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人生搭子
第163章 人生搭子 (第1/2页)“校园大使的人选,得是该校学生会的骨干成员,或是某个学生社团的负责人。”
梁景缓缓说道。
“为什么?”侯镇元连忙追问。
“我需要校园大使帮忙邀请网站的种子用户。”
“种子用户?”
梁景解释道:“绿洲网的核心并非只有聊天功能,更在于它的内容板块。”
“而这是个UGC平台,也就是说,内容由普通用户自主创作生成。”
“网站刚上线,必然是个空壳子,所以我们得先培养第一批种子用户。”
“让这些种子用户产出优质内容,再凭借这些内容,增强其他用户的粘性。”
侯镇元恍然大悟,“明白了。校园内最明显的种子用户,就是各大社团负责人和骨干成员。”
“所以,校园大使得有一定的校园关系网,才能邀请种子用户。”
“而且,如果能邀请社团负责人注册网站账户,再由他们吸引社员,能产生不俗的社群裂变效果。”
梁景点点头,“可以呀,都学会举一反三了。”
侯镇元笑了笑,接着问道:“梁总,校园大使的要求我记下了。你再看看,策划案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裂变奖励机制可以再优化一下……”
梁景提出的一系列优化方案,侯镇元都仔细记下,打算之后据此完善推广策划案。
当初,侯镇元辞掉网管工作,义无反顾地投奔梁景,就是想从这位‘大佬’身上学到些真东西。
他的想法如今果然应验了。
他不但接触到了从前闻所未闻的知识,
而且被梁景带上了一个更高的舞台,人生境遇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事谈完,梁景说道:“我不在这几天,大小事务都是你在管,累不累?”
侯镇元摆摆手,笑道:“一点儿不累,说起来我也没做什么,不过是拿着你给的‘尚方宝剑’,管理考勤罢了。”
梁景笑笑,又问道:“假期可以调休,打不打算休息两天,回南江去看看家里的老人?”
侯镇元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而梁景又是由奶奶带大的。
两人在隔代情感上有着一定的共鸣。
侯镇元想了想,摇头道:“接下来这段时间忙得很,我得留下来做好本职工作。我爷爷奶奶肯定也不希望我回去。”
梁景点点头,不再接话。
皮猴追随自己来到魔都,举目无亲,就租住在一间小单间里,生活质量相当糟糕。
公司筹备那段时间,事情很多,他甚至就在公司沙发连续睡了几个晚上。
只是现在还没有‘卷’这一概念,不然他能评个‘卷王’。
虽然这是他的自我选择,但梁景也不想亏待这小子,只要他继续跟随自己,肯定能有一番作为。
几分钟后,梁景从公司离开,前往勤工部罗昌海主任所居住的东川花苑小区。
叮咚……
来到提前记下的地址,梁景按响了门铃。
“来了。”
不一会儿,一个秃顶中年男人推开了门,正是罗昌海。
“罗主任,上次从你办公室拿了一本书,一直想着回礼。正好国庆回了老家,给你带了饼滇南的普洱。”
梁景面露微笑,拎起了一盒普洱茶礼盒。
“你说你这。”
罗昌海一脸无奈,“那本书又不是我的,用不着回礼。”
要是其他校领导这番表现,梁景多少怀疑对方在欲拒还迎。
不过和罗昌海短暂接触下来,他发现这是位一心为学生的好主任,想来是反感送礼这一行为的。
“茶叶不贵,你就收下吧。”梁景劝道。
他说的是实话,这饼普洱茶普通品质,一百块不到。
送礼只是表达一个心意,而且不能让对方有心理压力,所以才做此选择。
“行,下不为例了。”
罗昌海接下礼盒,抬手道:“快进来吧。”
梁景走入公寓内,第一观感就是装修很简朴,屋内也没有其他人,甚至看不到第二个人的生活痕迹。
看来罗主任还可能是位大龄单身汉。
“随便坐吧。”
罗昌海将茶叶摆到了走廊柜上。
梁景在沙发上坐定,他便走过来在对面落座,随即动手沏茶。
温壶、置茶、醒茶……每一个步骤都做得极有章法。
之前,梁景去他办公室谈事时,就看到了不少茶具,这才想着送茶叶,也算是投其所好。
“来,尝尝这茶,味道挺不错的。”
罗昌海奉上一只紫砂茶杯,杯中的茶汤色红艳明亮。
“谢谢罗主任。”
梁景双手接过,品了一口,啧了一声说道:“滋味醇厚,香气独特,应该是祁门红茶吧?”
罗昌海面露惊喜,“小梁,看不出来你还挺懂茶嘛,说的没错,就是祁门香。”
梁景笑笑,没接话。
虽说他见多识广,对茶道也略知一二,但还没到一口就能尝出茶类的地步。
是因为刚刚进门,他瞥见柜子上摆有祁门红茶,然后一看杯里也是红茶,就做出了合理猜测。
罗昌海一边为自己倒茶,一边说道:“你登门拜访,不单单只是为了送茶吧?””
梁景点点头,“罗主任,今天冒昧过来拜访你,主要是想和你聊聊合作的具体事宜。”
罗昌海笑了笑,说道:“你小子倒也直接,正好,告诉你两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你应该最关心场地问题吧?”
“没错。”
梁景打算招聘一些兼职学生,来处理客服、审核等工作。
相当于把公司的客服部、审核部等部门简化,然后搬到学校里。
这就需要一块校内办公场地。
而假期前,罗昌海只是在电话里说了勤工部愿意与蜂鸟科技合作,并未提及更多细节。
梁景很关心场地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
“先前,除了你,还有速易公司在向勤工部寻求合作。”
罗昌海说道:“你们两家公司都想要场地,搞得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抉择。”
“还是勤工部的一位女同学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勤工部的场地呢,就安排给速易公司。”
“然后,我以勤工部的名义,帮你在创业中心申请到了另一块场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