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在异世封神 > 第六百三十六章 祠中二鬼

第六百三十六章 祠中二鬼

第六百三十六章 祠中二鬼 (第1/2页)

第六百三十六章
  
  赵福生脸色一沉,轻喝:“火把举高一点,领路。”
  
  那村民正想反驳,但扭头与她对望,见她目光凛然,眼中寒芒闪烁,一惊之下惧怕油然而生,不快很快散去,骨子里的懦弱又涌上心头。
  
  “是、是——”
  
  他怯怯应了一声,顺势将火把点高了。
  
  赵福生看了余灵珠一眼:
  
  “你说你跟他们计较什么?”
  
  “……”
  
  余灵珠沉默。
  
  她其实也不是真的要跟这些村民计较,而是她骤然听到村民口中‘常家好人’的真相,倍受冲击。
  
  余灵珠的心里不由自主的浮现自己初上马车时,与赵福生的对话。
  
  当时她极力强调常家是好人,赵福生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情,余灵珠当时还不舒服极了。
  
  可此时听闻百里祠的村民说的话时,余灵珠心中乱了。
  
  ‘嗒嗒嗒。’
  
  众人深一脚、浅一脚在泥地里行走,大家谁也没出声,一时间气氛有些凝固。
  
  余灵珠的性格受不了这种沉默,半晌后主动出声:
  
  “赵、赵福生,你说百里祠的村民们说的是真的吗?”
  
  赵福生双手抓着裤腿往上提,但冰冷的泥浆还是顺着她的鞋袜钻进她脚里,她脑海里一面思索着百里祠的情况及武清郡、常家相关的线索,一面分神在想稍后自己这鞋要怎么清洗烘烤。
  
  听到余灵珠的话,她略微有些走神,转头的动作慢了两分,余灵珠就不高兴了:
  
  “我和你说话听到了吗?”
  
  “听到了。”赵福生点头:
  
  “十有八九。”
  
  “唉,你这人说话真不痛快,讲话不肯讲个实的,我们武清郡人就不这样了,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一口一个唾沫,绝不拖泥带水的。”余灵珠道。
  
  刘义真本来不喜欢她张扬跋扈的性格,但此时听她这样一说,倒起了共鸣,点头道:
  
  “就是。”
  
  陈多子却维护赵福生,不爱听别人说她半分不好,连忙道:
  
  “大人只是谨慎,没确定的事,怎么好说得这么肯定呢?”
  
  赵福生也点头:
  
  “就是。难道要我直接说,常家是武清郡一害,是武清郡蠹虫,对百姓敲骨吸髓吗?”
  
  ‘嘶!’
  
  ‘嘶!’
  
  脚步声一下停住,所有人瞪大了眼,不敢置信的盯着赵福生看。
  
  余灵珠浑身直抖,盯着赵福生:
  
  “你、你、你——”
  
  赵福生也跟着停脚,无奈道:
  
  “你看吧,给你面子说得委婉一点你不高兴,直接说了你还是不高兴,真难侍候。”
  
  余灵珠阴沉着脸。
  
  过了好半晌,余灵珠才动了动脚:
  
  “常老太太是个好人,她的两个儿子也人品不错,怎么会呢——”
  
  “是啊。”
  
  三个村民也点头:
  
  “常老太太在世时,还时常向穷人布施粥水,很是善良慈祥的老人家。”
  
  刘义真冷笑:
  
  “羊毛出在羊身上。”
  
  村民们没反应过来,武家兵没吭声。
  
  余灵珠心烦意乱,赵福生则道:
  
  “常家人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他们的存在就是武清郡一霸。”
  
  “我不相信,他们当年也是苦过来的,怎么会——”余灵珠摇头。
  
  赵福生听她说到这里,倒对她有些另眼相看了。
  
  她初时以为余灵珠蛮不讲理,又极端护短,且视百姓性命如草芥,对她印象不佳;
  
  可这会儿见她还会因为百里祠村民的话而耿耿于怀,可见余灵珠内心中并没有她展现出来的那么冷漠。
  
  这样一想,赵福生倒多了几分说话的兴致:
  
  “有些事情,跟他们苦不苦、人好不好没有关系的。”她说道:
  
  “税赋这种事,常家不收大头,镇魔司、官府便不敢收小头,就是常家最初不想要,这些人求着也会让他们收下的。”
  
  说到这里,赵福生顿了顿,又道:
  
  “到了后来,也不用求了,”她看向余灵珠:
  
  “你不是说常家如今几百口人吗?”
  
  余灵珠已经意识到了什么,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最终只点了下头。
  
  赵福生道:
  
  “短短几十年,人口长得这么快,常家活下来的两个儿子妻妾没少娶吧?”
  
  “……”
  
  余灵珠哑口无言。
  
  她想要辩解,但张嘴的刹那,却无话可说。
  
  “三十多年时间,常老太太的儿生子,子生孙,传至如今,孙子也该要到能娶妻生子的年纪了吧?”赵福生又问。
  
  余灵珠突然后悔问这些问题了。
  
  有些真相,她装聋作哑不知道,得过且过就算了。
  
  她一个驭鬼者,迟早会死的,又何必此时将事情揭开,让自己不舒服?
  
  “常家如今条件不错,娶妻纳妾也是常事,许多苦寒人家,儿女无处可去的,若是能嫁入富贵之家,讨口饭吃,不也是好事一件吗?这些人嫁谁不是嫁?跟谁生孩子不是生孩子呢?”余灵珠勉强收拾好心情,反问了赵福生一声。
  
  “是。”
  
  赵福生点头:
  
  “可你的问题不是常家为什么要收受税赋吗?这就是理由了。”
  
  她说道:
  
  “家里子子孙孙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么多人活着,张嘴要吃饭,武清郡人口有限,土地就这么多,就是百姓拼了命的种地,米粮的定数是有限的。”
  
  “常家自己是不能种地的,粮食不够,便唯有从别人碗里刨了。”
  
  余灵珠不服:
  
  “也不是白拿,我相信常家是要拿银子买的——”
  
  赵福生笑了:
  
  “常家银子哪来的?”
  
  刘义真幽幽出声:
  
  “种地里长出来的。”
  
  两人一唱一和,直说得余灵珠羞恼无比。
  
  赵福生看她揣着明白装糊涂,丧失了继续与她说这个问题的兴致:
  
  “只有一碗饭,两个人分,若是一人分点,大家便都半饱,一个人要想吃得饱一些,另一人便没得吃了。这个问题你想得通就想,想不通就算了。”
  
  她扭头看向武家兵:
  
  “我对常家收不收税的倒不在意,倒是你们提及的积攒功德值换取来生一说很感兴趣。”
  
  说完,她问武家兵:
  
  “武村长,你能不能说给我听一听呢?”
  
  武家兵听她提及此时,初时害怕,但过了不多时,又镇定下来了。
  
  “大人,你来都来了,又何必急于在此时问这个问题呢?你是要进武清郡的人——”
  
  武家兵说了这话,顿了片刻,接着又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