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北疆大都护令,荡平高昌

第二百八十五章 北疆大都护令,荡平高昌

第二百八十五章 北疆大都护令,荡平高昌 (第1/2页)

大漠将军府,众将云集,肃杀之气弥漫。
  
  武卫军百户杨守敬身披明黄棉甲,腰悬骑兵刀,双手捧着卷轴,站在堂前沉声喝道:“大都护诏令!”
  
  “高昌国乃我北疆藩属,世代臣服,共享太平。”
  
  “今闻高昌政变,国贼库迪那颜、谟措乌拔擅杀辅政,挟持国王,屠戮忠良,祸乱朝纲,致使哈密力城血流成河,万民陷于水火。”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堂屋里回荡,掷地有声。
  
  李东江身着赤色棉甲,右手抚胸,粗犷的脸庞上满是沉凝与镇定。
  
  大漠与高昌相邻,他也得到了高昌政变的消息。
  
  本以为李骁会先派人进行斥责,没想到直接便是派遣大军平叛。
  
  不过,这也符合自己那侄子的性格,杀伐果断,绝不手软。
  
  甚至李东江在心中暗暗的猜测,这场政变的背后或许就是自己那大侄子操纵。
  
  “夫宗主国之责,在安邦抚民,拨乱反正。”
  
  杨守敬继续宣读,声调陡然提高:“高昌遭此大难,北疆岂能坐视?特令大漠将军李东江,即刻率第二镇铁骑星夜南下,直取哈密力。”
  
  “尔等此行,当以‘解救高昌王、平定叛乱’为要,诛首恶库迪那颜、谟措乌拔,安抚百姓,复高昌秩序。”
  
  “务必速战速决,护高昌万民于倒悬,扬北疆雄威于天下。”
  
  “天禧二十七年二月十八,北疆大都护李骁亲印。”
  
  最后一个字落下,堂内鸦雀无声。
  
  杨守敬上前一步,双手将明黄卷轴递到李东江手中。
  
  诏书上“北疆大都护”的朱印鲜红如血,李骁亲笔书写的字迹力透纸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紧接着,他又从身旁亲卫手中接过锦盒,打开后露出一面虎符,玄铁铸就,很是精致。
  
  李东江掏出自己的半枚虎符,与锦盒中的另一半对接,严丝合缝,仿佛天生便是一体。
  
  尽管他认得杨守敬,认得那卷轴上李骁独有的笔迹,却依旧一丝不苟地走完了验符流程。
  
  这可是调动一镇铁骑的大事,任何疏漏都可能酿成大祸。
  
  “末将李东江,遵大都护令!”
  
  他双手高举虎符与诏令,沉声喝道。
  
  “末将等接令!”
  
  拔里阿剌、李东根与众将齐齐呼喝,堂内顿时响起一片甲叶碰撞的脆响。
  
  杨守敬扶起李东江,又从怀中掏出一封火漆书信,低声道:“这是大都护的私信,请将军览阅。”
  
  说罢,对着李东江重重的抚胸行礼。
  
  李东江微微点头,打开了李骁的亲笔书信,看到了里面的内容,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的猜测。
  
  高昌之事,就是李骁在幕后操纵的。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高昌国坐守宝山,隔绝东西,焉有不亡之理?”李东江心中一片了然。
  
  高昌国的地理位置极佳,扼守丝绸之路要道,甚至就连金州前往河西走廊的最便捷道路,也需要经过高昌。
  
  再加上高昌国是北疆重要的粮食和棉花产地。
  
  李骁已经无法容忍这个‘国中之国’继续存在了,他要将高昌彻底纳入北疆。
  
  而在他给李东江的密信中,就写明了对契俾多等人的处置结果。
  
  ‘库迪那颜等叛党,狗急跳墙,逼杀高昌国王契俾多。’
  
  ‘高昌王室血脉断绝,遵从万民之意,纳入北疆统辖。’
  
  北疆大军都还没有出兵,李骁就已经将高昌的结局设定好了。
  
  弱者,没有抗拒命运的权力。
  
  看完了密信之后,李东江将其折迭收入怀中,转身看向众将,眼中已燃起战火。
  
  “拔里阿剌,即刻点齐三千轻骑为先锋,带足三日干粮,寅时出发,直插哈密力城外扎营!”
  
  “李东根,你率所部轻骑,卯时跟进,走西路,绕道高昌城,向东突进。”
  
  “其余各部,随本将整装待发,走东路,卯时开拔!”
  
  “遵命!”
  
  众将领命起身,转身时甲胄铿锵作响,脚步急促却丝毫不乱,显然是久经战阵的精锐。
  
  这一日,第二镇全军出击。
  
  三个万户共计一万多骑兵,全部南下,务必一战荡平高昌。
  
  这乃是李骁在密信中的命令,同时他还会派遣第一镇的一个万户南下,接替第二镇驻守大漠。
  
  李东江见此,也瞬间明白李骁的意思了。
  
  自己的位置该挪一挪了。
  
  ……
  
  “呜呜呜……”
  
  龙城大都护府的后院,忽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听得人心头发紧。
  
  塔吉古丽伏在木榻上,肩头剧烈颤抖,锦被被泪水浸透了一大片。
  
  李骁刚刚派人传来了消息,父亲阿尔库斯在腾格里节遇刺身亡,家族男丁尽数被斩,女眷发配为奴。
  
  一夜之间,显赫的阿尔库斯家族灰飞烟灭。
  
  “父亲……母亲……”她哽咽着唤着亲人的名字,悲痛欲绝。
  
  前几日还收到父亲送来的补品,信里叮嘱她安心养胎,怎么转眼就成了阴阳相隔?
  
  脚步声从外间传来,李骁刚处理完军务,一身玄色常服还带着寒气。
  
  塔吉古丽猛地抬起头,泪痕交错的脸上满是绝望,她挣扎着从榻上爬起来,踉跄着冲到李骁面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大都护,妾身的父亲死了,家人都死了啊!”
  
  她抓住李骁的袍角,哭啼道:“他们怎么能这么狠心?连襁褓里的孩子都不放过啊……”
  
  看着她哭成泪人的模样,李骁心中泛起一阵复杂。
  
  阿尔库斯的死虽与他无直接关联,却是他默许高昌局势发酵的结果。
  
  高昌的存在挡住了北疆的路,所以必须要拔出这颗钉子。
  
  而为了师出有名,也为了顾及塔吉古丽的情绪,所以李骁才默许了事态发展。
  
  虽然他对塔吉古丽纯粹就是见色起意,是一场政治联姻,但毕竟塔吉古丽陪伴了他两年,在李骁心中也占据着一席之地。
  
  尤其她腹中还怀着自己的骨肉~
  
  李骁俯身将她搂进怀中安慰说道:“塔吉古丽,你放心。”
  
  “本都已经派遣第二镇铁骑南下高昌,不出三日便会兵临哈密力。”
  
  “所有害死你父亲的人,本都一个都不会放过。”
  
  李骁的声音沉了几分,眼底翻涌着刻意为之的怒意。
  
  又收敛起情绪,抬手拭去她脸颊的泪水:“别哭了,塔吉古丽。”
  
  “你还有身孕,哭坏了身子,让本都怎么安心?”
  
  塔吉古丽却哭得更凶了,将脸埋在他的衣襟上,泪水浸湿了他胸前的锦缎。
  
  “可是他们都没了……父亲虽然贪权,可他从未害过别人啊……”
  
  好吧!
  
  又是一个从小生活在父母编织的童话世界中的孩子。
  
  她所理解的父亲,只是阿尔库斯让他看到的形象。
  
  真以为她父亲是个贪权的好人呢。
  
  但毕竟人都死了,李骁自然也不会给那个老头拆台。
  
  让塔吉古丽心中一直保持着对老头的高大形象好了。
  
  良久,塔吉古丽的哭声才渐渐低下去,只余抽噎。
  
  李骁扶起她,见她眼皮红肿如核桃,不由得放柔了语气:“你先歇着,等第二镇的消息传来,本都第一时间告诉你。”
  
  他唤来侍女好生照看,转身走出内室时,脸上的温和已褪去大半。
  
  站在廊下望着高昌的方向,眼神又冷了几分。
  
  安抚塔吉古丽是必要的,但若因此改变既定的战略,却是万万不能。
  
  高昌的棋局,才刚刚走到最关键的一步。
  
  而内室的帐幔后,塔吉古丽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泪水再次涌了上来。
  
  她不知道这场复仇背后藏着怎样的算计,只知道那个曾给她梳辫子的父亲,再也回不来了。
  
  ……
  
  此时已是三月初,最凛冽的寒气悄然退去,金州的冰雪顺着沟壑消融,露出底下黑褐色的土地,草根也开始冒出嫩芽。
  
  龙城外的旷野上,融化的冰雪在马蹄下汇成浅浅的水洼,一支庞大的骑兵军队正列队聚集。
  
  将士们身披黄色棉甲,头戴缨盔护颈,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一人三马的配置让队伍显得格外雄壮,战马背上驮着武器、粮食、帐篷、被褥等物资,在晨光下泛着沉甸甸的光泽。
  
  城门外,李骁望着面前身穿黄甲,披着黄色披风的秦春生,语气凝重。
  
  “二舅,大漠乃是我北疆重镇,如今高昌局势未明,你驻守在此,既要稳住后方,也要随时准备策应前线。”
  
  秦春生右手抚胸,重重点头:“大都护放心末将定会守好大漠,绝不让任何乱兵踏入半步。”
  
  攻克高昌后,北疆的疆域将直接南扩千里,高昌会成为北疆南部的新边界。
  
  届时,李骁会命第二镇驻守高昌,东连甘肃,西与二虎合力蚕食东喀喇汗国。
  
  而秦春生将率领第一镇麾下的第二万户驻守大漠。
  
  那时的大漠会成为北疆腹地,外敌攻入的可能性极低,一个万户的兵力足以保其安稳。
  
  叮嘱完毕,秦春生转身对着麾下大军扬声喝道:“出发!”
  
  黄色的日月战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第二万户的骑兵们踏着冰雪消融后的泥泞,队伍如一条黄色的长龙,缓缓向着大漠方向前进。
  
  李骁目送大军远去,返回城中之后,策马来到九猛安合的府邸。
  
  “拜见大都护。”
  
  九猛安合亲自来到府外迎接。
  
  “不必多礼。”
  
  李骁挥手示意,直奔主题道:“去年秋天定下的扩军之事,该重新捡起来了。”
  
  九猛安合是北疆的老将,黝黑的脸上刻满风霜,他躬身道:“大都护说的是。”
  
  “冬天冻土难行,征兵之事确实迟缓了些,如今冰雪消融,正好召集各万户青壮,开始训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