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149章 鹰扬为内,折冲为外

第149章 鹰扬为内,折冲为外

第149章 鹰扬为内,折冲为外 (第1/2页)

定下鹰扬府之名。
  
  天子与丞相等一众臣僚,刚好行至北阙的柏梁台,便与丞相至台中一座木亭坐下休息片刻。
  
  台中正有一尊巨大的铜人。
  
  铜人高二丈有余,以双手举过头顶,捧一硕大铜盘,却又立于二三丈高的巨大铜柱之上。
  
  “据闻孝武皇帝作承露盘,承天之露,和玉屑饮之,欲以求仙,说的便是这一尊了吧?
  
  “董卓当年熔长安诸铜像铸小钱,竟没有将这尊承露盘熔了去。”
  
  他隐隐有些印象,在丞相逝后,曹叡开始放纵,大兴土木,还想要将长安大小铜钟、铜驼、承露盘这些东西全部搬到洛阳。
  
  丞相闻言也有些感慨:
  
  “董卓熔铜像铸小钱之事,臣当年也有所耳闻。
  
  “据说长安城中本有金狄十二,每尊皆高三丈,重二三十万斤,董卓熔去十尊,以铸小钱。”
  
  “十二金狄?”刘禅没听明白。
  
  丞相道:
  
  “据闻始皇帝嬴政尝见十二狄人于临洮,皆长五丈有余,以为祥瑞。
  
  “于是收天下兵,聚之咸阳,熔铸金人十二以象之。
  
  “各重二十四万斤,坐之于宫门之前,谓之金狄。”
  
  刘禅闻之恍然,又想到了什么:
  
  “相父刚说董卓镕铜人十尊铸为小钱,难道长安还余两尊吗?”
  
  丞相摇头不知。
  
  一旁的董允这才接上:“陛下,那两尊金狄如今就在城东清明门。”
  
  刘禅闻之先是微微颔首,其后忽然又有些感慨。
  
  眼前这尊承露盘,迎接自己进长安城的青铜巨钟,街道上的铜驼,还有清明门由始皇帝所铸的金狄……
  
  某种程度上,这些由历代帝王所铸的铜像,存续数百年遗留至今,饱经风霜,见证了这座长安城的多灾多难、命途多舛,其本身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天命传承的意味在里面。
  
  无怪乎曹叡想把他们移至洛阳。
  
  董卓将十尊铜人镕为小钱,非但没有使得自己经济状况变好,反而使得天下钱币崩坏,既是不懂得经济的运行规律,也实在是没有所谓的政治远见了。
  
  一念至此,刘禅才接着刚才的话题,道:
  
  “相父,诸卿,既然这鹰扬府的名字已经定下,朕便姑且讲一下鹰扬府将士的犒赏之制。
  
  “这只是朕…平日里无事可做时自己瞎琢磨琢磨出来的,粗疏乃至不切实际处必然难免,还须相父与诸卿一起参详完善之。”
  
  丞相此时也在消化刘禅刚刚说的鹰扬府兵之制,听到刘禅此言,便颔首轻言:“陛下请讲。”
  
  事实上,刘禅对于所谓府兵制了解得也并不深入。
  
  但不论如何,这确实是个省钱的养兵之法,而府兵的战斗力相较于那些屯田兵、服役兵,也毫无疑问是要高上许多的。
  
  战斗力所以高的关键,自然便是设立府兵制的政权舍得发赏了。
  
  “首先,便是专门给鹰扬府将士设立新的勋爵之制。
  
  “朕暂时想到的是设十二等爵,也即策勋十二转。
  
  “每积一转之功,便授予府兵以更多的占田资格。
  
  “一到六转,每转使占田百亩。
  
  “七到十二转,每转使占田二百亩,此外……”
  
  不待天子言罢,董允、费祎等人已是彻底惊讶无言。
  
  稍一计算便知,鹰扬府府兵若是能策勋十二转,便能占田近两千亩!
  
  陛下这是在培养地主豪强啊!
  
  须知,以丞相大功,前后受先帝天子赏赐至今,也不过有薄田一千五百亩而已。
  
  而一个策勋十二转的府兵,拥有的田亩便能超过大汉丞相,这难道还不够惊人?
  
  刘禅看出了群臣的惊讶,道:
  
  “相父,诸卿,朕说的占田,并非是直接赐田给他们,而是赐予他们占有这么多田亩的资格。
  
  “至于他们是去买卖、开荒,还是别的什么办法,皆与朝廷无关,只要手续合法,可以允许他们占有这么多的田地而已。”
  
  众臣闻言这才恍然,松了一气。
  
  关中虽说尽是无主田地,但万一哪天策勋将士过多,关中的田地全部被分完了呢?
  
  再则,等哪日克复中原某地,发现当地没有那么多土地可以赐下呢?
  
  天子刚说的占田之赐,便能完美解决这一问题。
  
  哪日关中无田了,受勋府兵还可以去汉中,蜀中,弘农,乃至河东这些地方购买田亩,开荒拓土。
  
  合法拥有,当然是赏赐。
  
  丞相在巴蜀实行了均田之法。
  
  十五岁以上的男子,每人可以得到三十亩专门种粮食的农田,女子每人二十亩。
  
  一头牛可得二十亩农田,总量以四头牛为限,也就是说,牲口最多能帮一户得到八十亩田。
  
  不过这均田之法,只针对那些户籍记录在案,且所拥田亩达不到数量的百姓。
  
  不针对拥良田万顷的豪强大家,也不针对被豪强大家们隐匿起来的册外户口。
  
  这也是无奈之举了。
  
  大汉现在还需要巴蜀豪强大家的支持,不可能对他们过于苛刻。
  
  至于想要把隐匿的户口从豪强大家们的坞堡庄园里解放出来,大汉还需要更大的威望,更多的兵力,不然还是须以稳定为主。
  
  刘禅继续道:
  
  “策勋十二转酬功,除每转皆赐下占田资格外,每转还应设对应的勋官名号,譬如……
  
  “一转为武骑尉,视百石官。
  
  “二转为云骑尉,视二百石。
  
  “三转为飞骑尉,视三百石。
  
  “四转为骁骑尉,视四百石。
  
  “大致以此类推吧,勋爵之名,朕只粗略一拟,至于食秩也是粗略对应,都作不得数。
  
  “还需相父与诸卿日后与朕共襄厥务,悉心参详。
  
  “不过这些勋官,俱为名誉职。
  
  “也即只赐印绶,并无俸禄。
  
  “但也不是什么好处都没有。
  
  “譬如达到几转以上,或为大汉征战三到四年左右,便成为散官,获得勋爵对应的俸禄。
  
  “又譬如达到几转以上,其人便可获得诠选为职官的资格。
  
  “非但如此,还可以给勋官子侄以门荫入仕的特殊待遇。
  
  “譬如达到几转勋爵之后,其子侄便可获得上国子学的资格。
  
  “又或者可获得诠选为官吏的资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一众臣属闻言至此,思索片刻后也都恍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