另一路,绕道其后,截断退路,来个里应外合,彻底歼灭这支王廷军。”
萧达鲁意气风发的说道。
从战略角度来说,他这样的安排没有任何问题。
两万王廷军中,大部分都是东喀喇汗国和伊犁葛逻禄的军队,虽然算不上乌合之众,但也称不上精锐。
一旦被两面包抄,恐怕撑不住多久便会全军溃散。
想到那样的结果,萧达鲁面露轻笑:“待会合金州与大漠援军之后,本督必要亲率大军西征七河草原。”
“定要让那王廷贼子们,尽数埋骨在七河。”
那个时候,他萧达鲁力挽狂澜于危难,凭此泼天战功,谁还能阻止他继承“东都留守使”之位?
他还要率领北疆的铁骑,直捣王廷,让整个大辽国都匍匐在自己脚下颤抖。
这一刻,萧达鲁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大声说道:“传大王之令,让北海军在城外驻扎,休整一日,听候调遣。”
“遵命!”
北海军一路急行,兵疲马乏,必须休整之后才能投入战争。
可东都只是一座小城,根本容纳不了太多的军队驻扎,所以只能让北海军在城外扎营。
五千北海军如黑云压城般卷至东都城下。
冲在最前面的士兵,身披铁甲,马鞍侧斜插着丈二长枪,背挂弯弓,乃是北海军中的精锐。
后续的轻骑兵则穿着熟牛皮软甲,手持长枪弯刀,仿佛整支军队都在蒸腾着杀意。
接到王府命令之后,北海军便在城北的一处开阔地上安营扎寨。
就在士兵们忙碌的时候,一个铁塔般的汉子,骑在一匹银鬃战马上,走在营地之中。
他不过二十多岁的模样,面容粗犷,神情肃穆,凝望着夕阳下的东都城。
低沉的声音说道:“先生,按照规矩,本都应当第一时间入城,去面见大王。”
在他旁边,一名身穿皮甲,装扮如同普通士兵般的老头,发出沙哑的声音说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若是萧思摩察觉到不对劲,将你留在城中,那么我们就麻烦了。”
“所以,这个时候就不能在意那些繁文缛节了。”
“派人去城中传信,今日天色已晚,你忙于安营扎寨事宜,明日一早便入城面见。”
阿里答闻言轻轻点头,不再言语。
这些年来,他跟随着萧思摩南征北战,立下了无数功劳,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为了如今封疆一方,执掌军政大权的北海都督。
彻底完成了从一个穷小子到封疆大吏的蜕变。
除了他自己的奋命搏杀之外,最重要还是因为萧思摩的慧眼识英才。
他的心里,对萧思摩满是感激。
可想到自己将要谋划的事情,阿里答微微面露挣扎和不忍,内心中满是罪恶。
但是,他也没有办法。
若是当年的事情曝光,他将顷刻间失去所有,想死都是一种奢望。
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当天晚上,北海军在城外安营扎寨。
用过晚餐之后,阿里答将北海军的所有将领们召集了起来。
“诸位,我得到了准确情报,大王子萧达鲁发动叛乱,软禁了大王。”
听到这话,众将顿时一片哗然。
“什么?大王被软禁了?”
“那让我们在城外驻扎的命令是谁下的?大王子?”
“大王子糊涂啊!”
北海军众将们震惊的说道。
这些人中,有萧思摩安排的千户、百户,也有原本就是当地的游牧部落首领。
成分复杂,来历不一。
但是,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所有的将领们都保持一致,对萧达鲁开始口诛笔伐。
看到众将们的态度,阿里答心中微微点头,与其中的几名将领隐晦的交流了眼神之后,继续说道。
“不久前,本都接到大王密令,命令我等进入东都城,拿下萧达鲁,救出大王本人。”
说着,阿里答拿出一张布帛。
上面的契丹文字让很多将领看不懂,但是他们却看的懂那枚大印,的确是萧思摩的印信。
“啪~”
下一秒,一名契丹将领重重的拍着桌子,愤怒的说道:“之前怎么没有看出来,萧达鲁竟然如此狼子野心。”
“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我们必须救出大王。”
“没错,救出大王来。”
“拿下萧达鲁,请大王重新出山带领我们打败王廷叛军。”
“动手吧,必须救出大王。”
将领们义愤填膺的大吼道。
其中的那些契丹将领们或许是出于真心,毕竟他们都是萧思摩一手提拔起来的,权力的变更最容易影响他们的利益。
至于那些北海本地首领担任的千户、百户们,更多的还是装模作样。
毕竟无论萧思摩父子谁当家,他们的地位都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但是草原的传统礼法还是要维持的,否则经常发生儿子推翻父亲的事情,他们也会担惊受怕。
“好~”
阿里答轻轻摆手,阻止了众人的义愤填膺,低沉的声音说道:“既然大家伙都是这个想法,那我们就必须攻下东都,救出大王。”
一句话,便定下了基调。
北海军,将会进攻东都。
随后,阿里答命人展开了一副简易的东都城平面图,指着东门的方向说道。
“萧达鲁蒙蔽了城中士兵,软禁了大王,但还是有很多勇士不甘臣服于逆贼。”
“他们在城中暗暗积蓄力量,等待我们的到来。”
“这份大王的手书,便是由王府亲卫副统领涅吉达派人送来的。”
“他假意投降萧达鲁,以此获得信任,目前已经被萧达鲁封为了千户,今晚上的东门,便由涅吉达守卫。”
“本都已经和他约定,今夜子时,他会打开东门放我军入城。”
听到这话,北海众将们纷纷惊讶,没有想到阿里答还有这样一个后手。
有一个守城千户做内应,东都城对于他们来说,完全就变成了一个脱光衣服的姑娘,任由蹂躏。
“太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