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帝秦设计师 > 第75章 大秦要以怂国之耻为鉴(国庆节快乐)

第75章 大秦要以怂国之耻为鉴(国庆节快乐)

第75章 大秦要以怂国之耻为鉴(国庆节快乐) (第2/2页)

偏生始皇用来堵淳于越嘴的话或者说理由用的还是儒家自己的,让淳于越不好反驳。
  
  淳于越沉默了一会儿,事到如今,他已经看出始皇是硬要让这书册流传于天下,哪怕他死在殿上也阻止不了。
  
  何况,他没反驳过始皇,始皇有充足的“理由”向天下发行这书册,他就算撞死在殿上也是“无理取闹”。
  
  结果不可改变,淳于越觉得可以退一步,他可以允许这书册向天下流传,但绝不能允许这书册里提及怂国用的是他们儒家。
  
  虽说这样依旧会被人看出书册里怂国用的就是儒家,但至少能披上块遮羞布,能遮一点是一点,总比裸奔好。
  
  始皇见淳于越沉默,知晓他在权衡利弊,又添了把火:“其实这对儒家也是一件好事……”
  
  淳于越从思索中回神,转念间便明白了始皇之意,书册里提到怂国用的是儒家,怂国读书人皆习读儒家经典,看似是耻辱,会损害儒家名誉,但只要操作得当,也可变为一件好事。
  
  即他们可以宣传,这是他们儒家胸襟广博,不介意书册提及他们儒家,不仅不会损害儒家名誉,反而能为他们儒家在天下间增添名誉。
  
  当然,淳于越也看出了其中的问题,这书册中将会成为一柄悬在儒家头顶的剑,阻止他们儒家变成怂国儒家。
  
  也即他们儒家以后只能向好的一面发展,要是敢变得和怂国儒家一样,那柄剑会狠狠砍在儒家身上。
  
  但淳于越对这个问题,不太在意,他们儒家怎么可能会变成那怂国儒家一样吗?
  
  儒家绝不可能出现书册中那些无胆无耻之徒,淳于越对此极有自信!
  
  淳于越道:“陛下所言甚是,臣叹服,然臣以为在书册中,还是不当直用儒家之名。”
  
  见淳于越愿意退让,始皇也没再继续逼迫,他的目的已经达到,利用这本书册给儒家编织了一个牢笼,以后的大秦儒家只能在这个牢笼中行事,若有违背,将名誉大损,为天下人不耻。
  
  且书册一发行,天下人都会变为儒家的监管者,他们会用书册里的儒家同现实的儒家相对比,严格要求儒家。
  
  要是儒家有失格之举,立刻会被人觉得:啧啧,书册里写的对啊,儒家果然不是啥好东西,书册里那些怂国君臣就是学了儒家的东西,才变得又蠢又坏又无胆无耻。
  
  限制儒家只是始皇今日拿出书册的一个原因。
  
  对淳于越的请求,始皇应了下来,随后看向李斯,道:“李斯,你对这书册有何看法?”
  
  从始皇和淳于越的对话中,李斯已彻底揣摩明白了始皇的意图,他道:“臣以为这书册甚好,可使我大秦万民知怂国之耻,而不再犯怂国之事!”
  
  这便是始皇的目的,把赵宋的耻辱在大秦流传开来,最好让每位大臣、每个百姓都知晓,然后以之为鉴,让大秦不出现赵宋那等耻辱,相当于给大秦立下一个特别的祖训!
  
  同时,也是给大秦的后人提供法理支持。
  
  以后若有大秦君王和赵佶、赵桓一般昏庸,大秦臣民可以此为法理进行阻止;若有大秦重臣和蔡京、王时雍、徐秉哲、秦桧一般,也可以此为法理让君民处理。
  
  当然,后世有变故,未必能阻止得了,但有总比无好。
  
  见始皇未打断他的话,李斯继续道:“臣以为当将此书册大量印刷,广发于天下,并要让制舆台于各地宣扬,使户户皆闻,人人皆晓!”
  
  造纸术、印刷术虽在大秦依旧属于极高的机密,但大秦如今已不止咸阳一地造纸,在好些合适的地方都建了造纸厂、印刷厂。
  
  这是大秦发展所必须,不可能永远将好东西都藏在咸阳一地,终究会从咸阳传向各处,总不能以后各地需要纸张时,都从咸阳拨发,那需要付出的成本太高。
  
  咸阳作为大秦之都,也不适合将某些东西都集中在咸阳,且咸阳的条件也不适合有些东西,如大秦海军学堂,早晚得迁向靠海的城市。
  
  始皇并未对李斯之言做出评价,只是又问道:“你对怂国之耻有何看法?”
  
  李斯认真回道:“怂国之耻,千古罕见,然臣以为其等最耻辱处非其等做下耻辱之事,而是其等做下耻辱之事,却不以之为耻。”
  
  这是李斯的真心话,他是真的觉得书册里的怂国太离谱。
  
  他李斯很爱权,但他从未想过让秦遭受耻辱,也不想让秦灭亡,他很清楚秦在,他的权才在。
  
  因此,哪怕伙同赵高、胡亥秘不发丧、假传始皇诏书,但秦二世时,李斯还是在为大秦提供好的谏言,并没想把大秦带入灭亡。
  
  李斯的评价也很准确,赵宋那些人做了耻辱之事,却不觉得耻辱,像赔款割地,都不觉得这是耻辱。
  
  “君不知耻,臣亦不知耻,使怂国耻辱更甚。怂国君臣毫无气节,远逊于我大秦君臣!”
  
  始皇又问道:“那你觉得怂国会有那些耻辱,是何原因?”
  
  这才是关键,总结赵宋的耻辱原因,让大秦引以为戒,不重蹈覆辙。
  
  李斯道:“回陛下,臣以为赵宋之耻有如下原因:其一者,怂国得国不正,怂太祖是以兵变从后周得国。”
  
  “其兵变得国后,必会忌惮之后有人如其一般,因而其必定削弱武人,加之怂国之前的时代武人横行无忌……”
  
  说到这,李斯停顿了下,“虽不知那时代具体如何,但从书册描述,必定是极乱,因而怂国会更加警惕武人,贬低武人地位。”
  
  “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怂国忌惮打压武人,怂国军力必受影响,使其虽有大军,明明士卒能与辽、金搏杀,却依旧无法获得大胜。”
  
  李斯又道:“其二者,怂国为打压武人,过于拔高文官地位!”
  
  在大秦、大汉这些时代,武将文臣的区分没那么明显,往往是文臣可披甲上阵,武将能下马治理地方,不少有能力的大臣既是打仗打的好,处理政务也相当不错,出则为将,入则为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