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与精忠不与时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与精忠不与时 (第1/2页)当刘淮回过神来时,已经是第二日,也就是七月十六日的清晨了。
多日以来的行军作战使得他也疲惫异常,昨日悲痛之下,几乎是晕厥了过去。
他从床榻上起身,又再次失神了片刻,方才强自握紧拳头,缓缓起身。
在屋子外间歇息的魏如君听到屋中的声音,立即起身,拿着干净的外衣来到了屋中,见到刘淮之后,眼睛立即又红了。
“阿兄……”
刘淮的鼻子同样有些酸涩,但他还是立即忍住了:“阿君,替我更衣。今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魏如君扑到了刘淮怀里,再次痛哭起来:“阿爹……”
刘淮拍了拍魏如君的肩膀,咬牙说道:“阿君,你放心,父亲的仇我一定会报,他们一个都跑不了!”
魏如君连连点头,不敢耽搁正事,立即开始替刘淮整理头发,披上外衣。
随后,刘淮直接拉着魏如君来到了府衙大堂之中,并且召集军将召开军议。
这一夜虽然汉军两位最高层一死一昏,但因为有辛弃疾这名汉军主将之一的存在,依旧将战事有条不紊的推进了下去。
很快,在蕲县中的文武官员就汇聚到了府衙之中。
刘淮恢复了平静,先是看向了魏郊:“阿郊,父亲虽然嘱咐一切简办的,咱们做儿女的却也不能一点都不尽孝,你与阿君一起,操持父亲后事。”
魏郊立即躬身行礼应诺。
“阿昌,你为父亲亲子,又从武事,当随我去手刃仇敌,以祭父亲在天之灵!”
魏昌也立即起身:“喏!”
刘淮继续问道:“昨夜可有军情送达?”
辛弃疾立即起身:“有的。
其一,梁远儿已经率领武成军在两日前抵达济州,我已经令军使传令,让他们加速南下。
其二,呼延南仙传来军报,他已经率领三千余甲骑围住了蒙城。蒙城中似乎不仅仅有金贼的左相纥石烈良弼,下蔡金军似乎也来了一部分。
其三,石琚石相公与陆先生传来联名文书,在前日夜间,河南汉儿军反正易帜,渡河攻打下蔡金军。仆散忠义撤退,这也与蒙城那边的情况对上了。”
刘淮缓缓点头:“五郎的处置都十分妥当。给梁远儿传信,让他不要继续走南清河了,武成军渡过黄河,从归德府到蒙城来。时间长一些没关系,但不要停。”
“喏!”
辛弃疾心中一突,知道刘淮既然没有在淮北金军败退的情况下命令武成军转向汴梁,反而让他们继续南下,那肯定是要跟宋国算账的。
但是辛弃疾能阻止刘淮吗?
自然是不能的。
因为此时辛弃疾本身也是满腔愤怒,恨不得将见死不救的宋军全都斩杀。
然而无论是魏胜临终时的遗言,又或者是刘淮给魏胜的承诺,乃至于如今的天下大势,此时还没有到与宋国翻脸的时候。
说句实话,如果能覆灭金国,一统北方,宋国是无论如何都逃不了的,但如今就要跟宋国厮杀,岂不是给了金国喘息之机?
刘淮却没有管辛弃疾的心思,而是继续下令:“董成,周行烈,张安国。”
“末将在!”
“你们各自挑选出一千屯军作辅兵,其余人全都放归,勿要耽搁秋收。”
“喏!”
这的确是应有之义,却让辛弃疾有些糊涂起来。
如果要与宋国厮杀,那么就不应该解散屯军辅兵;而若是不与宋国作战,武成军还来作甚?
辛弃疾也是由于连日作战,疲累得紧了,脑子有些转不过弯来。
很快,刘淮就下达了第三个军令:“传令给呼延南仙,让他围困死蒙城,务必不能让金贼逃出生天。我将亲率精兵前去支援。”
“我将亲手手书一封给石相公,让他率陈州军来蒙城与我军汇合,五郎,你也当有所准备。”
辛弃疾这时方才恍然大悟。
刘淮调遣武成军南下并不仅仅是要与宋国论个高下,更是要彻底将陈州军压服,恩威并施,从而让河南数州归心。
刘淮几句命令下达之后,言语中有些干涩:“至于我父的讯息……终究是瞒不住的,先向石琚、下蔡虞允文、河北何长史、济南李通李相公处发信,让他们有所准备。”
刘淮说罢,抬起通红的眼睛:“各司其职,无论罪魁祸首是金人还是宋人,谁都逃不掉!”
众将精神一振,纷纷应诺。
有了刘淮作为主心骨,汉军纷纷行动起来,向着蒙城扑去。
蒙城中的金军也发现了事情不太对,试图突围,却又被愤怒至极的呼延南仙带领甲骑打了回去。
这一日没有突围成功对于金军来说是极为致命的。
因为在七月十七日,刘淮就率领汉军主力抵达了蒙城,并且着手建立围城营地,大有围攻城池的架势。
这引起了金军的极大恐慌。
因为蒙城中已经没有什么粮食了。
说起来,这还是金军自己造的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