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首道歉马谡争议章!
叩首道歉马谡争议章! (第1/2页)前面一章剧情已经改了!
正如前文,写的时候小作者就感觉到这个剧情有问题,所以那时在旁边希望读者给个意见。
因为没有大佬支招,自己闭门造车想了好久不知马谡怎么处理,所以一直都不愿意碰他的剧情。
而事实上也不是不知道怎么处理他,按我私心,马谡是必斩无疑的,不然对不起那些因他而死的汉军将士,国法军法也不能乱。
唯一让我变得抽象沙比的一点,一是兼职时间太赶,写到那赶趟了,二是想着或许可以设计个剧情,丞相一想拒绝五命之赐,县公之爵,再是为了把权力慢慢让渡给阿斗,所以自损威权。
并以此为阿斗削弱一下自己所属的荆州一系,让已经有了威权的阿斗靠自己的能力,去统合李严为首的东州派。
现在已经改文了!
马谡斩了!
叩首置歉!
我是沙逼!
万死!
读者君请再给个机会!
哭了!
----------------------------以下是修改后的部分,读者就不用再翻回去看了。
----------------------------
与天子相对许久,丞相似是想到了什么,继而挣脱天子之手,退后一步朝天子俯身行礼,涕零颤声:
“陛下,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是以扬干乱法,魏绛戮其仆。
“今四海分裂,兵交方始,实不宜废法,不然,将以何讨贼?!
“故马谡临阵而逃,按律当斩。
“然以马谡之才,本不足担此大任,臣刚愎自用,违众拔之,既乃揠苗助长,更乃因私废公!
“故马谡一军致败,获罪当死,非唯彼无能胆怯,亦由臣徇私致也。
“臣斗胆为马谡以下一军戴罪!
“恳请陛下斩谡以徇!
“免马谡以下张休、李盛、黄袭诸将死罪!
“其罪重者罚没其家,流边放逐,其罪轻者髡之,使戴罪立功。
“若陛下应许,愿陛下矜悯臣之愚诚,夺臣五命之赐,县公之爵!
“并贬臣三等,露布天下,以督臣之咎,责臣之罪,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受恩感激!”
丞相言罢,一朝俱惊,众议沸扬。
人人都知,丞相刑政严峻,用心平明。
也都知丞相对马谡倍加器重,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所谓丞相视谡犹子,谡视丞相犹父。
却未能想到,如今关中已定,旧都已还,实乃炎汉中兴未有之盛,丞相厥功甚伟,当陛下五命之赐,县公之爵,竟犹执街亭小败,以违众拔谡之议自损威德。
既力主诛谡,复再损威德,为马谡一军戴罪,请免张休、李盛、黄袭诸将之死。
而事已至此,且不说天子答不答应丞相之请,丞相既自暴其短,说自己“徇私拔谡”,又为马谡以下诸将求情,如此言语一旦道出,就已经动摇了丞相在大汉的威望。
诸臣沸扬,刘禅之心亦难自安。
丞相先前三辞五命之赐与公爵之赏,理由是『授任无方,明不知人,恤事多暗』。
这是说自己作为三军统率,没有识人之能,但公心不改,而现在丞相四辞,说的却是自己私德有亏,徇私拔谡,以致有败。
两者区别太大了。
大到一旦他这天子与丞相有隙,政敌就可以将此事拎出,以私德有亏为由来攻击丞相。
是丞相拒封公五命之心已明?
还是因他这天子威权已具,已有能力统合人心,所以自损威德,以期将威权再放还天子?
又或者说,以此主动削弱荆州一系势力,给他这位天子统合李严东州派的机会,不然荆州一系过强,李严为主的东州派会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