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人心成见【1/2】
第99章:人心成见【1/2】 (第2/2页)然而赵津的兄弟事后却谄媚宦官,借以诬诉,引得桓帝震怒,王允的举主郡太守因此受征入京,下狱而死,王允则在祁县王氏的力保幸免于难。
从某种程度而言,王允可以说是亲手害死了自家的举主。
无论是沽名钓誉,还是真的为民请命,王允终究还是连累了对他有恩的太守。
而王允所付出的代价,则是亲自赴京将太守的遗体送回老家平原郡,为其守孝三年,然后回家,再次出仕。
甚至在宗族的宣传下,王允的刚直清名传遍并州郡县,名声反而越来越大。
由小见大,王允充其量也就是个御史之才,压根就没有总揽朝政的能力。
当朝堂为王允所掌控的时候,结局其实早已注定。
刘虞正是想明白了这一点,临死前才会感慨“毁汉室者,王允也”。
不是王允不够忠诚,而是他的能力不够,且又刚愎自用。
如此一来即便王允和董卓一忠一奸,可两人对汉室的伤害却是同样的。
好心办坏事,有时候就是让人这么无奈,甚至更为可恨。
因为对于董卓之流舆论可以肆意批判,可像王允这种人基本有识之士看出了其中症结,也只能捏着鼻子夸赞几句。
没办法,谁让殉国是最好的洗白工具呢。
王莽若是在摄政的时候病死了,他也会是青史留名的大忠臣,一如诸葛亮。
……
话分两头,当河洛之地乱成一团的时候草原亦是一片肃杀之气。
一万年来谁著史;
三千里外觅封侯。
与夸张的李鸿章不同,为了今日这一战魏哲何止跑了三千里!
看着远处皆是花岗岩的巍峨大山,以及山下好似腰带一般蜿蜒的弓卢水,魏哲心中一时不由得感慨万千!
弓卢水,亦称胪朐河、饮马河,即后世蒙古的克鲁伦河。
此河是一条典型的草原河流,河水流量不大,一年中偶有断流。
但是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之中,弓卢水的存在感却极强。
在先秦史籍中,弓卢水乃是东胡所属,及至秦汉这里则为匈奴左贤王辖地。
等到光武帝立国之后,鲜卑人从大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走出,这里又成为鲜卑族的龙兴之地。在后世这里亦是铁木真的故乡以及称汗、埋葬之地。
初期的蒙古国,便是以弓卢水为核心地带形成的。
只因弓卢水两岸沼泽湿地多,生长着优质牧草,乃是漠北罕见的水草丰茂之地。
而弓卢水上游的狼居胥山更是极佳的过冬之所,若非如此步度根也不会逃到这里休养生息了。
然而即便他手中有着前汉流传下来的舆图,以及阎柔这样的草原通,甚至还有鲜卑降兵作为向导,但是这一路走来魏军还是吃了不少苦头。
随军的牛羊十死四五,如此方才艰难的穿越漠北来到了这座狼居胥山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