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甄府接驾,薛家观驾
第226章 甄府接驾,薛家观驾 (第1/2页)四月初一这日,天公作美,扬州雨过天晴。
码头上,太上皇景宁帝的銮驾启程。
水面波光粼粼,数十艘官船张灯结彩。
最当中一艘龙舟,金漆朱栏,桅杆上明黄龙旗猎猎作响。
两岸杨柳依依,似在送别这帝王行伍。
景宁帝身着常服,由袁晳搀扶着登上龙舟,精神恢复了矍铄。
苏天士挎着药囊紧随景宁帝登上龙舟,这位神医如今已像是****一般,连忠顺亲王见了都要拱手问安。
姜念身着二等侍卫冠服,也随着景宁帝登上了龙舟——他已被景宁帝安排为御前侍奉之人。
齐剑羽、邹见渊、蒙雄及十名姜念的亲兵,登上了其他官船。
而随姜念下扬州的任辟疆、戴士蛟及另十名亲兵,则不再跟随姜念,而是负责将姜念此番在扬州取得的财物押运进京。
姜念此番在扬州整顿盐政,取得了价值近五百万两银子的财物,由任辟疆、戴士蛟负责押运,泰顺帝放心,姜念也放心。
“起锚——”
随着一声长喝,船队缓缓离岸。
姜念立在龙舟之上,望着渐远的扬州城,不由想起昨晚林黛玉道别的情形,于是伸手取下腰间一个绣着水芙蓉和“平安”二字的香袋,嗅了嗅,散发出淡淡的幽香。
船队浩浩荡荡向江宁行进,旌旗蔽空,蔚为壮观。
因昼夜兼程,且圣驾南巡,运河及长江畅通无阻,仅耗费了一日有余,四月初二的午后时分,船队便抵达了江宁码头。
这日江宁晴空万里。
码头早被清水泼街,黄土垫道。
旌旗招展,仪仗森严。
一群文武官员按品级肃立,包括了两江总督陈弼纳、江宁节度使唐吉纳、江宁织造甄应嘉、江宁知府贾雨村。
忽听一阵炮响,龙舟缓缓靠岸。
朱漆跳板刚刚搭稳,忠顺亲王便领着一群侍卫亲兵率先登岸。
金瓜钺斧映日生辉,龙旌凤翣遮天蔽日。
袁皙、姜念、戴权等人簇拥着景宁帝缓步出龙舟。
景宁帝一身明黄常服衬得威仪不凡。
“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之声震耳欲聋。
景宁帝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跪迎的众官员。
江宁节度使唐吉纳跪在陈弼纳身边,偷眼打量姜念,见姜念身着侍卫冠服,立在身着蟒袍玉带的皇长孙袁晳下首,且气度较之袁晳更胜,一张肃穆的面容,让唐吉纳不禁觉得颇似年轻时的泰顺帝。
“皇四子袁历已在扬州暴毙,姜念又这般贴身随扈太上皇,这位四爷的民间儿子,估量着是要认祖归宗了!”
唐吉纳心内暗道。
礼毕,景宁帝准备登上明黄銮轿,姜念随侍在侧。
此时的码头上,艳阳高照,江风习习。
薛锦、薛蟠叔侄二人,正挤在迎驾的商贾队伍中,虽不及官员们靠前,却也占了处视野开阔的好位置。
薛蟠今日精心打扮过,身着大红箭袖,腰系五色宫绦,颇有些豪门公子哥的气派。
此刻薛蟠正伸长脖子张望,忽地扯住薛锦衣袖,嚷道:“锦叔快看!那不是姜念兄弟么!跟在太上皇身边呢!”掩不住得意,“不愧是我的好兄弟好妹夫,真真给我长脸呢!”
薛锦哭笑不得。
姜大人是你的好兄弟好妹夫?还给你长脸?
薛锦拍开薛蟠的手,悄声道:“蟠儿噤声!惊扰圣驾可是大罪!”
薛蟠缩了缩脖子,难得老实下来。饶是他是呆霸王,也知道这种场合非比寻常,自己须安分才是。只是他那双眼仍滴溜溜转着,紧盯着銮驾方向,盯着他的“好兄弟好妹夫”姜念。
景宁帝在众星拱月下缓步登上了明黄銮轿,登轿前还对随侍在侧的姜念吩咐了一句什么。
“啧啧……”薛蟠忍不住又对薛锦道,“我这好兄弟好妹夫愈发了不得了,竟随扈太上皇圣驾了!我那妹妹真是好眼光!”
薛锦又哭笑不得了。
你妹妹宝钗好眼光?当初可不是你们主动瞧上姜大人的,是姜大人要宝钗为妾,为此你们还请动王子腾,意欲降伏他。
銮驾缓缓离开了码头,姜念骑马随侍。
薛蟠拉着薛锦袖子:“锦叔,快,咱们快跟上,好好瞧瞧这场热闹!”
……
……
景宁帝曾几次以江宁织造府(即江宁甄府)为行宫。
此番又是如此。
景宁帝的銮驾离了码头,便浩浩荡荡向江宁织造府行去。
虽说景宁帝早已明发谕旨,言道此番南巡务须简省,不可奢靡。
然,甄应嘉等甄府之人,为巴结景宁帝,此番还是照旧将江宁织造府装点得如瑶台仙境一般。
三间兽头大门洞开,朱漆铜钉映日生辉。
门前一对石狮口中含着夜明珠,便是白昼也泛着莹莹青光。
阶下两排青衣小厮,俱是眉清目秀的少年,手捧金盘玉盏,跪迎圣驾。
景宁帝下了銮轿,当下缓步进府,见府内处处张灯结彩,回廊上悬着各色琉璃宫灯。假山迭翠,皆以金粉勾边;池水澄碧,竟用蓝靛染就。一株百年老树被移植到正中,枝干缠着金丝,花朵缀着珍珠。连阶下铺的鹅卵石,都特意从太湖运来,颗颗圆润如珠。
甄应嘉在前引路,贾雨村则紧跟在甄应嘉身边,甄应嘉一路解说:“这是新辟的‘万福园’,取‘万福来朝’之意……此处‘澄观斋’,特为太上皇读书所备……那边‘听雨轩’,窗棂皆用玻璃……”
一处处游赏过去,说不尽的精巧奢华。
景宁帝见如此奢靡,并未怪罪,反而心生赞赏,他素喜这等富贵气象。
行至正堂,当中高悬一块赤金九龙青地大匾,上书“体仁沐德”四个斗大字,是景宁帝曾经南巡住在江宁织造府时所赐。
匾下设着宝座,铺着明黄坐褥。
景宁帝落座后,甄应嘉亲自奉上香茶。茶盏是前朝官窑秘色瓷,茶汤清冽,异香扑鼻。
“此乃武夷山母树大红袍,乃太上皇前番赏赐。”甄应嘉谄笑道,“臣特意留着孝敬太上皇。”
景宁帝啜了一口,唇齿留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