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连坏消息
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连坏消息 (第1/2页)而此时,在明国的朝堂上,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君上,大事不好啊!”一名探子慌慌张张地跑进朝堂,跪地禀报。
明景阳心中一紧,连忙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探子喘着粗气说道:“君上,张邺的另一路大军,白远、吴罗刚、郭达三人拿下翼州之后,分兵三路。
吴罗刚一路直取荆州的小平郡城,十几万人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小平城。
那守城的将士们还未反应过来,城池便已沦陷。”
明景阳脸色一变:“这吴罗刚如此厉害?那郭达呢?”
探子继续说道:“郭达另率一路十二万人,夜袭了司州的英郡。英城守将安谧胆小怕事,见势不妙,竟弃城而逃。
如今英郡也落入了敌手。”
余烬合皱着眉头:“这安谧平日里就怯懦不堪,关键时刻果然靠不住。”
明景阳又问道:“那白远呢?”
探子答道:“白远则一路十几万人,由翼州到豫州的流清河,沿河行军。
流清河岸两侧都是富饶之地,白远军随时可以补充粮草。
一场行军下来,他们的军队数量不减反增,居然由十几万兵壮大到了二十五万人。”
姜仲惊呼道:“这怎么可能?他们为何能如此轻易地壮大军队?”
探子解释道:“君上,丞相,白远军沿途招募了不少流民和对明国不满的人。
这些人本就生活困苦,听闻白远军是为正义而来,纷纷投靠。
而且流清河一带物资丰富,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补给。”
明盈愤怒地说道:“这些叛徒,竟敢投靠敌人。”
丞相姜仲则分析道:“君上,如今局势十分危急。
白远大军势如破竹,先是攻下新阳郡,而后直逼焉城郡。
明国的腹地在流清河两岸,北面是平原,一直以来由荆州、翼州和司州三地互为屏障,保护着后方的豫州。
如今这三地皆被敌军攻破,我们的防线出现了巨大的漏洞。”
明景阳站起身来,来回踱步:“这可如何是好?京都籍姑城位于豫州,坐落在流清河之边,如今也陷入了危险之中。”
余烬合提议道:“君上,我们是否应该组织兵力,前往流清河一带支援,阻止白远军继续前进?”
姜仲摇头:“余大人,现在我们的兵力本就不足,若再分散兵力前往支援,恐怕其他地方会更加空虚。
而且白远军来势汹汹,我们未必能抵挡得住。”
白远、吴罗刚、郭达三人分兵三路,此事还未有个妥善的解决办法,那如乌云般沉重的气氛已然在明国的朝堂上弥漫开来。
群臣们还在为如何应对这三分兵之局苦思冥想、争论不休时,第二个犹如晴天霹雳般的坏消息再次传来。
“君上!大事不好啊!”又有一名探子慌慌张张地冲进朝堂,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恐。
明景阳原本就紧皱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猛地站起身来,急切地问道:“何事如此惊慌?莫非是白远他们又有新的动作?”
探子喘着粗气,咽了口唾沫,战战兢兢地说道:“君上,张邺亲率六十万大军,将领有旬佸、蒋琬、左亮玉、张安、南霸、赵飞、张云等,由原明国的广陵郡直入明国的阳州。
那阳州的守将司伍德仅有三万人马,面对如此浩浩荡荡、气势汹汹的大军,根本就是螳臂当车,根本无法抵挡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