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关押姜念,黛玉担忧
第221章 关押姜念,黛玉担忧 (第1/2页)昏厥的景宁帝,经太医施救,片刻便悠悠转醒。
醒来的景宁帝,当即离开汤宅,摆驾亲临沈宅。
忠顺亲王、袁晳、姜念、林如海、戴权、魏庚等众人跟随。
沈宅的情况惨不忍睹。
宅内外遍布上百具尸首,包括了袁历、李冀、张虔,包括了沈传恩、鱼照影等沈家人,包括了官兵、死士。
景宁帝扶着袁晳的手下了龙辇,脚步虚浮。
见沈宅大门染着猩红,阶前横七竖八倒着十余具尸首,有死士,也有官兵,地上有一只醒目的断手,犹自紧握钢刀,五指僵硬如钩。
入得宅来,更是各处尸横。
假山后伏尸交错;回廊间血污漫地;月洞门下横着个丫鬟,手中还攥着被血色染红的帕子;池塘水面飘着浮尸,引得游鱼竞相啄食……
景宁帝面色铁青,由众人簇拥着穿过这“尸径”,来至鱼照影所居小院。
内室门扉洞开,袁历仰面倒地,细看时:一支弩箭贯身而入,另有两处刀伤,皆在心窝,显是怕他不死,又补的致命刀。死不瞑目,一双往日神采飞扬的眸子,此刻圆睁着,映着窗外的天光,似含着无限怨怼。
一旁的床边,伏着鱼照影的尸首,心口处衣衫尽赤。床边还摆着一支金镶玉步摇,步摇上的珍珠染着血色,恍若血泪。她一手向前伸着,指尖距袁历的衣角差着二三寸,没能触及。
景宁帝身形一晃,被袁晳急忙扶住,苍老的面容瞬间又添几分灰败,枯瘦的手指死死攥住衣襟,半晌才从牙缝里挤出话来:“此乃谋反!此乃十恶不赦之大罪!”
话音未落,他忽想起三日前在天宁禅寺求签之事,当时袁历抽得的签文赫然浮现心头:“夜半枯槐鸦影乱,秋风剑戟梦魂惊。劝君莫向危墙立,血染锦衣未肯晴。”
当时天宁禅寺住持寂澄还辩称此乃吉签。
此时景宁帝想来,这可不就是应验的大凶之签!
“秋风剑戟梦魂惊”正应今日之祸;“劝君莫向危墙立”岂非指这沈宅?最可怖是“血染锦衣未肯晴”这句,眼前可不就是血染锦衣么?
就连“夜半枯槐鸦影乱”这句,都似乎在应《南柯梦》里的槐安国。今日在汤宅上演《南柯梦》之际,闻得袁历遇刺噩耗,从而如鸦影般乱了起来,而袁历这位富贵至极的储君,短暂的一生宛如南柯一梦。
思及此,景宁帝浑身发抖,身形再次一晃,众人慌忙搀扶,却见他推开众人,仅在袁晳的搀扶下,走到袁历尸身旁,然后蹲下身子,又仔细打量了一番袁历,便亲手为爱孙阖上了双眼。
这一刻,姜念也在打量着袁历的尸首,面上虽作悲戚状,心中却如钱塘潮涌,一双眸子则深若寒潭。
他思绪甚多,甚是感慨,但可用四个字简单归结,那便是:“气运助我!”
虽说此番袁历之死,并非他亲手谋害,在他看来,此事却与他大有干系。
若非他来扬州雷厉风行整饬盐务,若非他在元宵夜拒绝了鱼照影,沈传恩、鱼照影就不会与袁历产生这样的“缘分”。
而若是袁历不迷上鱼照影的美色,袁历就不会来至沈宅这危墙之下,谋害袁历的人,便不会有这么好的刺杀机会。
袁历可是深受太上皇景宁帝、泰顺帝两位圣人喜爱的龙子凤孙,且已密立为储君。
本来,哪怕姜念将来真能认祖归宗,成为一位明堂正道的皇子,有袁历在,他夺嫡的几率依然会小得可怜。
而袁历随着年纪的增长,会变得老成,心机会越来越深。
一旦将来景宁帝、泰顺帝都驾崩了,袁历登基为帝,成了这个世界的“乾隆”,姜念就多半不会有好下场,袁历多半不会容忍他这位才能非凡、功劳非凡的所谓兄弟。
在姜念前世的清朝,弘时的资料所剩无几,甚至没有封爵的记录;弘昼这位与弘历手足情深的五弟,都要装疯卖傻;另有弘晳逆案,这位曾深受康熙喜爱且深受雍正照顾的废太子之子,下场是卒死,且无谥。
而在这个世界,袁历如此早地遇刺身亡了!
姜念知道,纵然袁历现在身亡了,纵然他能成为一位明堂正道的皇子,以大庆的皇室宗室制度,他这位沦落民间再认祖归宗的皇子,夺嫡的希望依然小,但至少比袁历在世要好许多了。
现在,对于接下来的局势,姜念则感到迷茫。
袁历身亡了。
接下来的局势会如何呢?
袁时、袁昼这两位泰顺帝的皇子,谁会接任储君?
亦或是景宁帝要强推皇长孙袁晳为储君了?
泰顺帝的兄弟们,尤其是八爷党,接下来更不会安分了吧?
……
……
景宁帝毕竟是做过六十一年皇帝又做了两年太上皇的一代天子。
当他亲手为袁历阖上双目,枯瘦的手指在爱孙眼帘上停留片刻,便已敛去悲容,冷静了下来。
接着,他由内室踱至明间,坐下后,俨然恢复了雄主气象,虽则面上沟壑纵横,今日又只着常服,通身的威严却如泰山压顶。
左右只留忠顺亲王、袁晳、姜念、林如海、戴权以及傅齐、雷孝臣等人。
傅齐乃是大学士及南书房行走,是景宁帝的心腹文臣。
雷孝臣则是领侍卫内大臣,是景宁帝的心腹武将。
“尔等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
景宁帝声音不疾不徐,却似重锤敲在众人心头。
满堂寂然,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作声。
寂然了一会子,傅齐这位年过七旬的元老大臣,最先打破沉默。他颤巍巍上前一步道:“老臣斗胆。事已至此,无可挽回,逝者已矣,太上皇当保重龙体!当务之急有二:一则彻查真凶,二则需严密封锁四皇子遇刺之事。”说着偷觑景宁帝神色,“若传扬开来,恐有碍圣德,兼之史笔如铁。”
景宁帝微微颔首,认为傅齐所言甚是。
他何尝不知?袁历乃密立储君已是朝野皆知,若昭告天下说袁历是遇刺身亡,非但有损天家威严,甚至可能会引发朝局动荡。何况他心中已断定,此事必是皇室宗室中有人觊觎大位……
正沉思间,忽听忠顺亲王沉声道:“儿臣以为,钦差侍卫姜念总掌扬州接驾事宜,如今出了这等纰漏,难辞其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