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经历磨难的启功
第五十八章 经历磨难的启功 (第2/2页)启功和他的妻子的故事和他的书法一样不平凡,他们相濡以沫,走过风风雨雨,闪烁出无尽的光芒。
1932年10月,20岁的启功和比他大两岁,相貌平平,文化平平的章宝琛结婚。这是母亲和姑姑物色了很久,给他安排的一桩亲事,启功不敢违逆。
虽是新婚,但两人只见过寥寥几次,无感情可言。
妻子端庄贤惠,爱穿一件蓝布衣衫。
最难得的是她从不发脾气,勤劳、善良、贤惠。
刚结婚,启功住鼓楼,家里时有联谊会,常来的有曹家琪、马焕然、熊琪,还有张中行。那时,启功的家地方小,大家坐在炕上一侃就是半夜。启功妻子站在炕前一言不发,一直侍候大家端壶倒水,从不插言。
自从章宝琛过门后,启功再也没有为家里的事操过心。每天早晨一睁眼,启功就看见章宝琛在干活。
启功的母亲和姑姑上了年纪,身体不好有些脾气,不管多么委屈,她都默默地承受。
启功在外面碰上不顺心,回到家也冲她发脾气,可是每次妻子总是不言语,他想吵也吵不起来。
启功心里渐渐不忍,章宝琛生母早亡,后妈对她非常刻薄,从小就吃了不少的苦,她是带着相依为命的弟弟一起嫁过来的。当启功了解到她的身世以后,强烈的同情心化成了爱恋之情。
当启功背上画好的画卷准备出门叫卖时,突然他站在门槛前迟疑。
善解人意的章宝琛立刻明白,那是文人的面子,于是立刻接过启功装好的字画,跨出家门:“从今天起,你只管作画,我上街去卖。”
启功和章宝琛一直没有孩子。启功在辅仁大学教书后,班上有很多女学生,启功经常带她们去看展览。有些好事者开始无中生有地造谣,说启功搞师生恋。
谣言很快传到章宝琛的耳中。章宝琛却不问他,她相信他的为人。
1952年,启功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1956年重病的母亲和姑姑就靠章宝琛一人来照顾。章宝琛把所有的重活脏活都包了。
母亲弥留之际,拉着章宝琛的手:“我只有一个儿子,没有女儿,你就跟我的亲闺女一样。”
母亲去世后,启功在悲伤中想起妻子侍奉老人的日夜辛劳,想到她深明大义,对自己体贴入微,对章宝琛也愈发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