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9章:和谈还是开战?外强中干的土蛮部落
第0239章:和谈还是开战?外强中干的土蛮部落 (第1/2页)腊月二十七日,京师,年味愈浓。
正阳门外,人涌如潮。
售卖货物的车马排成长龙,酒楼茶肆非预约而无座,胡同深处不时传来一道道爆竹声。
京师各个衙门。
除当值官吏外,基本已开启年假,此次年假将一直持续到明年的元月二十日。
身兼多职的沈念,在年假期间,除了需参与元日朝会外,并无轮值在衙的任务。
此乃内阁特批。
像王锡爵、王家屏、赵志皋等今年考绩特别优秀,明眼人都能看出特别辛苦敬业的官员,也享有此等待遇。
与此同时。
那群要钱不要命的暹罗商人已被执行死刑。
礼部将他们的身份信息整理完毕后会发往暹罗国,并对暹罗国使团成员被害表示哀悼。
那群参与暗杀的土蛮人则已被送往北境,将由蓟镇总兵戚继光将他们亲自转交到俺答部落处置。
……
腊月二十八日,午后。
沈宅门前停了五辆拉送商货的马车,马车前全都挂着一个木牌,上面篆刻着四个字:尧东商行。
当下,这四个字在黄河以北的知名度极高。
毫不谦虚地讲,但凡挂上这个牌子,在北方没有任何盗贼胆敢抢掠。
抢尧东商行的货,那就是砸无数百姓的饭碗。
五辆马车装载之物,乃是沈念的父亲沈尧山与岳父顾东易为沈宅准备的年货。
二人在信上称,近日生意忙碌,年节不能返京。
他们将在明年五月前,即沈念第二个孩子出生前回京师一趟。
这二人,做生意做得甚是狂热,在与沈念的书信上,经常讲述带领一群百姓致富的快乐。
他们彻底将北境贸易当成了一场助力全北境百姓致富的尝试,且已赢得了无数百姓的信任。
……
腊月三十,即除夕。
午时,辽东,一座宅院的前厅内。
辽东巡抚张学颜、辽东总兵李成梁与商贸使沈懋学聚在一起。
他们已知京师土蛮人暗杀案的所有情况,且收到了朝廷命令他们向土蛮人索要赔偿的旨意。
蓟镇总兵戚继光因要前往俺答部落送人,故而还未曾赶到辽东。
餐桌上。
李成梁皱眉道:“这些该死的土蛮,竟然敢如此挑衅我们,若不是朝廷当下不愿攻伐,本帅早就将他们全灭了!”
“汝契,对付这些鞑靼,要灭就必须全灭了,灭一个部落无用,只会令其他部落得利,我们就依照朝廷的旨意来办,他们若不愿索赔,我们再揍他们!”张学颜开口道。
李成梁点了点头,道:“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做?目前冰雪封山,我们要与他们谈判,恐怕至少也要等到正月初十之后了!”
沈懋学想了想。
“张巡抚、李总兵,下官建议,先将此事广而告之,然后整顿军伍,让边关百姓传播我们有攻打土蛮之意,以此震慑他们,在俺答部落得知他们的使团特使被土蛮人所杀,向土蛮人施压后,我们再拿出打仗的架势,与他们谈判!”
李成梁认可地点了点头。
“如此甚好!”张学颜笑着说道。
“朝廷的索赔底限是四十万两白银,但我觉得咱们就依五十万两的底限去谈,一两都不可少!如何?”李成梁开口道。
“我同意!”
“我也同意!”
张学颜与沈懋学都不由得露出笑容,下意识地端起酒杯。
大明与土蛮部落冲突不断,输少赢多,根本无惧对方,外加这次占着理,故而才有这样的底气。
“新年好!”
三人碰杯之后,一饮而尽。
朝廷的底气决定着他们的底气,这次土蛮挑衅在先,他们有十足的信心拿捏对方。
……
万历七年,元月元日,四更天。
大明的文武百官排成队列,朝着皇极殿走去。
去年,对大明而言乃是新政改革突飞猛进的一年。
全国丈田依照当下的进度,今年年底必然能够完成,然后朝廷便可施行一条鞭法,进一步解决财政问题。
跨过这个年。
沈念也正式迈入了三十而立的年龄。
三十岁,对当下的男人而言,并不算太年轻,但对于正三品的户部堂官而言,沈念则是太年轻了。
很多官员已有预料,沈念今年若能得到一个彰显自己能力的机契机,必将入阁。
御座之上,小万历也长高成熟了许多。
穿上龙袍,特别像当年刚刚登基的嘉靖皇帝,意气风发,充满干劲。
很快,元日朝会正式开始。
通政使司宣读小万历年初寄语,张居正代表文武百官讲话,然后就是官员跪拜,外邦特使、地方宗藩朝贡行礼,事务繁琐且无聊。
有些官员需要不停地掐自己的手掌,才能保证仪态,有些官员则是眼睛瞪得圆圆的,就喜欢这种形式化的朝会。
临近午时,朝会结束后,官员们才真正放松起来。
一脸睡意的沈念则是盼着午宴赶紧结束。
接下来,吃罢午宴,然后再被小万历赏赐几份好菜,今日的任务就算完成,沈念便能开启自己的年假了。
这次午宴,身穿绯色官袍的沈念已坐在了六部部堂官的专属餐桌上。
而此刻,在一个角落,翰林院一众检讨、编修的桌子上。
从七品的翰林检讨赵用贤望向前方正在与一众部堂官碰杯的沈念,忍不住朝着一旁的王祖嫡说道:“三年前,子珩与我们还是同桌吃喝,想不到而今的距离已是云泥之别,不过,子珩配得上当下的职位!”
“是啊!回想子珩在检讨厅时,咱们说说笑笑,谈的全是梦想与正义,那时是真快乐啊!”王祖嫡也忍不住感叹道。
曾经翰林院的五位检讨,当下还在检讨厅的就剩下王祖嫡与赵用贤。
官话说不标准的番禺人刘克正去地方任了通判。
张居正的老乡、最擅于搞人际关际的刘楚先先任编修,然后今年年底被调去了鸿胪寺。
王祖嫡与赵用贤乃是曾经翰林院检讨厅最成熟最努力的人,之所以原地踏步,还是因前年张居正丁忧、夺情之时,二人过于冲动,受罚而导致考绩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