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 > 第115章 封朱应【大宁边军指挥使】!朱元璋与朱标的父子情!

第115章 封朱应【大宁边军指挥使】!朱元璋与朱标的父子情!

第115章 封朱应【大宁边军指挥使】!朱元璋与朱标的父子情! (第2/2页)

“尽快给咱一个合理的整编方法。这一支兵力,不可浪费了。”
  
  “咱是穷苦人出身,如此多的兵力如若不用,那就是暴殄天物。”
  
  朱元璋说这话时,眼神中透露出对这支部队的重视,此番让太子朱标亲自过问,显然也是在向朝堂群臣宣告收编降卒的心思。
  
  “儿臣领旨。”
  
  朱标先是一拜,领了旨意。
  
  然后又似想到了什么,当即道:“父皇!如今辽东将定,冯胜诸位将军是不是要归于应天述职?他们麾下的兵力是不是也要调回来?”
  
  朱标试探着询问道,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的意味。
  
  “太子有何看法?”朱元璋笑了笑,反问道,眼神中透露出对朱标想法的期待。
  
  “辽东初定,诸事繁多。”
  
  朱标当即说道,没有任何犹豫之色:“必有元军余孽隐藏辽东各处为祸,大军还需镇守方可确保安宁,而且那十几万降卒也需要有军队看着,避免乱象。”
  
  “待得辽东彻底平息之后,可再下旨让冯胜大将军他们归都述职。”
  
  朱标说话时,条理清晰,分析得头头是道,展现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
  
  “就依太子所言。”朱元璋当即道,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父皇圣明。”朱标当即一拜,脸上洋溢着对朱元璋认同自己的喜悦。
  
  朱元璋看着朱标温和一笑,转过头的瞬间,目光又变得威严起来,俯瞰朝堂。
  
  随后。
  
  他直接开口:“唐铎,赵勉,陈敬。”
  
  三个人名从朱元璋的口中喊出,声音威严而洪亮。
  
  “臣在。”
  
  被点到名字的三部尚书立刻站了出来,整齐地回应道。
  
  他们三人站得笔直,脸上带着严肃的神情,等待着朱元璋的旨意。
  
  “辽东大战很快就要彻底定下了。”
  
  朱元璋说道:“兵部作为主军之责,必须尽快给咱将辽东战场上伤亡将士的名册拟定,再交由户部审阅,尽快将抚恤落实。”
  
  “至于户部,积极筹措钱粮,抚恤之事为重,凡是为我大明战死捐躯的将士,绝不可薄待半分。”
  
  “还有辽东的官吏任免,这个是未来辽东治理的根本,太子虽然定下了辽东府知府的人选,也带了一众辅官随行,但辽东疆域不小,人口也不少,还需要足够的官吏去治理,这些吏部要尽快选定官员调任,辽东定,现在的关键就是让辽东彻底融入我大明。”
  
  朱元璋对着眼前的三个尚书说道,语气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些事情的重视。
  
  兵部,户部,吏部。六部之中最为关键的三个。
  
  “臣领旨。”
  
  唐铎,赵勉,还有作为吏部尚书的陈敬,恭敬一拜,齐声回应。
  
  “好了。”
  
  朱元璋扫视了朝堂一眼,大声问道:“咱要说的都已经说了。诸卿可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他的目光再次在群臣身上扫过,等待着臣子们的回应。
  
  “启奏皇上。”
  
  陈敬恭敬地启奏道:“如今辽东将定,我朝廷是不是在赋税方面要做一些减少?”
  
  “毕竟战事初定,战火初熄!辽东百姓或许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陈敬说话时,微微低着头,眼神中透露出对辽东百姓的关切。
  
  “的确。”朱元璋也是恍然回神,点了点头:“太子,你觉得辽东税收该减少多少?”
  
  朱元璋再次将目光看向朱标,眼神中带着询问与期待。
  
  “此事事关重大。”朱标沉声说道,面带思虑:“儿臣也需细细考量。究竟是单一的减免农税,还是要全部税收一起减免。”
  
  朱标一边说着,一边微微皱眉,似乎在脑海中仔细思考着各种可能性。
  
  税收之事,国本之事,朱标也不敢轻易下定夺。
  
  毕竟影响太大了。
  
  “此事不急。”朱元璋笑呵呵地说道:“咱给你时间。既辽东是在你手中运筹的,但自然是要治理到底。”
  
  朱元璋说这话时,脸上洋溢着温和的笑容,对朱标充满了信任。
  
  “儿臣谢父皇。”朱标当即道谢。
  
  又经过了一阵朝议,朝议散。
  
  奉天大殿内,只剩下了朱元璋与朱标父子二人。
  
  “爹。”
  
  没有了外人在场,朱标则是无比郑重地对着朱元璋一拜。
  
  “儿子谢谢你。”朱标说这话时,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见此。
  
  朱元璋温和一笑,缓缓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走到了朱标的身前,直接将朱标给扶了起来。
  
  “你我父子,说什么谢。”朱元璋温和笑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慈爱,双手轻轻搭在朱标的肩膀上。
  
  “爹。”朱标十分感激地说道:“辽东光复,青史留名。你给儿子的太多了。”
  
  朱标看着朱元璋,眼中闪烁着感动的。
  
  “哈哈。”
  
  朱元璋大笑道:“别说一个光复辽东之功!未来整个大明都是你的。”
  
  “爹如今活着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能够从爹的手中接过一个更好的大明。”
  
  “昔日汉朝时,文景之治,青史留名。”
  
  “爹是一个平民出身,手中沾染了不知多少人的鲜血,手中也不知道宰了多少贪官污吏!”
  
  “文帝那种千古一帝,爹是没有办法成就了。”
  
  “但你可以。爹希望你以后以文帝为标榜,成为我大明的文帝,恩泽天下,恩泽万民,与民同休,与民更始。”
  
  “这,就是爹对你最大的期望啊。”
  
  朱元璋说这话时,眼神中充满了对朱标的期待与信任,双手紧紧地握住朱标的肩膀。
  
  “儿子……”
  
  朱标目光坚定,直视着朱元璋,语气极为郑重地回道:“一定不会让爹失望。”
  
  此刻的他,站得笔直。
  
  仿佛将所有的决心都凝聚在这一句话中,周身散发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气场。
  
  朱元璋看着朱标这副模样,脸上瞬间绽放出爽朗的笑容,随后他伸出宽厚的手掌,连连拍着朱标的肩膀,发出欣慰的笑声,说道:“哈哈,爹相信你。”
  
  他的手掌拍在朱标肩膀上,带着十足的力量,却又满含慈爱,每一下都似在传递着信任与鼓励。
  
  在这奉天殿内。
  
  阳光透过琉璃瓦的缝隙,洒下一道道明亮的光线,映照出这父子二人的身影。
  
  对于朱标而言,身处太子之位,肩头承担着沉重的责任。
  
  平日里,他需周旋于朝堂之上,处理各类军政事务,平衡各方势力。
  
  在众多复杂的国政面前,他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凭借着自身卓越的军政才能,将诸多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
  
  大臣们汇报政务时,他总能迅速抓住关键,做出合理的决策,军事调度上,他也展现出非凡的谋略,为大明的稳定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朱标!的确从未让朱元璋失望过。
  
  “爹。”
  
  朱标微微眯起双眼,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带着一丝了然,轻声问道:“辽东将定,之所以将大军留在辽东镇守,不仅仅是为了安定辽东吧。”
  
  其实早在之前唐铎与兵部上奏是否传召将领回朝时,朱标心思敏锐,便已隐隐察觉到其中深意。
  
  “坐。”
  
  朱元璋脸上笑意未减,略微一动,直接坐在了这大殿的阶梯之上,他目光温和地看向朱标,眼神中满是慈爱与亲近,仿佛此刻他们并非身处威严的朝堂,而是在寻常的家中。
  
  朱标见状,也没有任何拘谨,与自己父亲相处毫无隔阂,像寻常父子一样,自然地坐在了朱元璋的身边。
  
  “光复辽东,除了夺回本属我汉家的疆土外。”
  
  朱元璋微微挺直脊背,目光变得深邃而坚定,缓缓开口道:“更关键的还是拔除北元一颗随时要刺向我大明的利刃。”
  
  说着,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寒光,仿佛那北元的威胁近在眼前。
  
  “如今这一柄悬于头顶的利刃已经解决了,接下来自然是要对付这悬空利刃的罪魁祸首了。”
  
  提及辽东,朱元璋的眼中瞬间闪过一道厉色,那是长期身处权力巅峰、面对敌人时所独有的狠厉。
  
  朱标自然明白,父亲口中那罪魁祸首,不言而喻,正是北元。
  
  北元势力一直盘踞在北方,对大明虎视眈眈,多年来侵扰边境,给百姓带来诸多苦难,也让大明时刻处于紧张的防御状态。
  
  “看来爹是准备辽东彻底安定后,便剑指北元了。”
  
  朱标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轻声说道。
  
  他对父亲的战略意图已然心领神会,并且深知这是关乎大明未来国运的重要决策。
  
  “辽东是头顶悬剑。”
  
  朱元璋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北元才是真正的大敌。不将他们彻底打残,咱睡不着啊。”
  
  “不将他们彻底打废,咱怎么能让你安安心心的掌国啊。”
  
  说到此处!
  
  朱元璋大笑了一声,那笑声爽朗而豪迈,在奉天殿内久久回荡,尽显一代帝王的霸气。
  
  “儿子能做的就是绝不会让爹失望。”
  
  朱标再次郑重表态。尽管朱元璋话语之中满是帝王的霸气,可朱标却深深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浓厚父子之情。
  
  自己父亲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大明,更是为了自己能够顺利接掌江山。千言万语在心头涌动,除了感动之外,更有着一种难言的责任落在了朱标的身上。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