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窝囊
第十七章 窝囊 (第1/2页)“蜂群”电源启动,战场路由架设完毕,数据链组网完成,编队准备起飞。
蒋梦龙推开窗户,只见一架接一架发出细微嗡鸣的微型无人机鱼贯而出,他指尖轻点指挥平板,数十架“小家伙”便按照预设路径悄然飞离。
五十架无人机迅速爬升至百米高空,灵巧地翻越屋顶,掠过围墙,朝着法姆维镇的东面悄然集结。
正午时分,烈日当空,镇上的居民大多慵懒地窝在家中,或因酷热昏昏欲睡,或因愁绪唉声叹气,全然不知天际的异动。
就连在围墙上巡逻的哨兵,也只关注着眼前的动静,对于头顶上方——他们或许能捕捉到集群飞行时细微的嗡鸣,但抬头望去,却空无一物。
此刻,周青峰已身处镇外东侧,简易基站的发射天线业已架设完毕,正由随身携带的锂电池供电。
身形瘦削的汤文则蹲在旁边操作着一台加固的军用电脑,手中触控笔在屏幕显示的地图上精确地选择并锁定目标。
“周总,这些装备是军方提供的吗?”汤文好奇地问道,“现在的战争模式真是大不一样了,士兵将来或许都不需要配备枪械,但无人机却是必不可少。”
百米之外,“里士满警备队”的一个排正懒散地活动着,有人发呆,有人闲逛,还有人干脆在树荫下支起几个弹药箱,躺在那里呼呼大睡。
一辆RG-33装甲车在烈日的炙烤下,表面滚烫如铁水。
负责警戒的士兵穿着厚重的全套装具,毫无遮挡的站在车顶,早已汗流浃背,不停地用军用水壶往头上浇水,一副中暑在即的模样。
周青峰目光扫过加固电脑的屏幕,摇了摇头,说道:“不,这些都是民用产品。”
“民用?”汤文略显惊讶,难以置信地问道,“这么厉害的东西怎么可能是民用的?”
“我没骗你,这确实是国内一家民营企业对外出口的货架产品,在之前的国内航展和防务展上都多次亮相过。
当然,一般人没资格采购,进口也不容易。但我不同,我既有采购渠道,也有在米国的进口许可。
国内很多这类产品,出口的版本往往采用最新的技术,性能比自用的还要好,价格也不贵,批量采购还有优惠。
这小东西也就芯片贵些,集成化程度高,电机、电池、摄像头什么的,都很便宜。”
周青峰说着,不禁感叹道:“我现在要是能直接从国内进口装备该多好?根本不需要和这些白人费这么多周折。”
此时,无人机“蜂群”已悄然抵达目标区域上空。
汤文也完成了所有目标的视觉识别确认,并为每一架“蜂鸟”无人机分配了攻击任务。
他将鼠标箭头移至“攻击确认”的界面,手指微微颤抖,扭头说道:“一切就绪,可以攻击了。”
周青峰点了点头,示意“确认”。
汤文反而犹豫了,他这一点击下去,就是十几条鲜活的生命。见周青峰只是点头,并未出声,他又确认了一遍:“可以攻击了吗?”
“可以。”周青峰沉声应答。
鼠标轻点,汤文仿佛被抽走了大半力气,甚至不敢再看屏幕。
而与此同时,五十架“蜂鸟”无人机却已闻令而动,从百米高空骤然俯冲而下,朝着各自锁定的目标疾速扑去。
——
地面上,弗莱明少校在一棵树荫下支起行军床,惬意地躺了上去,手里抓了一瓶冰冻可乐,一串串水珠正顺着铝罐外壁滑落。
RG-33装甲车是带冰箱的,靠自身燃油发电制冷。可乐是后勤提供的,来自某个军需仓库,又或者拾荒搜刮。
弗莱明末世前不过是个少尉,借着乱世连升三级成了少校,可依旧只是个不满编机动排的排长。
末世前,喝罐可乐实在不值一提。可当前任何生存物资都很宝贵,也正因为宝贵,更显得奢侈,更要享受一把。
在少校看来,他个人或许无法迫使“圣光”或任何人投降,但他背后的“里士满警备队”却有这个实力。
博格少将深知这块肥肉就在眼前,必然会出动部队强行吞下,这与正义无关,纯粹是为了生存。
无论那些华裔是否畜养白奴,在这些军人眼中都该死,绝不会有任何区别,如同两百多年前的印第安人一般。
少校唯一没有料到的是……这伙华裔竟敢主动攻击。
当“蜂鸟”集群开始俯冲,旋翼的嗡鸣声骤然放大,地面的士兵不可能毫无察觉。
一些士兵好奇地抬起头,抬手遮挡刺眼的阳光,望向天空,试图辨别那异样的声响。
弗莱明少校倒是占了地利,他身处树荫之中,只需睁开双眼,便看到一个微小的黑点正朝自己急速逼近。
几乎是出于本能的反应,少校抬起双臂挡在眼前,紧接着就感到有什么东西撞了上来。
“蜂鸟”的机体重量仅在三十到五十克之间,除了搭载红外和光学摄像头外,机身前端还安装了一颗不到两克重的紫铜火帽。
火帽极为纤薄,外围环绕着三克重的高爆炸药以及一个电子引信。
接收到攻击指令后,“蜂鸟”锁定目标开始俯冲,机腹的微型激光雷达持续进行测距。
机载芯片完成测距后会精确调整机体姿态,确保在碰撞前,机首正对目标要害——通常是头部,胸部,或背心位置。
在撞击的瞬间,电子引信引爆炸药,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对紫铜火帽进行塑形,形成一道高温高压的金属射流。
根据测试,这微小的金属射流射程可达十厘米左右,足以轻松击穿三毫米的钢板,能穿透钢盔,在人的脑袋上留下一个致命的小洞。
这东西在四百米范围内,几乎可以视为一种具备自主寻的和锁定能力的微型精确制导子弹,虽然成本稍高,但作战效能却极其惊人。
正如周青峰所说,又不是用不起。
少校下意识抬手的动作救了他一命,爆炸形成的金属射流直接击中了他的手臂。
他当场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翻滚着从行军床上跌落。
与此同时,周围的惨叫声此起彼伏,更有甚者连惨叫都未来得及发出便已毙命。
装甲车上负责警戒的哨兵被一架“蜂鸟”在脑袋上开了个血窟窿,身体猛地一抽搐,便从车顶栽了下去。
一些躲在车体阴影后的士兵,被“蜂鸟”爆炸溅起的碎片炸得满头满脸是血,他们惊恐地捂着伤口,大声呼喊着医疗兵,要求包扎。
还有一些较为机警的士兵,在“蜂鸟”扑向眼前时试图躲避,绕着圈挥舞手臂,企图将这些微型无人机“击落”,但几乎无人成功。
第一波“蜂鸟”的攻击就造成车队过半士兵的伤亡。但这仅仅是个开始。第二波无人机继续呼啸而来。
机载芯片没有感情,只按预定程序,要将任务彻底执行。
弗莱明少校顾不上自己受伤的手臂,迅速拔出随身配枪,对着另一架直扑而来的“蜂鸟”连续扣动扳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