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我们要全面选拔人才
第624章 我们要全面选拔人才 (第1/2页)相比较于蔡邕说的那些话,郭嘉提出来的问题更加务实。
大汉一十三州,每个州多的有十几个郡,少的也有七八个,每个郡内又有数个到十几个县城不等,这么算下来,大汉境内的县城数量已经超过了一千,就算每个县只选拔出来一百名士子参加州试,那也有十几万人的规模!
十几万人参加州试,就算是十进一,也有一万多人参加科举。
这规模已经很大了,如果不提前商量好,等到一万多士子,甚至更多人涌入京城,可能会抓瞎。
还有就是学校之外的士子能否参加县试和州试的问题,也必须要提前说好,不能想到什么就是什么。
面对郭嘉的提问,陆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奉孝,你觉得我们举行科举所要选拔的就只是内政人才吗?或者说,我们县试、州试还有科举的考试内容,就只能限定在之前那些经书之中吗?”
“这……我倒是有点不明白了,难道科举、州试还有县试,考的不就是经书吗?难道还能考别的?”
陆川摇头,“奉孝啊,你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如果我只是选拔内政人才,又何必弄出来这么大的阵仗?大汉一共就十三州,一百多个郡,一千多个县城,是不是只要我安排十三个刺史、一百多个郡守和一千多个县令就可以了?
是不是只要以刺史、郡守和县令为中心,设立一些官职,总得算下来可能只要几千人就能把天下治理好了?
事情可没有这么简单啊,难道你忘了最开始我说了什么?
我不喜欢现在的官制,所以我要单独设立军部、政部、经济部、科研部和***,那么不同部门所需要的人才难道就是一样的吗?
不是有句话叫术业有专攻吗?
擅长内政的人去政部,擅长领兵打仗的人去军部,擅长商业的人去经济部,喜欢搞科研的去科研部,喜欢教育和文化的就去***,这样不好吗?
所以我们举行的科举,为什么一定要以内政能力为选拔标准呢?”
陆川的话音刚落,诸葛亮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陆王,我明白了,你这是要针对不同部门选拔不同的人才,因为很难有人做到全面精通,如果单纯以内政能力进行考察,选拔出来的人才反而进了科研部或者经济部,那他们的能力就无法发挥出来,反而耽误了正事。”
“对,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选拔人才是要带着明确地目的性才可以。就比如孔明你的科研部需要人手,那你可以亲自主持科举、州试甚至县试的选拔,亲自出题,这样就可以有目的性地找到你需要的人才。
所以我们在科举的考试内容上,也要做到多元化,不能局限于经书,而是要将目光放在更加实际的方向上,就比如如何解决百姓之间的矛盾,如何领兵打仗,如何发展经济,如何做科学研究等等,千万不要让之前的经验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啊。”
“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
郭嘉连连点头,内心对陆川的钦佩达到了极点,他做梦都没想到陆川不单单要搞科举,还要搞出来这么多科目,要在不同的领域选拔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