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火枪显威,一触即溃
第30章 火枪显威,一触即溃 (第1/2页)为让这些蕃人画出更多有用消息,蒙恬让亲兵在他认可的画上打“√”。
几名蕃人虽没读过书,不识字,可“√”“×”的区别还是能分辨。
秦人刚才给第一个蕃人的画打“×”,现在给他们画的东西打“√”,显然是认可他们现在所画。
该画什么,显而易见。
将几名蕃人绘出的东西全看了一遍,让其等退下后,蒙恬问几名参谋:“诸位如何看这些蕃人所画?”
一名参谋道:“应当不假,那些人虽被咱大秦击败,沦为丧家之犬,但那只是对咱大秦,对岛上蕃人而言,其等可不容易对付。”
六国旧贵弱,那是对大秦,不是对异邦蛮族,放出去都是个顶个的能打。
“来到流求岛后,其等发现岛上蕃人,又发现蕃人实力不如其等,于是与蕃人发生冲突,将蕃人击败,让蕃人为其等所用。”
另一参谋道:“这对我等是个好消息,那些人对当地蕃人越残暴,当地蕃人便不会真心与其等做事,只是受其等胁迫。一旦被当地蕃人发现其等外强中干,当地蕃人必会反叛!”
“且当地蕃人与那些人仇恨越深,越利于大秦今后治理此处,无需做太多,只需和那些人不同既可。说来,逃到流求岛上的这些六国贵族倒是为大秦做了好事,堪称大秦的开岛先锋。”
众人脸上都露出笑容,六国旧贵到流求岛上,对当地蕃人不是好事,可对大秦却是好事。
因为六国旧贵征服当地蕃人,杀戮当地蕃人,等于提前为大秦除掉了蕃人中的刺头、不稳定因素,有六国旧贵动手,大秦到来后便无需自己动手清除。
再给当地蕃人施加一些恩惠,表现出大秦乃仁义有礼之国,和那些残暴不仁的六国旧贵不同,更容易让当地蕃人归顺大秦。
就是六国旧贵成了冤种,他们被大秦赶到岛上,在岛上的一番作为,结果还给大秦做了嫁衣。
他们建好房、买了车、给了彩礼,等到成婚时,大秦入了洞房,没他们什么事了。
偏偏他们还没办法不做,他们想在岛上生存下去,想在岛上增强实力与大秦对抗,便决定了他们要对当地蕃人下手。
不抢蕃人地盘,不奴役蕃人,他们也许依旧能在岛上生存下去,可哪有奴役蕃人,让蕃人干活来得轻松?
而且,他们人丁不多,要是不用蕃人,光靠他们带的那点自己人,要到啥时候才能积累起足够实力对抗大秦。
蒙恬又问道:“今日有许多人逃走,彼辈定会得到我等到来,攻下水寨的消息,诸位认为那些人在得到消息后会如何做?”
一名参谋笑道:“肯定会被吓到,说不定已在筹谋又一次逃跑。”
另一参谋道:“我倒认为他们不会立时便逃!”
见蒙恬看向他,这名参谋讲出了他的观点。
“他们屡次败于大秦,已逃了多次,人心士气必定低迷。这次听闻我等到来,若一场不战便逃,士气人心会低迷至底。”
“今后,其等必定人心分散,再难提振士气与大秦对抗。”
“因而,哪怕知晓可能战败,不敌大秦,他们也必须与我等打上一场。李念公子曾说过:能不能胜是一回事,敢不敢亮剑又是另一回事。”
“其等今次若畏了我等,不敢亮剑,那其等今后面对我等,便更难再有勇气亮剑。”
“我认为一定会集结兵力与我等一战,即便战后他们依旧要逃跑,也会一战!”
众人仔细一琢磨,发现说的确有道理,只要岛上的六国旧贵头脑还想和大秦对抗,光复六国,那就会选择打上一场。
否则人心散了,士气没了,他们光复六国再难有希望。
为了保存人心士气,想战得战,不想战也得战。
这名参谋又道:“将军,我等必须警戒起来,其等若是出兵,时间不会太久,应就在近几日,恐会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我等。”
在这名参谋讲完后,蒙恬点头道:“所言不错!这些人呐,只要还存着反攻大秦,光复他们国家的念想,必会与我等战过一场。”
“但这些人又是群无能胆小之辈,必不敢与我等死战,必会一边准备与我等开战,一边谋划逃跑。”
“因而,其等开战定不会出动全部精锐,会以蕃人士卒为主。而蕃人与其等非是一心,如今又受火炮惊吓,被强行胁迫来与我等开战,诸位以为能有多少战力?”
蒙恬分析了一番,对方是有可能开战打过来,但不必太担忧,就那些人,成不了气候。
蒙恬话锋一转,又道:“然我等也不可大意,李念公子曾言,‘老虎搏兔,亦须全力’,我等也必须做好防范,须知在战略上可轻视敌人,但战术上必须予以重视。”
“且诸位也莫忘了我等此行目的,是为大秦找到流求,寻找到一处适合作为港口之地,并非是来剿灭那帮丧家之犬!”
蒙恬这一番话让许多人头脑陡然清醒,自从发现流求岛上有六国旧贵的痕迹后,他们许多人都忘了此行目的,满脑子都想着要怎么把岛上的六国旧贵剿灭。
此刻听蒙恬话后警醒,他们本次过来是作为大秦的开路先锋,在流求岛上建立前哨站,以待后续大军过来。
这才是第一要务,可比剿灭流求岛上的六国旧贵更重要,事关大秦后续的一系列安排,要是出了岔子,有许多人要人头落地。
难怪人家是领军大将,能得陛下器重,光这认识觉悟就比他们高了太多。
几名参谋向蒙恬行礼:“谢将军点醒!”
蒙恬摆了摆手,道:“虽说我等当以完成此行目的为上,但其等要真敢来,不‘好好招待’一番,还会以为咱们怕事。传本将令……”
一声“传本将令”让所有人神色一正,负责记录命令的传令兵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
如蒙恬等人所料,没过几日,熊心等人便组织起一支大军朝水寨过来。
说是大军,其实也就几千人,毕竟熊心等人所征服的蕃人部族也才几万人,刨除掉妇孺老幼,能有几千之兵已算不少。
这支军队士气不高,可以说相当低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