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拐人
第394章 拐人 (第1/2页)胡铨反对奸党,其实对国家是有好处的。
但是,他却犯了一个愤青毛病,就是“请斩”。这就和后世的键盘侠在网上看到任何事情,都说“该枪毙”一样,没有实际可操作性。
宋朝与我国别的朝代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就是政治斗争基本上都不会杀人。文官政斗的结果,十有八九只是被贬官,最严重的也就是流放。闹到把对方抄家灭族的情况非常非常少,翻遍史书都找不出几个案例。
这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等方式,以较为温和的手段解决了武将权力威胁问题,确立了“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祖宗家法。
所以,胡铨跳出来如果说这些都是奸臣,应该贬官,那赵构也许还要考虑一下。
但胡铨说:“把他们全杀了。”
那就变成了网友断案,死刑起步。
上面的人一看到这样的提议,自动忽略,连带对胡铨的看法,也成了“这家伙是个低素质无脑愤青喷子二级管”。
赵构也一样,哼了一声:“胡铨,既然你这么喜欢东海,那就去广州管盐仓吧。”
胡铨:“……”
秦桧一党大喜,赢了!官家是偏向于我们的。
胡铨却全长叹一声,唉,罢了,管盐仓就管盐仓吧,官家昏庸,小人当道,国家危矣。
赵构继续道:“传旨,将德安知府陈规拿回临安,搞清楚他的火枪是哪里来的,他与伪宋之间是否有勾结。”
——
德安府,今年已经60岁的陈规,满脸苦笑看着前来押送他去临安的两个公差:“两位,我都60岁了,不用上枷了吧?”
那两个公差一个叫董超,一个叫薛霸,都不是啥好人,开口道:“年龄大就可以不守法么?该上枷就得上枷。”
陈规无可奈何,只好让他们给自己上了枷,然后艰难地踏上了旅程。
从德安府走去临安,这一路千里迢迢,他也不知道自己这条老命,能不能撑得过去。
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要被这样对待,唉。
很快,两个公差就押着他走出了德安府,出了城,穿过一片田野,前方一个荒坡,坡上树木早就被周边农民砍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乱石。
走到乱石堆里,左右无人,董超就开始甩骚话了:“陈规,你也是当了多年大官的人,身上钱不少吧?拿些出来,孝敬教孝敬咱们兄弟,这一路上,或许可以让你过得轻松些。”
陈规赶紧拿钱。
一出了钱,枷锁马上拿掉了,两个公差的脸上也挂上了笑容。
董超道:“你知道为什么官家要拿你么?”
陈规:“不太清楚。”
薛霸嘿嘿笑道:“上面有人说你的火枪,是从伪宋那边来的,你是伪宋的奸细。”
陈规大吃一惊:“这事从何说起?那火枪是我自己研制,绝无从伪宋那里得来一说。”
董超:“真相是什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谁信你?”
陈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