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韩绛教弟(2)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韩绛教弟(2)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韩绛教弟(2) (第1/2页)

“兄长,陛下的意思是?”韩维将自己的情况,介绍完后就问道。
  
  韩绛的眼睛迷离了一下,然后道:“持国啊……前些时日,吾让持国看的那篇文章,持国可看了?”
  
  韩维摇头:“蒲传正的歪理邪说,弟不屑一读!”
  
  “你啊你……”韩绛知道自己弟弟的脾气——清高!
  
  而且,经常不识时务的清高。
  
  譬如说,熙宁六年,先帝用吕嘉问的建议,决定罢科配之制,实行免行法,向商贾开征免行钱。
  
  当时官拜翰林学士承旨的韩维,就是朝中最主要的反对派。
  
  先帝念及其乃潜邸大臣,又是变法之初,最重要的支持者。
  
  于是,私下里一次又一次的与之协商。
  
  但韩维就是不听!
  
  最后没办法,先帝只好说:既然韩卿如此强烈反对,那么,卿是不是组成一个调查团,去汴京城里调查一下?看看利弊都有哪些啊?
  
  结果,韩维当场就炸了!
  
  直接对先帝说——陛下对臣,居然还不如吕嘉问!(吕嘉问是免行法的执行人)
  
  臣虽然不才,但好歹也是先帝任命,陛下您的潜邸旧臣!
  
  如今,陛下却让臣去做这样的小事,还让臣去和吕嘉问这样的幸进少年共事!
  
  这让臣有何面目,出入朝廷?
  
  乞陛下罢臣之职!
  
  于是,他居然拉着时任权知开封府孙永,一乞上札求去。
  
  先帝快被他给气死了!
  
  后来韩绛入朝拜相时,先帝还专门为了这个事情和韩绛谈过——韩、孙等学士,常言免行法种种之弊,有害民损公之嫌,朕使学士等详查,呈报利弊,学士却愤而求去!
  
  此朕之不德,使贤人远离也。
  
  当时的韩绛能怎么办呢?
  
  只能脱帽谢罪。
  
  而从那以后,先帝再也没有诏韩维回朝为官,显然是失望至极。
  
  当今即位,也没有想过让韩维辅政——这不用想,先帝肯定有过嘱托。
  
  搞不好,还评价过韩维,且评价很低。
  
  面对自己这个都七十岁了,还和个孩子一样,执着于君子小人,走不出别人给他画的条条框框的弟弟。
  
  韩绛没有办法,只能是叹息几声。
  
  韩维见着哥哥叹气失望的模样,也有些慌了神,连忙道:“兄长勿罪!弟今夜就派人去寻蒲传正的文章来看!”
  
  韩绛知道的,韩维只是哄他而已。
  
  就像他上次答应自己,一定好好看蒲宗孟的文章。
  
  结果呢?
  
  他挣扎着坐起来,韩维立刻上前,扶着哥哥。
  
  韩绛坐起来后,伸手从床榻旁拿起了一张已经提前让人誊抄好的纸,递给韩维:“持国,先看吧!”
  
  韩维下意识的有些嫌弃,不想看。
  
  没办法,蒲宗孟的名声太臭了。
  
  在清流中迎风臭十里的那种!
  
  哪怕现在,汴京人对他改观了。
  
  可汴京之外,对其依然是抨击为主。
  
  举凡说起奸相——所有人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蒲宗孟。
  
  也对亏了蒲宗孟回朝拜相,所以,现在已经几乎没什么人骂王子韶、贾种民、陆佃等人了。
  
  只能说,一个好的MT,确实很关键。
  
  不过,最终韩维还是不情不愿的拿起了韩绛递来的文章看了起来。
  
  《涓涓细流,可以济沧海》
  
  正是,蒲宗孟开山立派的那篇文章。
  
  不得不说,蒲宗孟的文章,确实很厉害。
  
  不愧是濂溪先生的小舅子。
  
  整篇文章,不过千余字,却是引经据典,从管仲说到陶朱公,从周公讲到孔子。
  
  每一句都紧扣着儒家的政治正确。
  
  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赚钱有理!有钱就是有仁义!有钱就是忠孝!
  
  为什么?
  
  因为,一个人有钱,就会雇佣他人,越有钱,雇的人就越多,养活的人也就越多,给朝廷缴的税就越多!
  
  所以有钱人越多,穷人越少,国家越富。
  
  所以,只要有钱人拿钱出来投入生产,扩大生产,雇更多的人,缴更多的税。
  
  那他就是君子!
  
  就是天下的义士,国家的忠臣,宗族的孝子!
  
  韩维看完,咽了咽口水,然后看向韩绛,良久悠悠说道:“看来,世人对于蒲传正,多有缪误!”
  
  “观其文字,虽有所偏颇,但大节未失,大义尚在!”
  
  这就是很了不得的评价了。
  
  没办法!
  
  谁叫他韩维,曾二知颍昌府(许州,元丰三年升格为颍昌府,而韩维是首任颍昌知府,同时韩家在韩亿时代,就在当地经营了,韩家兄弟皆在颍昌长社长大,韩亿及其诸子最后也都是归葬长社,至于为什么是韩维这个在颍昌长大的人,为首任颍昌知府,因为他是神宗的潜邸旧臣,而神宗即位前的封号是颖王),在当地有着庞大的利益呢?
  
  不夸张的说,再这么下去,颍昌韩氏就要和相州韩氏一样了。
  
  故此,朝廷才要拜黄履(吕惠卿岳父)为颍昌知府。
  
  黄履之后,接任的人,也必定是吕惠卿一系的大臣。
  
  这都是为了打压、限制韩家在颍昌的影响力。
  
  也正是因此,韩维才会对朝廷的一些政策不满。
  
  尤其是如今经过调整的青苗法与免役法。
  
  韩家这几年,因此大出血!
  
  单单是每年多交的免役钱和免行钱,就达到了近万贯!
  
  可没有办法!
  
  因为,推动这些改革的人,叫韩绛。
  
  这是韩绛的政绩!
  
  所以,韩家人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但,这一切都限于韩绛还活着。
  
  一旦韩绛不在,韩氏诸子,定会掀起风浪。
  
  而蒲宗孟的这篇文章,解决了韩家的大问题。
  
  既然朝廷都赞同,有钱就是好。
  
  那我们富一点,就是天经地义的。
  
  于是,将来完全可以拿着这个当文章,和朝廷以及地方讨价还价。
  
  韩绛看着面露喜色的弟弟,摇了摇头:“持国,看文章要仔细!”
  
  他可太清楚自己的这个五弟了——只要没有伤害到他的利益,韩维还是很有些家国天下的心思的。
  
  就如熙宁变法之前,他拼命的在先帝面前,赞美王介甫。
  
  然而,当王介甫的变法,开始触及他的切身利益时,他就像被踩到了尾巴的猫一样尖叫起来。
  
  最终,因为免行法,而和王介甫割席。
  
  因为,免行法,真切的伤害到了,韩家的根本利益——许州,天下商业的中心之一!
  
  作为许州最大的豪门,韩氏所拥有的利益太多了。
  
  而免行法,等于卸掉了韩氏过去最大的得利渠道——科配。
  
  再也不能,随便给点钱,就征用小商贾的货物了。
  
  韩维如何不急?
  
  “蒲传正,可是说的明白!”韩绛靠在一张软垫上,轻声说道:“富与贵,乃人之所欲也,必以道得之!”
  
  “而什么是富者之道?”
  
  “当行仁义!”
  
  “富者之仁义,在于雇人,在于纳税!”
  
  “换而言之,富人欲为天下义士,国家忠臣,宗族孝子,就得拿钱出来雇人,还得纳税!”
  
  “此正是其文章宗旨所在——涓涓细流,可以济沧海!”
  
  韩维听着,再次仔细看了一遍文章,脸上出现了些郑重的神色。
  
  旋即,他抬起头,看向韩绛:“兄长的意思是……”
  
  “蒲传正此文,乃是……”他望向皇城方向,微微拱手。
  
  这点智慧,他还是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